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曾遭攻擊搞台獨 人類學先鋒李亦園有子承

作者: spiranthe (spiranthe)   2017-04-20 18:46:23
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
曾遭攻擊搞台獨 人類學先鋒李亦園有子承衣缽
3.完整新聞內文:
中研院院士李亦園18日晚間7時36分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辭世,享壽86歲。李亦園之
子李子寧表示,父親六年前因心臟疾病淡出學術圈,前幾天感染急性肺炎送醫、心肺衰竭
辭世,中研院民族所將舉辦追思會。
李亦園1931年生於福建泉州,1948年來台,是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第一屆學生。他1953
年進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亦是創所元老,之後赴哈佛大學留學獲人類學碩士。19
84年創建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同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李亦園曾任中研院民族所所長、清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中國民族學會理事長、蔣經國國
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等。著有「文化與行為」、「文化的圖像」、「宗教與神話論集
」等18種專書。
1963年,李亦園和許倬雲、胡佛等學者,自資創辦雜誌「思與言」,企圖整合與推廣社會
科學研究方法。「思與言」當時出版「中國人的性格」,是台灣綜合各學科研究方法的里
程碑著作,卻被政府以「有辱中國文化」為由,口頭要求不要發行。李亦園等人屢遭保守
派學者攻擊「搞台獨」,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學術眼光。
李亦園以入世眼光研究人類學。1970年台灣經濟起飛,國際學者多以「儒家倫理」研究此
一「台灣奇蹟」。李亦園則從台灣人的宗教信仰中,找到「重現實、功利、積極進取」的
文化因素。他的創見被美國社會學大師彼得楓f格採納,廣為國際學界接受,稱為「李氏
假設」。
「他是人類學多個領域的開拓者。」中研院民族所所長胡台麗指出,李亦園為人類學引進
最新的行為科學,並加入心理學與社會學,開拓人類學的研究領域。他是第一個做「台灣
漢人研究」的學者,也是首個跨出本土、做海外華人研究的學者。此外如醫學人類學、宗
教人類學,李亦園都擔任先鋒角色。
中研院院士、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黃一農指出,李亦園當年創立清大人文社會
學院,是華人社會第一個整合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學院,企圖打破人文與科技的疆界。
李子寧表示,在學術領域,父親了無遺憾;唯一的遺憾,是沒時間陪伴家人。李子寧的童
年記憶中,父親總在外進行田野調查。然而,李子寧也子承父業成為人類學家,現為台博
館研究組組長。
李亦園是台大人類學系第一屆畢業生,李子寧則是第33屆畢業生。2008年李亦園獲台大名
譽博士時,父子聯手捐贈2萬冊人類學藏書予台大和中研院民族所,傳為佳話。李亦園纏
綿病榻時,也是李子寧著手編輯父親文選「鸛雀樓上窮千里──李亦園散文與演講選集」
。有子當傳人,李亦園當無遺憾。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13625
5.備註:
RIP
作者: KangSuat   2017-04-20 18:48:00
出版「中國人的性格」....實話是不能說的
作者: HellKitty (山貓.山性貓.地獄貓:D)   2017-04-20 18:51:00
死好
作者: linhsiuwei (清心寡慾的天煞孤星)   2017-04-20 18:54:00
你好,我爸爸是.....面試官:恭喜你錄取中研院
作者: sony2008 (you are the one)   2017-04-20 19:22:00
死太晚
作者: dan310546 (00)   2017-04-20 19:3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