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者:學生只想出國玩樂打工而非「做學

作者: tw689 (台灣689)   2017-03-10 09:59:22
1.媒體來源:
聯合
2.完整新聞標題:
學者:學生只想出國玩樂打工而非「做學問」
3.完整新聞內文:
2017-03-09 10:55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學者分析,很多年輕人其實想出國,只是被「保護主義」過強的家長綁住;此外,多數學
生只想出國玩樂打工,而非出國「做學問」。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表示,現在願意出國念博士,接受高深學術訓練的
學生愈來愈少,因為台灣教職太難找,學生很怕找不到工作,「系上畢業6屆學生,只有1
個出國念博士。」
包正豪指出,以往很多學生會想要出國念碩士,一方面增廣見聞,另一方面也想拿個學位
「鍍金」,但這種學生也在急遽減少,「因為碩士已經不值錢了」。
「出國接受高等學術訓練的愈來愈少,但抱持增廣見聞或玩樂打工的出國愈來愈多」,包
正豪說,現在台灣鋪天蓋地吹捧打工遊學,造成很多學生對打工遊學有憧憬,畢業後就去
澳洲1、2年,有的還會順便念碩士;另,教育部鼓勵出國壯遊,所以愈來愈多學校在推海
外短期遊學或實習,學生短期出國的風氣也就愈來愈盛。
忠欣公司營運長吳紹銘指出,十幾年前,曾經一年7、8萬人去美國讀書,現在只剩約2萬
人。早期台灣社會比較窮,所得懸殊,父母會鼓勵子女去美國拿個洋博士回來,因為回台
工作的起薪,一定比國內畢業的學生高很多;但是現在就算有美國大學學歷,回台的薪水
也不會差太多,CP值不高,大家寧可在國內念碩博士,何必浪費錢和時間出國。
吳紹銘說,現在的孩子自主性強,很多都是自己想走出舒適圈出國讀書,但父母不願放手
。有一派極端「保護主義」的家長,除了不忍讓孩子出國吃苦,甚至不讓孩子參加一個月
的多益訓練密集班,因為晚上需要住校,擔心孩子從未離過家,怕不適應。
也有很多學生是家境不好,被迫放棄出國。吳紹銘舉例,澳洲希望把學生送出國念書,錢
全都是澳洲政府出,反觀台灣,雖然教育部也有補助學生出國,但補助名額和金額不多,
因為均分給全部的大學,也不是全額補助,造成很多科大生想出國交換,就算拿了政府或
學校的獎學金,還是因為家裡沒錢,只好放棄,很可惜。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9/2331130
5.備註:
6屆畢業生只有一個出國博士不意外啊...
台清交電資再出國念比較實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