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大家都覺得老闆藉機漲價的八卦

作者: prince34355 (擠丸)   2017-01-04 04:18:27
※ 引述《diaodwiyao (Fish)》之銘言:
: 就是啊
: 本魯認識的一些老闆
: 基本上同業競爭激烈 所以利潤都是殺到見骨
: 靠得是薄利多銷
: 而且還得隨時注意其他同業的商品價格
: 不然客戶一下子就被人家整盤端走
: 哪裡敢隨便漲價
: 會漲的大部分是真的撐不下去
: 大概是進貨成本提高的關係
: 不過八卦板上好像認為各位老闆都是隨便找個理由就漲價
: 反正漲了之後也不會再跌回來
: 有沒有生意那麼好做 賺錢就靠天天漲價的八卦?
看到這篇回一下,是的我就是老闆,不過一例一休這波漲價沒我的事,勞資新法因目前我
也只與女友兩人一起經營,有賺就吃好一點,虧就這個月拮据一點,所以影響也不大。
不過因為在修法通過之前一例兩例七天假吵的很兇,剛好小弟未來也有拓點的打算,所以
有認真的去了解一下資方跟勞方的論點。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不代表所有資方的想法,用Q/A的方式來講一下這波為甚麼一堆企業
漲價:
Q:老闆賺那麼多,小三名車一直換,這次一例一休不是資方爽歪嗎?是還在哀甚麼?
A:這次的修法中涵蓋了所有行業類別,但大家要記得,鴻海台積電只有一個,但你家樓下
便當店卻有好幾個,所以每個便當店吃飯時間都大排長龍嗎?一定有生意好的跟生意還好

如果每個老闆都名車,那再加上高薪族群應該滿街都是名車,然後勞工都沒女友沒老婆,
啊不然就有但是綠綠的。
Q:這波漲價是在漲甚麼,啊不就多請一個人?
A:錯了,舉個服飾的例來說,從製造端開始,成衣印刷工廠多請人>成本提升,物流運輸
業多請人>運費提升,銷售端多請人>漲價
很多勞工只看到一層,卻忽略掉從製造到零售的層層成本疊加,所以看到一堆人在那邊喊
多請一個人就漲價,只能說你千萬不要當老闆。
Q:啊如果當老闆那麼累,不會收一收回去當勞工喔?
A:當老闆確實比較累沒錯,因為不會有人教老闆該怎麼做,每個月的薪水要靠自己創造,
勞工大多就是依照主管指示去做就好。
老闆跳下來做勞工,待遇多不比現行勞工差,光知道如何創造獲利的竅門與懂資方的想法
就可以爬的比一堆人快。
而有些中小企業老闆是貸款創業,要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原先舊制我活的好
好的,新制出來我為甚麼只能默默吞掉,勞工可以發聲難道資方不行嗎?
Q:一例一休幹嘛不乾脆兩例,要人家加班就多出一點啊!
A:同第二條,不管最終政策是甚麼,最後都還是會回歸消費者身上。差別在於企業主要不
要玩下去而已。
有些行業有分淡旺季,淡季的時候現有人手就已充足,但旺季來臨卻因為兩例無法要求內
部同仁加班,只能含淚把訂單推掉,換作你是老闆你會這樣做嗎?
不要說那幹嘛不先多請人?啊我就不是一整年都需要這麼多人手。
Q:我原本週休二日,因為一例一休通過了,害我變成有一天要去加班。
A:現行法規是說明,這一休需勞資雙方合宜才可加班,如果你連跟老闆講我不要加班的能
力都沒有,那再好的政策你都享受不到。
希望這篇讓勞工在資方的想法上能夠多了解一點,至於裝睡的人則永遠叫不醒。
補充一下 這次修法被黑掉的民進黨其實很聰明,基本上如果二例通過,一堆中小企業倒

,連帶失業率攀升的時候,就真的不用選了。喊勞團負責也只會被嗆卸責而已顆顆。
作者: Golf19 (19Golf)   2017-01-04 04:30:00
蔡英文選前除了兩例以外 沒別的政策牛肉了 被抓緊緊很正常
作者: hotpissa (janny)   2017-01-04 04:31:00
大推 一例一休只會讓派遣工更多
作者: Ryan823 (想當當)   2017-01-04 04:32:00
要漲也沒這麼快漲,如果從上游開始漲也要上游廠商先實施之後評估人力需求後才知道漲多少,然後才開始對下游漲,運輸也是,最末端成品銷售不會這麼快就把運輸/上游等等漲價馬上加進成本內,上遊價錢都還沒動,你末端銷售先漲,那之後上游成本跟運輸成本下來後,末端銷售要自己吞還是這次直接漲高高再說?
作者: chysh (chysh)   2017-01-04 04:53:00
1樓還在裝睡,現行一例一休的玩法就是讓許多公司乾脆實質兩例,你看郵局就是個例子,而一休就是讓制度保持彈性
作者: kumabartho (kuma)   2017-01-04 04:59:00
啊不就是資方習慣長期壓榨勞力
作者: septemocean (我在塔裡‧舔著傷)   2017-01-04 05:08:00
所以你的思路還是以降低人事成本來因應政策嘛 能不能自己想辦法殺出紅海來開源啊 不行?那就是沒競爭力嘛,拜託你還是都單幹不要請員工,不然馬上慣老闆+1阿不然你第二個Q&A打心酸的? 你自己能打別人不能回?笑死?笑死
作者: hotpissa (janny)   2017-01-04 06:14:00
很多大企業都漸漸改用機器人不只能大量 不罷工 長工時 少失誤臺灣市場就那麼大 做生意就是要賺錢
作者: tkgw   2017-01-04 06:48:00
哈哈
作者: wowo55 (55cat)   2017-01-04 06:53:00
中肯,但是浪費你打字時間,因為這邊白痴太多看不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