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紐時: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話

作者: ilyj2012 (麒麟才子)   2017-02-05 13:28:35
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話
http://tinyurl.com/j6syekv
紐約時報
http://tinyurl.com/j6c47qd
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的多核處理器,為中國設計。這臺新超級計算機被認為是中國開始推動創新的廣泛行動的一部分。
被川普總統留下來擔任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的資深國防官員羅伯特·O·沃克(Robert O.
Work)稱它們是他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夥計」。這個輕
鬆的稱謂下是嚴肅的任務:這些夥計類似於一個櫥櫃,在沃克尋求通過把人工智慧引入
戰場來重塑戰爭時為他提供建議。
去年,他問,「那麼,你們這些傢伙是AI領域最智能的,對吧?」
不是,它們告訴他,「最聰明的在Facebook和谷歌(Google),」沃克在接受採訪時回憶
說。
現在,它們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在被廣泛視為下一代戰爭關鍵因素的這項技術上
,美國不再佔據戰略壟斷地位。
在五角大廈正醞釀把AI引入軍隊的計劃時,中國的研究人員也正在這個新興科技領域大
步前進。這種轉變反映在了中國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出人意料的商業發展中。
比如在去年,微軟(Microsoft)的研究人員宣布該公司開發出的軟件,具備了能夠與人類
匹敵的語音理解能力。
儘管他們誇耀超過了美國國內的競爭對手,但著名的AI研究人員、中國網路服務公司百
度的矽谷實驗室負責人溫和地奚落了微軟,指出百度兩年前就在中文上達到了類似的準
確度。
簡而言之,這是美國在開始實施一項新的軍事戰略之際面臨的挑戰。該戰略正是基於美
國繼續在機械人和人工智慧這類技術上佔據優勢這個假設。
去年,貝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的國防部長阿什頓·B·卡特(Ashton B. Ca
rter)首次宣布了這個名為「第三個抵消」(Third Offset)的戰略。它提供了一個在面對
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重新興起時保持軍事優勢的方案。
進入60年代後,美國憑藉在核武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佔據了軍事優勢。到了70年代,在
計算機芯片等全新矽谷技術的基礎上,這種為人所知的領先地位轉移到了智能武器領域
。現在,美國領導人計劃通過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和自動控制武器來保持這種軍事優勢。
但全球科技均勢正在發生變化。從50年代到80年代,美國謹慎地保護著自己的優勢。它
在計算機和材料科學技術領域走在全球的前列,通過軍事機密和出口控制小心地保持著
自己的領導地位。
80年代末,廉價且普遍可獲得的微芯片的出現顛覆了五角大廈控制技術進步的能力。現
如今的新技術越來越多地出自消費類電子企業,而非軍方和先進的企業實驗室的擴散效
應。簡而言之,一些公司既生產速度最快的計算機,也生產放在聖誕樹下面的產品。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製造轉移至亞洲,中國的公司和政府的實驗室都對人工智慧大舉投
資。
上月,當微軟資深的人工智慧專家陸奇離開微軟,出任百度首席運營官時,再次突顯了
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陸奇將負責該公司成為全球AI領導者的宏偉計劃。
去年,開發出了Facebook的競爭對手、移動應用微信的騰訊公司成立了一個人工智慧研
究實驗室,並開始投資美國的AI公司。
中國進步迅速,使美國的軍事戰略專家和科技專家圍繞中國究竟只是在模仿進步,還是
在進行很快便會在該領域超過美國的獨立創新展開了一場爭論。
「中國領導人正在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確保自己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中具備競爭力,」對
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新興技術和國家安全問題專家亞當·謝
加爾(Adam Segal)說。
8月,官方報紙《中國日報》報導稱中國已開始研發具備「高水平」人工智慧的巡航導彈
系統。新系統似乎是對美國海軍為了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漸增加的軍事影響力,預
計在2018年部署的一種導彈的回應。
該導彈被稱作遠程反艦導彈,或LRASM。對它的描述是「半自動」武器。據五角大廈稱,
這意味著儘管攻擊目標由士兵人為選取,但導彈會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避開防禦,並做出
最終的確定攻擊目標決定。
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海軍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的軍事戰略專家約翰·
阿爾奎拉(John Arquilla)說,中國的新武器體現了一種名為「遠程戰」的戰略。該戰略
的理念是,通過打造由部署導彈的小型船隻組成的大艦隊,來攻擊配備更大船隻的敵人
,如航母。
「他們發明機器時更有創意,」他說。「少量自動化就能讓那些機器得到巨大的提升。

在美國,中國會不會在人工智慧和機械人技術上迅速趕上美國這個問題被熱烈討論,各
方分歧嚴重。
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稱,美國可能有些過於目光短淺和自信,理解不了中
國競爭的速度。
「很多時候,中國和其他地方都在同時發明某樣東西,或是先在中國發明出來了,後來
傳到了海外,」他說。「但美國媒體只報導美國的版本。這導致外界誤以為那些想法是
現在美國發明出來的。」
科大訊飛就是中國的進步在美國基本未獲報導的一個重要例子。這家人工智慧公司側重
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在多項國際語音合成和中英文文本互譯比賽中獲獎。
該公司自稱正在與科技部合作,研發一款「人形應答機械人」。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則表
示,該公司在監控技術的研發上同政府關係密切。
「我們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讓它去參加高考,被重點大學錄取,」科大訊飛董事長劉
慶峰說。
相比於美國和歐洲的人工智慧研發人員,中國科技工作者的速度值得關注。去年4月,為
了創建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時任英特爾(Intel)中國研究院院長的吳甘沙離職,並開
始組建一個由來自英特爾和谷歌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上月,這家名為馭勢科技(Uis
ee Technology)的公司在工作近九個月後便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在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
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進行了概念車的展
示。
「在我們的汽車上的AI技術,包括機器視覺、傳感器融合、計劃與控制,全都是自家開
發,」吳甘沙說。「每一行代碼都是我們自己寫的。」
他們的第一款車面向的是大學和企業園區這樣的受控環境,最終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共享
的自動的士隊。
美國對中國的發展也許正在建立新的認識。去年10月,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白宮報告有
多個腳註提到,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學者。
然而一些科學家說,學術論文的數量對我們了解創新狀況並沒有太多幫助。而且有跡象
表明,中國只是最近才開始將AI列為其軍事系統的一個重點。
「我認為中國在AI系統上絕對是在進步的,但跟美國還差得很遠,」新德里觀察家研究
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海軍武器分析師、曾在印度軍方任職的阿皮季
德·辛格(Abhijit Singh)說。
在中國親身參與了人工智慧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卻有著不同看法。
「中國論文作者是AI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並且他們的地位在過去五年有大幅提高,這
一點毋庸置疑,」臺灣出生的人工智慧研究者李開復說,他曾在微軟和谷歌的中國研究
實驗室的創建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李開復如今是一名風險投資者,在中國和美國都有投資項目,他承認美國依然是全球領
導者,但他相信,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大幅縮小了。他的公司創新工場最近在美國和中
國的人工智慧領域投入了6.75億美元。
「用國際象棋打個比方,」他說,「我們也許會說,特級大師大部分仍在北美,但中國
擁有越來越多的大師級AI科學家。」
有一點是沒有爭議的,矽谷和中國在投資和研究上有著緊密聯繫,而美國AI研究社區的
開放性也意味著,最尖端的技術可以輕易為中國所用。
除了像百度這樣在矽谷創設人工智慧實驗室,包括政府僱員在內的中國公民頻頻出現在
史丹佛大學的人工智慧課堂上。
史丹佛教授理查德·索科爾(Richard Socher)說,中國人很容易分辨,因為在最初幾週
過後,他的學生往往會逃課,選擇看授課影片。而中國的旁聽生會繼續來上課,坐在教
室前排。
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突飛猛進,人工智慧只是其中一項。
去年,中國還啟用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了另一個曾經
是世界最快的中國機型。這臺新超級計算機被認為是中國開始推動創新的廣泛行動的一
部分,他們要擺脫原來的角色,即作為一個製造中心,去生產美國等其他國家設計的設
備和零部件。
新計算機的處理器是由中國自主設計的,從中可以看到要成為創新中心的意願。此前的
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使用的是英特爾的至強處理器;在該計算機上線後,美國禁止
了針對中國的相關芯片出口,以期限制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發展。
和世界上的其他超級計算機一樣,這臺計算機有多種用途,本身並非一種直接的軍事挑
戰。例如它可以用於氣候變化狀況的建模,或進行大型數據集分析。
但是中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類似進步可能會用於推動機器學習研究,那將是可以用于
軍事的,此外還有一些典型的防務功能,比如模擬核武器測試,或破解敵方的加密。
另外,中國政府和商業技術項目之間有著相對融洽的關係,美國則不然。五角大廈近來
重啟了自己在矽谷的灘頭陣地國防創新實驗小組(Defense Innovation Unit Experime
ntal,簡稱DIUx)。此舉意在針對矽谷更迅速、更多變的風格,反思美國政府官僚機構
的外包實踐。
愛德華·J·史諾登(Edward J. Snowden)對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監
控措施的揭露,給矽谷和政府的關係造成了至今尚未修復的損害。許多矽谷公司仍然不
太願意與五角大廈走得太近,擔心那樣會讓自己失去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
「有一些比較小的公司,算是決定了要涉足國防業務,比如Palantir,」華盛頓智庫「
新美利堅」(New America)未來戰爭專家彼得·W·辛格(Peter W. Singer)說,他所提到
的是一家由風險投資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參與創辦的加州帕洛阿爾托創業公司。
「但是如果你去看那些大型的、著名的科技公司,它們如果接了國防合同,就別指望進
入中國市場了。」
這種擔憂在矽谷是很真實存在的。
「沒人會公開說這些,因為五角大廈不能這麼說中國,科技公司也不能,」辛格說。「
但是在背後就是有這個問題。」
作者: hj00 (hj)   2017-02-05 13:29:00
ㄕˋㄏㄨㄤㄏㄨㄚ
作者: hoost   2017-02-05 13:29:00
支那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gino0717 (gino0717)   2017-02-05 13:29:00
中國特色的人工智慧
作者: sd09090 (河馬阿河)   2017-02-05 13:29:00
笑話
作者: xulei (Lei)   2017-02-05 13:29:00
紐約時報還在崩潰
作者: zzxx1322 (喵喵)   2017-02-05 13:30:00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maxboy06 (阿翔)   2017-02-05 13:30:00
紐約時報是哪一國的報紙?
作者: qazwsx176 (很重要嗎)   2017-02-05 13:30:00
中國或是最大贏家
作者: shadow0326 (非議)   2017-02-05 13:30:00
翻譯這篇的去幫大考那個人翻好了 翻出來應該還是0分
作者: will8535 (Mr.56)   2017-02-05 13:30:00
文太長
作者: probsk (紅墨水)   2017-02-05 13:30:00
AI會不會翻牆啊
作者: logitech2004 (ddd)   2017-02-05 13:31:00
希拉蕊政權基本上已經被共產黨收買了
作者: accommodate (123)   2017-02-05 13:31:00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中國或成最大贏家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ams9 (大發利市)   2017-02-05 13:31:00
紐約時報?隨便啦
作者: a77942002   2017-02-05 13:31:00
先恭喜中國人的人工智慧達到中國人的智慧
作者: Bokolo (舶客樓)   2017-02-05 13:31:00
紐約時報步上,英國研究的後塵???
作者: RockManX8 (洛克人X8)   2017-02-05 13:31:00
AI為了翻牆更強了
作者: KangSuat   2017-02-05 13:32:00
我株道 因為川普勝癬 所以中國又贏了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7-02-05 13:32:00
最近各種捧中國文章是怎樣?
作者: adk147852 (Immortal)   2017-02-05 13:33:00
支那或成最大贏家時報
作者: oceanman (隨便)   2017-02-05 13:33:00
在這樣下去~中國要統一地球了
作者: chih228   2017-02-05 13:33:00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deer8dog9 (鹿狗)   2017-02-05 13:34:00
認真說 硬體第一是有可能的 但軟體部分就..
作者: color3258 (極至透明邊緣魔法師ANN☑)   2017-02-05 13:34:00
爆炸機率~超英趕美~
作者: hkcdc (不要阿大哥)   2017-02-05 13:37:00
做夢吧
作者: mayjan   2017-02-05 13:37:00
技術 做不出來就偷 你看這就是中國人
作者: fxxk (xucx)   2017-02-05 13:38:00
其實是顧一個人24小時監控那台機器,人多,敢騙,我就是道理!
作者: peter308 (pete)   2017-02-05 13:39:00
中國發展人工智慧幹嘛? 讓自己的14E人沒工作能作??
作者: wbreeze (wbreeze)   2017-02-05 13:39:00
寫這麼多 下次寫"中國或成最大贏家"就好了
作者: gn1384181 (gn1384181)   2017-02-05 13:40:00
作者: henrytsai (最初的感動~)   2017-02-05 13:42:00
寫那麼多廢文 直接說中國或成最大贏家就好啦
作者: randolph80 (S4PPH1R3)   2017-02-05 13:42:00
整篇一堆中國用語
作者: runKMTrun (誠實小馬迷)   2017-02-05 13:42:00
中國一定強!
作者: Raogo (Raogo)   2017-02-05 13:43:00
先弄出個贏啊法狗的在說好嗎
作者: djyunjie (奉公守法好國民)   2017-02-05 13:43:00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作者: inlanyu (俱梨迦邏)   2017-02-05 13:44:00
好啦好啦 中國鐵定成最大贏家
作者: mrsrobinson (zoo)   2017-02-05 13:45:00
去看支那垃圾期刊的論文,笑死人
作者: WindSucker (抽風者)   2017-02-05 13:45:00
呵呵
作者: BusterPosey (Barca!Giants!Rafa!)   2017-02-05 13:45:00
官方宣稱 廠廠
作者: riker729 (riker)   2017-02-05 13:46:00
這是用google翻譯翻出來的嗎? 看都看不懂
作者: k37440 (k37440)   2017-02-05 13:47:00
這文章各種語意不通順看起來超累…哪門子記者
作者: abckk (ヽ(゚□。)ノ)   2017-02-05 13:48:00
百度人工智慧自動砍刪文機器人 結果被發現是聘用5毛去砍文
作者: bobju (枯藤老樹昏鴉)   2017-02-05 13:49:00
5樓明顯反諷, 原po認真了
作者: kyosin (children)   2017-02-05 13:52:00
對這ID認真就輸了
作者: TIGER228 (老虎仔)   2017-02-05 13:56:00
美國中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