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家】「不滿只查郭明良1篇論文」 原

作者: qqmaybenot (qq)   2017-01-29 08:04:35
【獨家】「不滿只查郭明良1篇論文」 原台大論文造假調查成員遭逼退
上報
2017年01月27日 12:03:00
台大於13日公布論文造假案調查結果,初步結果認定「郭明良教授明顯違反學術倫理」,
但對於校長楊泮池部分隻字未提,引起外界對台大籌組之學術調查小組有「捉小放大」的
護航質疑。據《科技報導》專訪,曾任調查小組成員的張智芬教授透露,調查小組不但無
確立調查程序、調查標的原則以及調查時間表,甚至在她向其他調查委員表達對「初步調
查結果」不滿的意見後,隨即在PubPeer遭到惡意抹黑、隨後她為闢質疑自行退出調查小
組。而抹黑時間點之巧,不禁引人聯想。
涉案人自行舉證? 調查小組程序大有問題
張智芬教授在PubPeer遭到連續惡意攻擊後,於1月7日退出調查小組,她受訪時指出關於
調查小組的運作方式,以及她的研究成果被惡意攻擊的過程。她透露,台大生命科學院的
調查小組,在調查會議中並無確立調查程序、調查標的原則以及調查時間表。並且在她親
自參與的3次會議(調查小組共召開5次會議)中,調查小組皆未見到任何來自郭明良實驗
室的原始實驗紀錄,僅有郭明良提供的影本資料。在此3次會議中,亦無任何涉案人親自
到調查小組說明,僅提供涉案人的書面或錄音資料。
此外,由篇論文共同發表人眾,但調查期間,生科院與醫學院無任何橫向聯繫,各院只能
調查各院的所屬人員。因此在生科院調查期間,對於NCB2016 這篇已撤稿論文之非生科院
作者,調查小組除了去函請求說明貢獻度之外,無其他作為。
調查小組成員都「自己人」 關起門來好辦事
此外,調查小組成員並未被詢問是否有利益衝突須迴避之問題,亦無簽署任何迴避利益衝
突或保密協定的文件。張智芬表示,在前4次會議期間,有2位委員,據聞當時是生科院院
長候選人;另一位委員因與郭明良有合作計劃關係,在第2次會議退出;還有一位委員在
事發後由於長官部屬關係,曾與涉案者有未公開之接觸,在第4次會議後被要求退出委員
會。
張智芬表示,所參加的第2、3次會議中,調查成員組成6人均為台大校內人士(4位生科院
、2位醫學院),無任何校外委員,到第4次小組會議,才加入2位校外委員參與。
造假既往不咎? 調查小組僅查一篇「已知造假」論文
生科院只決定調查郭明良任職生科院後的兩篇論文。其中一篇在調查小組會議中由委員看
過後,未使用高階的影像調查工具,即商議直接剔除。調查小組只決定調查NCB 2016論文
,而此時,已確立造假事實。但要調查什麼,卻十分模糊。
最後吳智芬表示,12月28日是校方要求繳交初步報告(非最終報告)的期限。而再調查小
組主席獨自完成報告、寄所有委員過目後,她指出自己回覆並轉告所有委員,「對此初步報告非常不滿」。隔日12月29日,PubPeer即出現4篇對自己論文的
抹黑攻擊、質疑她論文造假。對此,張智芬為闢質疑,提供原始數據自清,並於7日發表
聲明,宣布退出調查委員會。但時間點之巧合,不禁令人引發聯想,引起調查委員會「剷
除異己」的質疑。(李先泰/綜合報導)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392
作者: sleeeve (赴美留學的日子...)   2017-01-29 08:09:00
台大這點真的比大葉爛很多
作者: tggbtggb (tggb)   2017-01-29 08:19:00
真的是學閥到處都是 高調
作者: playtrunk (寂寞沙洲)   2017-01-29 08:20:00
高調
作者: srxcomtx (我幹你媽咪)   2017-01-29 08:20:00
學閥死一死 幹
作者: Misher (Misher)   2017-01-29 08:26:00
教育部,科技部呢?都在睡覺???
作者: holyhelm (老鷹 鴨霸 西米露)   2017-01-29 08:28:00
不意外啦
作者: FIRZEN45 (得到n個冷 n->∞)   2017-01-29 08:29:00
高調
作者: holyhelm (老鷹 鴨霸 西米露)   2017-01-29 08:29:00
這種校內自己調查,不變河蟹大會我輸你
作者: scopeowl (飛翔的貓)   2017-01-29 08:36:00
抗議布條掛滿校門楊泮池還不下台,意外嗎?
作者: qmaper (~卡片~)   2017-01-29 08:36:00
這種調查 要保護其他人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