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小兒偏頭痛的中醫治療

作者: kmunatural (永遠忠誠)   2017-01-04 23:44:02
小兒偏頭痛的中醫治療
http://times.hinet.net/news/19906534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小孩亦會偏頭痛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唐
偉誠醫師表示,歷代中醫典籍中關於「偏頭痛」的記載,最早出現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
經》一書《素問‧風論》篇章中的「首風」、「腦風」;元朝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
提到「頭風之痛在一側者,又名『邊頭風』、『偏頭痛』,其痛多在顳部或頭角,或左或
右,或左右移換,有連目痛或痛久損目者,有噁心嘔吐者,兼症不一。」不僅提到「偏頭
痛」的名詞,也描述其發病的症狀。
唐偉誠醫師指出,中醫治療兒童偏頭痛時,首先辨別外感或內傷,其次鑑別小兒寒、熱、
虛、實的體質屬性;就外感而言,《素問‧太陰陽明論》提及「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中醫認為小兒的臟腑嬌嫩、腠理疏鬆,加上小兒寒暖不能自調,風邪侵襲誘發偏頭痛而見
風寒或風熱型偏頭痛;就內傷而論,中醫認為小兒體質為稚陰稚陽之體,陰常不足、陽常
有餘,以肝陽上亢和風痰上擾之偏頭痛相對較多。
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是依據兒童體質、證型的不同,予以分型施治,故有祛風解
表、疏肝理氣、化痰降逆、活血化瘀、補益氣血、通絡止痛等諸多治法,簡單敘述如下:
1、風寒外襲型:
常見症狀為一側頭部或全頭呈跳痛或掣痛,吹風覺冷、面白、口不渴,舌淡紅,苔薄白,
脈浮緊。
2、風熱外襲型:
常見症狀為頭部脹痛且疼痛較劇,身體發熱或發燒、吹風覺冷、面紅目赤、口渴喜飲、便
秘、尿黃,舌尖紅,苔黃,脈浮數。
(上述1、2兩型要注意小孩活動環境,或近日天氣的溫度是否偏冷或偏熱、最近是否罹患
感冒等)
3、肝陽上亢型:
常見症狀為一側頭顳部脹痛或抽掣痛,或見頭痛而眩暈,痛處遊走不定,痛時面紅耳鳴;
平常心煩易怒、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少或苔黃,脈弦細數;此型要注意小孩的
精神壓力(如生活、課業、家庭、人際等壓力源)是否過大、情緒是否容易激動或緊張等

4、風痰上擾型:
常見症狀為一側頭部沉重而頭昏脹重,時發時止,伴隨胸脘滿悶、嘔惡痰涎;平常食慾不
佳、飲食無味、口苦、大便不暢,苔白膩或厚膩,脈滑數或弦滑;此型要觀察小孩偏頭痛
發作前的飲食狀況,包含誘發偏頭痛的食物種類(如乳酪、巧克力等)或其寒熱偏性,以及
觀察其身材是否偏於肥胖。
5、氣滯血瘀型:
常見症狀為一側頭痛宛如錐刺,痛處固定不移,發作頻繁,病程較長,日久不愈;舌暗紅
或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或細澀;此型要詢問小孩是否有頭部外傷史,平常是否出現
身體不適,或者青春期女孩的月經週期是否異常、是否有經前症候群或行經時伴隨疼痛不
適。
6、氣血兩虛型:
常見症狀為頭部綿綿而痛,或伴隨頭暈,時作時止,遇勞痛劇;平常面色蒼白、神疲乏力
、食慾不佳、味覺減退、心悸、目眩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薄,脈細無力;此型要回
顧小孩先天體質及餵養、發育的過程,或是否久病體弱等。
唐偉誠醫師說,對於年齡較大兒童,針灸、按摩、推拿等非藥物治療偏頭痛亦有良好效果
;偏頭痛急性發作時,可在疼痛位置局部以緩和的按揉手法緩解疼痛;日常保養時,除了
可多按摩頭維、太陽、率谷、風池等頭部穴位之外,若再考慮小兒的體質證型,風寒或風
熱外襲型可加強按摩前述基本穴位;肝陽上亢型再多加按摩太衝、太谿穴;風痰上擾型可
選足三里、豐隆穴;氣滯血瘀型加強按摩合谷、太衝穴;氣血兩虛型可按摩足三里、三陰
交穴;按摩前述穴位時,每次以3~5分鐘為宜,可疏通頭部經絡、調和身體氣血,進而舒
緩偏頭痛的嚴重度與發病頻率。
唐偉誠醫師建議患童以清淡飲食為主,儘量避免過食肥甘厚味(如:燒、烤、炸、辣等刺
激性食物、油膩食物等),除了均衡飲食之外,平常多加注意及避免會誘發偏頭痛的食物
;若氣候變冷或天氣炎熱時突然進入冷氣房,要添加適量衣服以避免感受風邪;近年來學
齡兒童的生活、課業壓力較大,父母應適時調整對患童的要求與期待,儘量為患童的身心
營造愉快的環境,並協助患童養成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親子
間共同學習壓力調適與放鬆的方法。
安南醫院指出,相較於成人,兒童偏頭痛的症狀未必典型,建議父母於就診前可先諮詢小
兒科或小兒神經科醫師,必要時配合腦波、頭部影像學等相關檢查,藉以排除具有偏頭痛
症狀的神經系統、耳鼻喉部等其他疾病;若能同時結合中西醫不同的治療優勢,應更能減
少偏頭痛的發作頻率與疼痛程度,為兒童帶來快樂又多采多姿的童年。
作者: wwvvkai (We do not sow)   2016-01-04 23:44:00
那公公偏頭痛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