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

作者: yamatobar (747-8I)   2016-12-21 10:52:24
※ [本文轉錄自 car 看板 #1OMUqgoB ]
作者: yamatobar (747-8I) 看板: car
標題: [轉錄]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
時間: Wed Dec 21 10:47:02 2016
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為何車側氣囊不能選配?防打滑也不是基本配
備?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77878
一直以來,多數人對於汽車市場的刻板印象,就是進口車比較高級,而國產車應該要比較
實惠,所以國產車總帶有廉價感。但隨著這幾年國產車每年調漲,價格已黃金交叉,直逼
入門級距的進口車,真正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於,行車相關的安全配備卻始終乏善可
陳。
有人會自怨自艾,覺得反正就是買不起進口車啊,只好「將就」開安全性比較差的國產車
了。我在這裡要為各位破除這種自貶的迷思。
首先,要提到的是,許多汽車安全配件的製造成本並不高,怎麼說呢?我們來看最近一些
國產車車商的規格售價表,我這裡選用國內最熱門的Toyota Corolla Altis,也就是俗稱
的「神A」的規配表來分析一下。(見圖一)
我們看到入門款車種,只要加價3.3萬元就可以安裝循跡防滑與車身穩定系統。再來就是
經典款加3萬元就可以有六顆安全氣囊與其他內裝提升的配件。以一台車價70萬的國產車
來說,加個安全配備的售價只在車價的1成以內。
我再來進一步分析,假設Altis豪華款其他的配件拿走,我們可以粗估六顆氣囊價格應該
要在1.5萬以內。由於國內很少估價車種來比較,我們去日本TOYOTA購車網站,我找了日
本Vitz(台灣Yaris)的車款(見圖二),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日幣43200含稅。以日幣對
台幣匯率0.27來估算,日本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11,664元。所以我估計台灣加裝氣廉價格
在1.5萬以內是合理的估計值。
所以,我是要跟你說,國產車要加裝循跡防滑、車身穩定以及6顆安全氣囊,其實價格在
4.5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但是,國產車車商偏偏每次都要你加3萬買多合一影音DVD,或是
要你花1萬元去裝那些會發光的LED燈或是空氣動力套件,價格幾乎一樣的影音DVD跟LED裝
飾套件會比循跡防滑或6顆安全氣囊還重要嗎?
安全配備有多重要?
也就是說國內汽車市場在安全配備部分的銷售與裝配非常的薄弱。首先要講的是6顆安全
氣囊,是屬於車側車窗碰撞時的「保護氣簾」,他除了保護後座乘客,其實也會保護駕駛
本人。根據美國IIHS的研究,安裝「防側撞簾式氣囊」的車輛,致死率減少高達37%,尤
其是車身較高的SUV車款,致死率更因而減少了52%。而且不管美國IIHS或是歐洲NCAP的側
面撞擊測試,沒有車側氣簾的車種不是只能得到Poor、就是側撞0顆星的結果。
總之,在國外的車種,沒有車側氣簾就不能得到高分,這早就是國際共識了,2016年台灣
國產車還在玩2顆安全氣囊,然後國產車賣得比美國當地、日本當地還要更貴(這不是黑
心,什麼才是黑心呢?)
再來就是循跡防滑,這個只要新台幣3萬元,在美國是2012年早就全面標配的安全配件,
台灣要到2018年政府才要車商強制安裝!好吧,沒有循跡防滑會怎樣?我在網路上找到一
個影片,請看48秒之後的畫面:
這是一輛國產休旅車,當時售價約90萬元,在國道2號機場線,在桃園匯入國道1號匝道時
,車主稍微閃避就失控撞壁了。匝道上也開不快,看起來時速也不到每小時100公里,也
不是激烈駕駛,只是變換車道時左右晃動,這樣就撞壁,你買一台90萬很帥氣的國產車,
然後得意的飄去撞壁,你說冤枉不冤枉?如果你早知道要撞車,你會不會花3萬元去加裝
循跡防滑?
如果早就告訴你車身側簾可以降低37%車禍死亡率,循跡防滑可以讓你減少自走撞壁,你
願不願意花4.5萬去加裝安全配備?我認為正常的男人都會願意,但車商根本不賣給你。
因為國產車車商,根本不提供「選配」這個選項給你加裝。要嘛就是全車系偷氣囊,要嘛
就是要你多加十幾萬買頂級車款,才可以享有安全。但是我們想一想,安全配備為什麼不
是基本配件?在車商眼裡,「你的行車安全」是這麼不重要?
公司利潤在前,車主安全在後?
2016年3月,國內車市龍頭和泰車宣布去年稅後純益97.76億元、年增率6.3%,創下歷史新
高,而且每股稅後純益(EPS)17.9元,成為汽車股獲利王。一家汽車國產車銷售公司,
獲利快兩個股本,當你看到這個消息,你應該要納悶,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
什麼安全配備卻如此落後?
喔,這是個好問題!這時候就來看看數字,我來去翻翻和泰車的年報,根據他們營運概況
中,和泰車說明目前自用車國產車款有CAMRY、ALTIS、VIOS、YARIS以及WISH。我就很雞
婆的找了這些國產車的銷售數字。
根據UCAR網站的資料,和泰車國產車車款在2015年全年銷售89929輛(見圖三)。我假設
因為市場過於競爭,消費者也非常重視安全,政府也嚴格規定的理想情況下,和泰車為了
維持競爭優勢,所有國產車全部無償加裝循跡防滑以及六顆氣囊,對於營運會有什麼影響
呢?
根據我前文的推算,循跡防滑加上車側氣囊售價約4.2萬元,依照國產車加裝配件毛利約
50%的現狀,加上大量生產,我推估車商成本應該落在新台幣2.1萬元,再乘上89,929輛車
,得到總成本就是18.88億元,而和泰車股本為54億元,換算成EPS來說,和泰車會減少
3.496元,約占了EPS的2成。
你可能會想,哇,佔了EPS的2成?!難怪車商不肯吐出來。你這就完全錯了,我的意思是
,事情剛好相反,車廠把這3.5元EPS的利潤,優先性排得比「車子安全」還前面。
況且,如果車商開放選購加裝安全配件,它們很可能會「加價」賣給你,其實還會創造利
潤。只是他們頂級車款可能會賣得少一點而已。
我自己就開國產車,我不是那種會拿開進口車當炫耀的人,國產車有很多好處,說起來是
開進口車人的痛。進口車隨便保養就是萬元起跳,一隻雨刷1千塊,換個電瓶5千,輪胎一
顆6千,最慘的是維修料件等進口等上三個月,要不然要自己去對岸淘寶集貨自購,可能
還買到假零件……這些都是有錢人玩車人的痛。
國產車到處都可以保養,除了原廠零件還找得到更多國內工廠(不小心)流出的副廠零件
,品質就跟原廠的一樣好,而且還更便宜。但是台灣國產車不長進,氣囊給的少就不說了
,主動安全設配拔光光,防撞鋼材能細就更細,價錢還賣更高,國內廠商到底是什麼心態
?台灣商人黑心慣了?
我話說得重,因為和泰車是國產車龍頭,有相當的指標與示範作用,它們如果改變方向,
對台灣車市會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台灣嚴家第二大本土車商,上進心也不夠,是造成台灣
國產車又貴又不安全的共犯。
我們要如何避免台灣國產車車商,一直以來寧願給你裝3萬元的影音DVD,也不給你循跡防
滑;寧願給你加裝LED空氣動力套件,也不願意給你多兩顆安全氣囊,這樣的亂象呢?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我認為消費者對於安全配備的意識也要加強,台灣現在有個進口雙達,「日系馬自達,歐
系斯柯達(Skoda)」。當你準備要去買車的時候,記得去看看這兩家進口車商的車款,
日系進口車馬自達全車系6顆氣囊與循跡防滑,或是斯柯達一系列歐洲五顆星碰撞成績的
進口車,60萬以上80萬以下就買得到相當安全的車種,你還會想要傻傻的買2顆氣囊又沒
有循跡防滑的國產車嗎?
當然如果你最近要買車,如果能等,我會建議先等個半年,因為國產車2018年要強制加裝
循跡防滑,國內車商在2017年下半年都會推出各款全部標配循跡防滑的車種,所以只要能
等到那時候,你隨便買一台車都會有循跡防滑。
再來就是車側氣囊,我真的建議無論如何,你最好只買有車側氣囊的車款,對於那些國產
車商只提供2、4、6顆,或是低規2顆,頂規才有6顆的行為,請務必跟每一個業務表達不
滿。因為氣囊不貴,車子裡面也有空間可以加裝,憑什麼你去速食店點餐只能點套餐,卻
不能加點薯條或是可樂?請注意,我說的不是可有可無的配件,而是攸關你自己跟你家人
安全的配件。
其實要消費者對於品牌喜好轉向我認為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也認同車商的品格有待提
升,你可以就近去家裡附近展間,看看車,然後跟他們的業務說,你需要可以各車系可以
選配循跡防滑跟6氣囊,然後留下資料,也不買車,車商發現成交數與來客數的比例下降
,或許總有一天國產車車商會「良心發現」,你說是嗎?
====
這個各大汽車討論板早就吵N年了
問題是照樣有和泰親衛隊和嚴董親衛隊護航
只能說台灣的鯛民太多了,懶得罵了
作者: magi3Q (我不要困難把我馬及三)   2015-12-21 10:49:00
安全第一,其他都是浮雲
作者: kobedunk (Chun-Chun)   2015-12-21 10:49:00
作者: sysop5566 (批踢踢半熟手)   2016-12-21 10:53:00
國產車安全都閹掉了 給你一台DVD
作者: gogobar (GOGOBAR)   2016-12-21 10:54:00
車子不是拿來撞的 end
作者: WeAntiTVBS   2016-12-21 10:55:00
是買回去修理的!!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12-21 10:56:00
買國產車都是盤子
作者: DiMammaMia (DiMammaMia)   2016-12-21 10:56:00
某些車商本來就很垃圾了 不過台灣人還是買的很開心
作者: CrazyMika (溺汨客)   2016-12-21 10:57:00
EPS>>>>>>>>>>>>ESP
作者: cinnie   2016-12-21 10:57:00
那就2017下半年再買
作者: e7660239 (DL)   2016-12-21 10:58:00
樓下國慘粉可以出來護航說車不是買來撞得惹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6-12-21 10:58:00
扶殖汽車產業,本來就要有取捨.汽球又不是天天用得到, 計較這個沒意義和泰車近年的表現有目共賭,你先買他的股票,再用賺得錢買6安頂級車,還不是一樣.
作者: Amontillako (俺は怒ったぞ!フリーザ!)   2016-12-21 11:01:00
SUNNY303才是王道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6-12-21 11:01:00
動動腦子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又拿到行車安全..與其在這裡PO黑文,不如多想想怎麼賺錢,提升自己.
作者: frankochris (kk)   2016-12-21 11:02:00
台灣鯛該爭取的不會,只要有小確幸就可以了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6-12-21 11:02:00
加油好嗎?
作者: computerqqq (高鐵鄉巴佬)   2016-12-21 11:02:00
樓上,但你能保證別人不會來撞你? 你能保證不會失手? 這種事別鐵齒。
作者: wanderjay (努力脫離地心引力)   2016-12-21 11:02:00
笑話
作者: gogobar (GOGOBAR)   2016-12-21 11:02:00
說個笑話:鬼島人買車看安全配備
作者: frankochris (kk)   2016-12-21 11:03:00
台灣鯛只敢鯛公家,面對財團慣老闆乖的跟孫子一樣
作者: kaitokid1214 (羽)   2016-12-21 11:04:00
在台灣不黑心怎麼炒房買豪宅買超跑
作者: hihjktw (hihjk)   2016-12-21 11:06:00
愛買nissan toyota怪我魯?
作者: herro760920 (小希)   2016-12-21 11:08:00
這篇中肯,國內汽車龍頭和泰是造就國產車貴又不安全的主因,癌董不爭氣更是加重這種風氣的推手
作者: oyaji5566 (大叔56)   2016-12-21 11:11:00
可是瑞凡 路上三寶會來撞你阿
作者: aral091381 (aral)   2016-12-21 11:15:00
看那個pc不知道哪代廣告 只強調影音設備
作者: cdefgh77 (DH)   2016-12-21 11:15:00
這篇噓文有些還真是神邏輯....
作者: joy462110 (joy462110)   2016-12-21 11:16:00
講輪胎,這篇文章就不用看了換輪胎就算一顆一千五,跟進口車有關嗎?
作者: impact999 (塵埃)   2016-12-21 11:21:00
韓國扶植了現代 台灣有???
作者: bmthu (Dio)   2016-12-21 11:25:00
完全不是新聞.
作者: kis28519 (空白也好)   2016-12-21 11:32:00
肥宅又不會開車,講這麼多
作者: henrylin8086 (小木)   2016-12-21 11:41:00
Noabs那什麼鬼論點,車商要賺錢消費者就要吞?氣球不是天天用得到啦,可是你要用的時候沒得用以後也都用不到了,永遠都不用了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16-12-21 11:42:00
作者: henrylin8086 (小木)   2016-12-21 11:43:00
你喪更扯,快2017年了入門款還有沒ABS的
作者: crazywiwi (wiwi)   2016-12-21 11:48:00
作者: xu3jo45p4 (學店阿宅)   2016-12-21 11:51:00
我也覺得車不是拿來撞的所以應該把車體換成塑膠能遮陽擋雨就好修法不限制安全氣囊、安全帶,都拿掉製造安全設備的通通開罰駕駛人受傷是因為信仰不足ㄏㄏ
作者: ket97130 (叫我大笨笨)   2016-12-21 11:5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