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德國人: 真搞不懂台灣老闆在想什麼?

作者: Allyssa (舞動人生)   2017-04-19 21:41:44
※ 引述《superlin (我愛林書豪)》之銘言:
: 剛好我是道康寧代理商的員工,
: 很多在業界的朋友可能對我們這個品牌並不陌生,
: 剛好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必須要跟裡面的員工開會聊天,
: 有很多的老外的確也覺得台灣的企業十分的奇怪,
: 所以藉這個題目來分享一下三個他們覺得最為奇怪的點。
: (其實中國也有很多這種類似的問題,但台灣的問題目前的確比中國還嚴重)
: 一.台灣企業普遍存在接班人的問題
: 看過太多太多因為接班人問題搞到整個收掉的公司了,
: 這中間有些是因為"家裡的小朋友對事業沒興趣",
: 有的是因為這些接班的二代根本就是個廢物搞垮了公司,
: 不管怎樣這些問題幾乎都是"老闆自己家裡"的問題,
: 而這些問題也嚴重影響了整個公司的運作。
: 國外很多百年公司其實經營者都不知道已經換過幾個姓了,
: 台灣很多的企業甚至只是一個高階主管跳槽都能夠搞垮一個公司,
: 但國外他們好像都能夠用制度來克服這個問題,
: 你滾蛋下面能夠代替你工作的人多的是!
: 甚至連他們的決策者都有可以制衡他的團體,
: 但台灣的經營者大多是以"家族利益"最為出發點來考量他的企業,
: 我這家的人不只在這企業要有辦法賺錢,
: 最重要的是還要能夠實質"掌權",
: 搞到最後公司連個屁都沒辦法留下來。
: (當然也是有少數靠政府吃軟飯的...我就不說是誰了)
我覺得這些老外有些失焦了
國外家族企業一樣難存活啊,如果這麼容易存活
為啥,每個領域領頭的,就那幾個企業,然後主導整個市場?
全世界都有不長進的慣老闆,不是台灣特別多
只是台灣的環境,創業門檻相對低,要撐下去不倒,較容易
所以中小企業超多,人人想不開,都可以當老闆
國外活下來的就變成我們常看到的那些大企業,變成集團化、跨國化
舉個例子,拿歐洲水材中的凡爾第一名就是某德商家族企業
一整間公司專門做各種規格的凡爾、水栓,相關水材,還幫其他公司代工
市場上幾乎看不到第二品牌喔,類似當年大同電鍋那樣普遍
為啥?其他小家的大概都倒光光,或是只能幫大品牌代工...
配管水材、龍頭閥心,也都是一兩間德國家族企業,橫掃市場的局面
但在台灣,去彰化看一下,超多五金工廠啦,一堆慣老闆都活得下去
也因為這樣,台灣的公司一間間開,但都做不大,
只要一個東西有利益,馬上就引來一窩蜂的人跳下來一起做
最後大家殺價競爭殺成紅海
(農業、餐飲、高科技、軟體系統整合,沒一個產業不是被玩爛)
老闆很多也苦哈哈,只比一般上班族好一些,買得起房這樣
這在歐美根本就很難,先不論創業門檻,小公司規模起不來就是死路一條
德國超多家族企業空有技術,但抵不過價格競爭,玩完的
這幾年中國、美國企業,很多跑去那邊收購工廠跟技術的...
好多大型的德國家族企業,背後都已經是美國、中國財團之類
原本家族的人還是任要職啦(有能力的),但公司主控權已經易手
作者: patentstm (暖暖苗圃沒有樹...)   2017-04-19 21:47:00
原文真實性有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