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R: 建築獎入圍作品 7年後竟變這樣

作者: suzhouangry ((å´©æ½°))   2017-02-23 13:13:11
※ 引述《shrines (中國志漲/志漲中國)》之銘言:
: 小弟以前讀書時,
: 教授曾說個真實故事,
: 國外某知名建築師有一次設計了房子,
: 好像是學校,(抱歉本魯忘了)
: 該設計號稱現代建築空間變化設計的極致,
: 複雜度變化萬千,
: 引起建築界廣泛的討論,紛紛獲得好評,
: 然後過幾年被該校學生放一把火燒了...
: 沒什麼,
: 只是看到這則新聞突然想到這個故事。
講到建築設計沒有顧及實際機能的最有名例子,莫屬於密斯‧凡德羅設計的Farnsworth House
http://reader.roodo.com/spacefan/archives/12822709.html
這棟建築物在那個時代是真的很前衛的設計
直到現在建築學院在講解建築史現代主義部分時,必定提到這棟經典作品
你一定想說,幹建築師是垃圾,恣意妄為狂加預算,不顧業主需求
最後還鬧上法院
但是最後建築師有告贏喔!
畢竟這些東西當時一定有簽約,設計理念早期是業主和建築師兩人都認可的,
只是實現的過程會有困難.
建築師不是神,他想實驗新的建築設計和工法,一定會碰到困難,甚至後來發現設計失敗
但是當這個設計是第一個的時候,他就是很有價值
可以告訴後人這個設計的優點與缺點.
這棟建築物的價值是在美學和設計理念上,
因此即使初代屋主用到最後的得到精神衰落
歷代屋主與政府還是千方百計地不顧成本想把這棟建築原貌保持下來.
每年因此還是會有很多人去朝聖這棟建築物.
這如果放在台灣早就被燒毀了,人民根本不會同意政府花這個錢.
或是像這棟建築物一樣被改的四不像,這樣台灣怎麼會有經典作品留下來呢?
怎麼發展觀光呢?就這麼短視近利嗎?
雖然我認為這只是價值選擇,或許不是什麼短視近利
台灣人不重視建築美學.
台灣人從來不認為建築和室外美學很重要,房價,生活,CP值才是重點.
我認為這無關對錯,只是台灣人的生活價值選擇而已
但是台灣人又愛一直罵建築師無能,罵台灣街景很醜
回家繼續用加蓋和違建用的很爽,外牆髒了又不花錢清洗
然後再把全部責任推給國民黨或中華民國
壞的都給別人,好的享受自己拿
想做婊子又想立貞潔牌坊
有沒有這麼賤?????
作者: newdoing (新作風)   2017-02-23 13:19:00
作者: ev331   2017-02-23 13:23:00
.....以後記得業主是老大
作者: buyo (未果)   2017-02-23 13:25:00
最後一段地圖砲有點不知所云
作者: lawrence0827   2017-02-23 13:37:00
搞的好像都市規劃是市井小民的責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