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為搶下5G標準 台灣如何趕上領先群?|

作者: goldenhill (我的人權時代)   2016-12-04 11:31:24
1.媒體來源:新唐人亞太台
2.完整新聞標題:
[新聞] 華為搶下5G標準 台灣如何趕上領先群?|新聞最聚焦
3.完整新聞內文:
更新時間:2016-12-04 00:10:55
網址內含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2 月 03 日訊】第五代無線通訊技術,俗稱5G,全球
競爭逐步升溫,今年11月17日,對岸中國廠商華為,在國際會議上,憑藉力推的極化碼
方案,成為5G使用情境標準之一,也讓台灣科技產業大為緊張,這一期的新聞最聚焦
,我們專訪台灣資通訊產業標準協會理事長,與學者專家,深度探討台灣如何在5G浪潮
中,把握自身優勢,搶進成為5G領先群國家。
萊卡鏡頭,金屬機身,11月底,華為手機年度旗艦機種登台,找來搖滾歌手伍佰
代言,市場布局野心勃勃。尤其2020年,就要商轉的5G高速網路,華為的進展,讓科技
界大為震驚。
2016年11月17日,美國舉行的5G通信技術標準會議上,華為所主推的「極化碼」(
Polar Code)技術,成為5G使用情境中的標準技術之一。也就是,未來只要部署5G網路
,就可能必須使用華為的Polar Code。
華碩總裁暨副董事長 曾鏘聲:「尤其是大陸這種龐大的市場,它(華為)也動員了
它的協力廠商,跟大陸的這些廠商去投票,因為3GPP要取得標準必須會員投票通過 。

挾帶中國13億內需市場,光看今年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五大廠商中,
中國廠商就占其三,市占率超過20%,足見中國在資通訊產業影響力與日俱增。
華碩總裁暨副董事長 曾鏘聲:「台灣的市場很小,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所以我們
要去主導大型的議題,不太可行。但是回過頭來,當這個標準有了以後,我們怎麼樣
跑得更快,比別人早一步把那個標準,把那個專利走出來,這是台灣還是有機會的。」
標準制定落於人後,不代表產業就此出局,台灣如果能快速抓到屬於自己的「藍
海」,依舊擁有先機。華碩總裁暨副董事長曾鏘聲,同時,他也是台灣資通訊產業標準
協會理事長,面對產業競爭,他認為「聚焦」才是唯一出路。
華碩總裁暨副董事長 曾鏘聲:「因為我們既然沒有市場,就必須想得更深,跑得
更快,去把它的關鍵技術核心專利做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真的,發言權。」
專注研發技術,或許就是台灣必須堅持走下去的一條道路。產業界、科技界,為
何如此關注5G進展?
5G三大使用情境:例如工業4.0,無人駕駛,還有萬物串接的物聯網、醫療應用,
以及需要高流量的行動寬頻,AR、VR影音,都在其中,不僅商機產值龐大,應用也是
包羅萬象。但嚴格來說,5G的標準制定,還處在早期階段。
台大電機系教授 蔡志宏:「現在5G的標準發展,我只能說還在相當的初期,像這
次通過的極化碼(Polar code) ,如果要達到這樣的情境(高流量行動寬頻),未必將來
行動寬頻的廠商就能夠在商業上獲利,因為他們期待的,可能是在物聯網,在更多的
創新應用上面,能夠增加他們的營收。標準勝出,不代表它在市場會勝出。」
華為極化碼方案,最終仍需國際電信聯盟ITU裁定,加上5G涵蓋的技術太過廣泛複
雜,中國廠商要主導,過往從3G、4G以來的高通主場優勢,尚且言之過早。但台灣,
也不能只做壁上觀。
台大電機系教授 蔡志宏:「我們不見得在每一個領域都勝出,可是在我們聚焦的
領域,我們相信我們有很高的機會,特別是台灣的5G的研發,不是只著重在通訊系統
的研發。」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蔡玉青:「所以我們台灣並不是說學習大國,全面性的一個
展開,而是在通訊的一個產業裡面,找到自己適合的一個位置,比如說Small Cell (小
型基地台)的一個研發,還有RFIC(射頻識別技術)等等,那這些在未來5G的應用場景裡
面,都是很重要的一個零組件,或者是裝置。」
盤點台灣5G領域優勢,資策會指出:台灣從Wimax時期,到目前的4G TD- LTE ,
累積相關網通技術,依舊能運用在5G領域。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還有毫米波無線
電頻譜技術,台灣布局已久。
此外台大學者蔡志宏認為,與5G緊密相連的新創事業,包括車聯網、AR/VR、無人
載具,自動駕駛,都有高度機會。
MIC產業分析師 鐘國晉:「那我們可以知道說,在5G世代,因為5G的頻段,會延
伸到毫米波(波長超過24 GHz),所以會有各式各樣的天線,需要去做一個進一步的設
計。所以我們會認為說,在5G世代,台灣如果能夠掌握如天線方面的一些關鍵零組件
的話,在未來台灣還是會在通訊領域有一些立足之地。」
5G高速網路,讓擴增實境即時通話成為可能!日本DOCOMO公司,在全日本布建5G
基地台,計畫2020東京奧運時,讓全國民眾無死角收看奧運賽事。不僅日本,美國今年
(2016)確定5G頻譜正式釋出,Verizon計畫2017年商轉部分5G業務,歐洲、韓國、中國
都在為「5G」普及,提前上線計畫。
5G設備商業者:「最主要的話,5G的訊號頻寬非常寬,所以在這邊我們產生500 M
B的頻寬。」
今年3月,國內三大電信業者,與德國「新世代行動網路聯盟」共同參觀台灣最新
5G研發進展,台灣資通訊產業標準協會與NGMN聯盟,簽訂合作備忘錄,民間業者:鴻
海、聯發科、中磊,三大電信業者,今年紛紛建置5G實驗室計畫,也規劃5G正式上線
前,搶先推出4.5G相關服務。
台大電機系教授 蔡志宏:「我想台灣廠商是充滿很多機會,可是我們一定要跟著
全世界的腳步,積極投入研發,而且是主動的掌握市場趨勢,而不是被動的,站在OEM
、ODM的這樣傳統思維裡面,等著其他大廠來下單。」
華碩總裁暨副董事長 曾鏘聲:「到現在台灣這邊,頻譜、法規,這些都還沒有定
義好,這個沒有定義好的狀況之下,業界就很難投入,這邊是政府可以再加把勁的。

經濟部喊話,希望2020年時,台灣研發技術,要占全球5G核心智慧財產權,數量
要到4%,好爭取擁有基本的談判基礎。5G,將是萬物聯網時代,標準制定發語權,或許
將落在中國美國兩大強國之間,不過台灣不要妄自菲薄,「聚焦」產業關鍵零組件,
提早切入下一波通訊商機,或許就能與歐、美、日、韓並列5G發展領先群。
文字採訪:沈唯同
後製剪輯:陳輝堯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ntdtv.com.tw/b5/20161203/video/185343.html?ptt
5.備註:
作者: kent (老肥宅)   2016-12-04 11:32:00
韓國都8G了中國才5G
作者: neko0624 (最愛妹妹的肥宅葛格<3)   2016-12-04 11:32:00
提早佈署9G啦 畢竟別人已經在8G了
作者: Boasoul (純情ビッチ!)   2016-12-04 11:33:00
台灣的速度跟國外比都要先-1G
作者: pooznn (我~~~是來被打臉滴!!!)   2016-12-04 11:33:00
台灣沒有制定"標準"的條件 只能跟著大國的腳步走吧
作者: pz5202 (tata)   2016-12-04 11:33:00
其實夠用就好了
作者: TerryDora (泰利泰迪)   2016-12-04 11:35:00
結果反而是3G最快
作者: lotus12350   2016-12-04 11:37:00
講一堆廢話,白話就是需要更多的肝
作者: force5566 (ㄈㄛˋ斯5566)   2016-12-04 11:38:00
台灣鼻屎般小國要跟人制度通訊協定?只能關起來自己玩吧
作者: ypc1994 (dicker)   2016-12-04 11:38:00
台灣跟中國都是極化碼 對台灣其實有利 頂多資訊慢一點點
作者: Morisato (螢ちゃん)   2016-12-04 11:41:00
4G WiMax死得不夠的可以再拚5G
作者: awesomeSS66 (巫乃泥)   2016-12-04 11:43:00
2G再戰十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