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人是不是都是聖人 ?

作者: Joey818 (時代趨向和平 也不再振奮)   2017-02-27 15:05:35
※ 引述《whitejason05 (白傑森武)》之銘言:
: 安安 林北傑森啦
: 前幾天剛從火星來到寶島台灣
: 我發現阿 台灣人好像都是聖人捏
: 超偉大 超great的啦
: 就是阿 只要一個人 做錯一件事 說錯一點話
: 那他整個人的人格 以及做過的事 甚至是他所屬的群體
: 都會被鞭的體無完膚欸
: 大家都是擅長批判的朋友呢
: 透過這種方式 就能互相砥礪 最後成為聖賢惹 !!!
《從大軌跡評論人》- 李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2b5f610100vq9r.html
  中國傳統對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對立的說法:
  第一類叫「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意思是一個人不注意小的行為,將要影響他大的
行為。
  第二類叫「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一個人把握住大的行為,小的行為
不妨有出入。
  社會上總是小人物多、匹夫匹婦多,所以這些人的見識,要佔大多數。這些人看人的
行為,一般是從小的行為上看的,從小的行為上判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樣判定出
來的好人,我把它叫做「中國式好人」。
  在《中國式好人》一文裡,我說:
  「中國式好人」標準,常常出不來好人而出來偽君子,出來壞人和鄉愿,因為,事實
上,真正的好人往往是不合乎道統標準的(像李贄)、不合乎愚忠標準的(像晏子)、不
合乎孝子標準的(像匡章)、不合乎大臣標準的(像陶潛)、不合乎美女標準的(像文天
祥)。李贄特立獨行,七十多歲,在牢裡自殺殉道,誰比得了這個「壞人」?晏子不死君
難,臨大節而不可奪,誰比得了這個「壞人」?匡章全國說他不孝,孟子說他是天下大賢
,誰比得了這個「壞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看不起做官的,不肯做壞政府下的公
務員,誰比得了這個「壞人」?文天祥生活奢侈,又好美女,在生死關頭,從容就義,誰
比得了這個「壞人」?(見《李敖千秋評論叢書》四《自由·黨外·黨》)
  上面舉的這些人,他們在小的行為上,都容有可議,至少在匹夫匹婦標準上,他們是
不符小人物的規格的,但是他們在大的行為上、 大的軌跡上,卻是正確的、偉大的、令
人佩服的。他們都是「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也」的大人物。
  相對的,有一種人,他們很注意「細行」,在小的行為上,小心翼翼,他們在某種意
義上,可能是好好先生、好丈夫、好老師、好兄弟、好公務員,甚至是愛國者,但以大的
行為、大的軌跡來看他,他就不及格。以日本的廣田弘毅為例,他符合好好先生等每一樣
條件,但他卻是侵略中國的元兇,他在大的行為、大的軌跡上是錯誤的、狹小的、教人不
敢領教的。最後,在東京大審時被絞死。死前他的太太先自殺殉情,他真是好丈夫。但好
丈夫等「小德」並不能使他的「大德」正確、偉大、令人佩服,所以這種人,要上斷頭台

  再以德國的史匹爾為例。他也符合好好先生等每一樣條件,但他卻是幫助希特勒侵略
的元兇。紐倫堡大審時,他看到集中營猶太人慘死的照片,他自認有罪。他在大的行為、
大的軌跡上是錯誤的、狹小的、教人不敢領教的。最後,被判了二十年。他的太太一直等
他出獄,他真是好丈夫。但好丈夫等「小德」並不能使他的「大德」正確、偉大、令人佩
服,所以這種人,要坐二十年牢。
  在日本軍國主義的統治之下、在德國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之下,像廣田弘毅、史匹爾這
樣的知識分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他們都只知「小德」而不知「大德」,只重小的行為而
忽略大的行為、大的軌跡。他們自以為在精忠報國,自以為賣命的對象是苦難的國家,因
而做孤臣、做循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殊不知他們做的,只是對一黨一家一姓的
愚忠、對一黨一家一姓的扶同為惡而已,他們在「大德」上,是「踰閒」的。
  真正在「大德」上不「踰閒」的人,他們寧肯在「小德」上被小人物誤會、被匹夫匹
婦誤會,也不肯在「大德」上讓步。他們不得志獨行其道,寧肯抱關、擊柝、販牛、屠狗
、做隱士、做罪犯、做作家、做賭徒、做經紀人、做流氓,……他們就是不同他們看不起
的政權合作,不同他們看不起的一黨獨大合作。他們寧可因此被毀、被罵、被告、被關、
被夾擊、被圍剿、被迫害、被整得家破財光,……他們也不合作、也不入黨。這種人,人
格是何等崇高、何等堅苦卓絕!這種人的「大德」,哪裡是只懂「小德」的人所能瞭解的
呢?
  所以,一個人,他在軍國主義下不阿附軍閥、在法西斯主義下不苟同納粹、在一黨獨
大下不加入這個黨,他在「先天」上,人格就高於阿附的、苟同的、入黨的。這種人,即
使淪落到去做下里巴人、去做下三濫、去做下水道的黨外人士,他們的人格,都是高的。
因為他們在「大德」上、大的行為上、大的軌跡上,是正確的、偉大的、令人佩服的。他
們都是「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也」的大人物。
  我寫這篇文字,絲毫沒有宣傳絕對不要「小德」的意思,我只是極力反對因小失大、
極力反對用「小德」來抹殺一個人的「大德」,因為以「小德」抹殺「大德」的習慣,是
一種最容易以偏概全的壞習慣;在素食至上者眼中,所有吃肉的都不是好人;在女權至上
者眼中,所有討姨太太的都不是好人;在天主教至上者眼中,所有離過婚的都不是好人。
在「小德」上從嚴錄取的結果,最後只有修道院中的修士才是完全及格的樣板,而這種修
士,除了枯守一些消極的德目外,對人間的黑暗與改善,又全都無能為力。何況,追求「
小德」的完美卻在「大德」上缺德的人,根本是一種逃避,一種自欺,一種大的行為、大
的規跡上的不道德。
  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缺點,用「小德」嚴格要求別人的人,自己在另一種「小德」
項目下,可能被人反要求而站不住。例如雷根若怪雷震討過姨太太,人格有問題;雷震就
可怪雷根離過婚,人格有問題,如此永無止境,只有同做修士之一途,這不太不幸了嗎?
  結論是:我們評論一個人,最好是從「大德」 、大的行為、大的軌跡來評論他,賢
者識其大者,不賢者也識其大者。如果沒有大者可識,我們就可宣佈此人無足取,派他去
做修士去!
作者: peterwww (小宇宙之復興)   2017-02-27 15:14:00
觀小文有所義 亦可也
作者: irreducible   2017-02-27 15: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