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古文是怎麼被翻譯出來的?

作者: GreatHong (超☆冒險蓋大師)   2016-11-15 11:48:21
※ 引述《jjimonkey (磁浮牛車)》之銘言:
: 如題 有些句子 像是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要解成不以物己喜 不以物己悲
: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
: 要解成
: 句讀之不知 或師焉 ;惑之不解 或否焉
: 還有一堆更神秘的句子
: 那麼編教材的人到底是怎麼看出這些句子要解讀成這樣的呢? 難道是觀落陰去問作者嗎?
: 怎麼小魯什麼都看不出來QQ
肥宅的歷任國中老師是國文老師,他們都有大概提過。
首先古文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和註解,只要你的文章(廢文),是當代最潮,當代就有人會去研究你,然後可能又有下一個人,會去研究那個研究你的人,就這樣傳承下去。
例子:
假設我寫一本<<民國肥宅集>>,然後成為最潮又能流傳千古,而且裡面都用鄉民字眼,就一定會有人來研究這本書,然後出個註解集,因為下一個朝代不一定能看懂我寫的某些名詞,假如提到obov,下一個朝代的人不一定知道他誰,所以知道註解的重要了吧。
不然各位一開始知道孔子講的一堆文言文是什麼嗎,漢字這麼多,又能引申一堆意思,我就不信有多少人第一次沒看註解能讀懂。
所以一個朝代傳朝代,可能就從
當代的語言習慣→下一代的→...→現代的語言習慣
這是肥宅的國中記憶,穴穴大家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16-11-15 11:49:00
你知道漢朝時就分成兩派在吵孔子說啥了嗎到了明朝時差不多有五六派
作者: freshbanana (新鮮香蕉)   2016-11-15 11:50:00
我只看自由時報的翻譯其他翻譯都親中
作者: a8521abcd (Cage)   2016-11-15 11:54:00
漢代就很流行做注解經,馬融鄭玄的注本有些到現在還是教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