[新聞] 「成功需父幹」——七個原因說明父母有錢

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2017-04-25 21:26:10
「成功需父幹」——七個原因說明父母有錢為何有益
2017年 4月 24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uk-39689729
圖片版權PA
百物騰貴,房價飆漲,工資卻漲得不怎麼樣——這樣一道難題對於當代年青人來說越來越嚴峻,甚至是一道世界性問題。
那麼,父母庇蔭能不能幫得上忙?BBC請來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的安德魯-胡德(Andrew Hood)以英國自身為背景作出分析。他指出,相對於上幾代人,現今父母有多少財富比從前更見重要。以下來看原因。
1. 個人收入增長停滯不前
曾幾何時,成年年青人投身就業市場可以獲取比上一輩更高的工資,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因為隨著經濟增長,收入一般也會跟著增加。
然後,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了。
結果,今天的年青人大概成為了至少自二次大戰以來,入職工資不比上一代人高的第一代。
舉例說,一位「80後」(1980年代出生者)可以預期在28歲時年收入2.7萬英鎊(3.46萬美元;23.46萬元人民幣;26.87萬港元;104.68萬元新台幣),但一位「70後」卻能賺2.8萬鎊。
相比之下,當一位「60後」年收入達2.1萬鎊時,一位「50後」會有1.5萬鎊。
掙多少錢才算英國「普通家庭」?
港版「鄧文迪」豪門恩怨的人性分析
你以為他們年薪百萬?但這可能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有錢會讓你變得更加小氣嗎?
2. 成年年青人的財富減半
儘管收入相同,在同一個歲數,那些出生在1980年代前期的人所能積累的財富遠比「70後」為少。
在他們踏入30歲之際,「80後」平均每人積累財富2.7萬鎊。
相比之下,「70後」在到達相同年紀時,人均財富達5.3萬鎊——是「80後」的兩倍。
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個人財富主要由房地產和退休金組成,而年輕一代……兩袖清風。
超級富豪人數十年預測:亞洲中國增速驚人
八大富豪財富「可抵半個世界」
為什麼億萬富翁比較容易生兒子?
一夜暴富伴隨而來的孤獨寂寞
買賣房子賺錢必備的九項須知
《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引發中國網民質疑
調查:「財富」最讓香港女性感到幸福
3. 年青人置業日趨困難
人活到30歲,55%的「70後」能成為自住業主,但「80後」一輩只有40%。
年長一輩的置業比率同樣比年青人高。「50後」與「60後」當中,每10個人就有六個人在30歲時成為了業主。
英國地方政府協會(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去年12月就曾發表報告說,25歲人口中只有20%擁有自置物業,遠低於20年前的46%。
置業比率偏低不但說明了為何當代年青人的財富減少,還意味著他們更有可能「越老越貧困」,因為有機會透過房價上漲獲利的人口比例減少。
為了湊夠買房的首付,他住進了監獄
英國樓市逐漸平靜 九月首見需求回升
觀察:中國樓市的「幽靈城」和「鴿子居」
華人學生巨資買下溫哥華豪宅引網民圍觀
報告稱中國人成為美房產的最大外國買家
特寫:兩岸年輕人的「居住正義」
4. 租金佔收入比例增加
對於那些在租房子的「80後」來說,他們在20多歲時,28%的收入得用來應付住房開支。
對於「60後」來說,他們在同一年紀時只需把收入的22%用來付房租;「50後」只需13%;「40後」只需10%。公營房屋供應減少部分說明了為何租金成本持續上漲。
對於今天的房客來說,變身成業主的最大障礙要算是存錢交首付,而不是置業後付房貸。
低利率環境意味著年青業主所要承受的住房開支減少,比房客甚至可能還要低很多——初代「80後」的房貸利息大約只佔其收入的15%。
當然,讓業主受惠的這個低利率,本身就有可能是房價上漲的元兇之一。
5. 養老金縮水
對於絶大多數在私營機構就業的年青人來說,他們永遠不會享受到比得上年長同事般優厚的退休金。這是因為大多數僱主都已經結束了待遇固定型(defined benefits)養老金計劃,也就是在僱員退休後,承諾按照僱員的平均或最後工資,定期支付指定比例金額的計劃。
取而代之的,通常都遠不如老計劃般慷慨。
以30歲為取樣面,在初代「80後」的私人機構僱員中,每10人中不足一人是待遇固定型養老金計劃成員。
而在「60後」群體中,每10個人當中就有將近4人。
2015年,90%的待遇固定型養老金計劃成員收取到相當於其工資至少10%的僱主供款,參與其他類型計劃的僱員中只有13%能享受這福利。
台灣年金改革:為何要改?下一步為何?
藝術家的養老新招:把自己「賣」給基金會
中國海外養老風或將催熱國外房產市場
北京上千退伍軍人北京靜坐抗議為哪般?
如何實現50歲退休的夢想?
6. 繼承財產從未如此重要過
工資停漲、置業比率低、養老金縮水,年青人為何在財政上叫苦連天不難理解。
不過,那些年長、富有的一輩越來越有可能給年青人一個安穩的未來。
對於「70後」來說,75%繼承了或預計會繼承財產。
財產繼承比率一直在攀升,與1930年代比更是翻了一番——當時只有38%的人預計能繼承財產。
IFS的數據未能反映「80後」與「90後」的狀況,但要說這樣的趨勢並未持續也難以站得住腳。
7. 但那些高收入人士更有可能繼承財產
在每一代人當中,絶大多數繼承財產的人本身就已經過得不錯。
在「70後」裏面收入處於最高20%當中的人口裏,每10個人就有九個人繼承了或預計會繼承?
有關「80後」與「90後」的同類數據目前並不存在。
因此,對於關注世代財富不平等問題而言,家族關係意味著老一輩持有的大多數財產都會流
由此看來,我們正邁向一個「父蔭」日趨重要的未來。
作者: ash9911911 (勇者あああああ)   2017-04-25 21:27:00
愛莉:看樣子我很成功
作者: Lorazin (Lorazin)   2017-04-25 21:27:00
26用詞
作者: ridecule (ridecule)   2017-04-25 21:28:00
鬼父
作者: nameericting (偽˙哈利波特)   2017-04-25 21:28:00
這標題...
作者: jess73330 (jess)   2017-04-25 21:32:00
失敗被狗幹
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2017-04-25 21:42:00
不是 是香港國用詞 26是講拼爹
作者: amoebaba (阿米巴巴)   2017-04-25 21:52:00
2008是誰執政就知道怪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