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宋朝不被滅到底會不會發生工業革命?

作者: JokePtt (思辨成魔)   2017-02-18 01:15:28
大食帝國跟古中國 本來就是世界文明的雙引擎
我是覺得古中國長期可以保有國力經濟力的領先
本來就有工業革命的類似形態 應該叫生產力革命
其實某個部位漢文明在古東方一直有優勢個人覺得有幾個關鍵點
知識的傳播跟回收
從竹簡發明以來 中國的思想就爆炸了
竹子比起西方的羊毛皮易取得 成本低 材料養成容易
加上同時代的帛書也是很容易製造散布
造就知識的往下散點容易 如果遇到一個十幾萬出一的天才
就容易形成一脈觀點
所以戰國齊建稷下學宮 百家爭鳴
戰國秦收攏各國人才 秦國便成各國頂尖人才的實驗場
之後東漢的紙 唐的雕版印刷 宋的泥版印刷
就只是知識的載具
再來就是中國在秦國就確立的打掉封建的郡縣制
跟西方相較而言 知識也不是少數的貴族所控制
只要一個平庸以上的皇帝 遇上來自有特殊專才 廣中取士的賢臣
只要補一句 賢卿說的有理 就照汝等的意思推展 一不小心就變聖君
基本上 散布知識的人才庫 跟可直接回收人才的郡縣制 非封建
再加上考試取士 在同時期東西方比較 中國的頂尖人才出聲的機會反而較高
這也是為什麼古中國總是在王朝建立後 可以很迅速的建立各方廣度很廣的盛世
這算不算知識革命?
古中國也很重視水力 而且發展的很早 運用也頗多
再英國蒸汽機發明之前 中國的水力運用應該是領先西方的
水動力輔助農耕 絲織 甚至是天體機械的運作
這應該也是解釋為什麼古中國總是生產力可以領先東方 甚至西方的原因
為什麼那麼多進佔中原的外族 總是前撲後續的想漢化 不惜拋棄原有族群模式
學中國模式 創文字 學官制 學郡縣 重水力農業 商業模式
因為同時期 這種模式最有效率 產出最大 而且他們在外圍哈很久
中國每個王朝的科技經濟都算強 但還是一再滅亡的原因在於天收
差不多固定每三百多年一次的小冰期 都直接抄掉農業帝國的生產力
東漢很強 比西漢強 結果紐西蘭的超級火山陶波火山炸掉 火山灰狂噴
天空藍了幾千年的蒼天 突然變紅黃色持續好幾個月
天有異象無法解釋就會推拖妖人作亂 然後中國 羅馬都發生政變
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之後就是小冰期 冰的那些原本在北方外族不要不要的
要碼等天餓死 要嗎南下中國燒殺搶 好巧五胡約好同時亂華殺了快三百多年
唐朝黃巢之亂 北宋靖康之禍 蒙古成吉思汗殺義兄義父搶水草 明朝闖王之亂
清朝入關 清朝太平天國 都是小冰期
打仗打輸了不代表一切都是不如人 有時是將領的問題 有時是動機的問題
有時就是他不是死就是死 只得拼命拼 遇到一個拿命拼的對手 本來就不好打
清朝殘破的歷史也是 就只是西方工業時代開始 輸在生產力 特別是軍武上的
打的你不要不要 不代表你過去的輝煌一無可取 就只是輸了這世代的生產力而已
個人覺得歐洲生產力的提升跟幾個因素有關
中古千年封建莊園長期壓搾農奴而產生的資本主義 地理大發現推展的殖民主義
歐洲的黑奴解放其實是很後面了
造紙術造成知識的普及 如果當初造紙術扣住沒有西傳 難以想像如果知識啟蒙
光是當世天才科學家遇到一陌生人就手抄一份羊毛卷 抄多久才會有伯樂?
鐵路的興建活通了物流 促成像德 美的國家統一 類似隋建大運河的效果
公司股份制的流行 債股的金融創新
君主與教會系統的對立 君主有攏絡知識份子的名聲需求
再來就是蒸汽機時代後的生產變革
之後一戰二戰之後 無一不是在生產力身上做領先的括展
宋朝 可以說古代集金融 科技於大成的一個朝代
扁平的社會制度 已經沒有階級差異的時代 奴隸都不知打掉了千年
過於重農耕 沒人想認真的出海 開創何不食肉糜的海洋時代
而且古中國政治本來就有向左的基因 當資本家大到一個程度
就會抑制成為財閥的可能
幸福到每天開夜市 每項流通貨物抽稅就量大到爽爽過
怎麼會再去想更進一步的生產力創新呢?
其實以前發生的事 放在現代也一樣
下個世代的生產力革命已經開跑了 你還在睡嗎??
歷史總是一再發生 只是換個形式名字罷了
作者: fantasibear (布穀熊)   2017-02-18 01:22:00
不要浪費我時間看拼湊式的說明
作者: VOLK11 (VOLK)   2017-02-18 01:36:00
https://read01.com/3Pnyk.html對岸有出過古代科學家郵票這件事不支那,滿有創意的
作者: CiangCiang06 (搶強)   2017-02-18 02:15:00
還不錯
作者: SaChiA5566 (煞氣ㄟ5566)   2017-02-18 03:31:00
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2017-02-18 04:21:00
古中國政治向左?那晉朝炫富是怎麼回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