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殺了魏忠賢 竟讓崇禎在亡國前後悔莫及

作者: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6-10-13 11:54:43
如果把脈絡串起來,明末的東林黨爭,本質上很可能是江南(嚴格來
說是蘇南、浙北的農業地區)地主階級單挑全國其它地方利益的鬥爭
。東林黨的骨幹份子大多是江蘇南部蘇常松三府,還有浙江北部湖州
、嘉興等地出身。而與東林黨相對的齊楚浙黨,也就是被東林黨打包
批判成「閹黨」的士大夫們,則是來自全國各地。要注意一下,這裡
的「浙黨」主要來自浙東的寧波、紹興等地。浙黨的骨幹沈一貫就是
寧波人。
也因此,東林黨炮火猛烈,但是絕對不會去動到江南地主階級的核心
利益。相對來說,閹黨就比較傾向於去敲打江南地主階級的核心利益
。當然了,你要向這些江南地主們徵稅,但他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他
們非常熟悉如何去操控大明朝的在野輿論。所以想徵稅的執政者就難
免被罵臭的命運。
至於貪污?老實說,「千里為官只為財」,我不是說魏忠賢時期的權
力者有多乾淨,但很多時候貪污除了滿足士大夫的私慾以外,也是施
政上很重要的潤滑劑。一旦東林黨上台,這個雨露均霑的利益體系收
縮起來了,明朝的政治機器卻往往也卡住了。
江南地主階級vs全國其它既得利益者的鬥爭,不是只有在東林黨、魏
忠賢以後才有,早在嘉靖、萬曆時期就看得出端倪。例如說徐階扳倒
嚴嵩,某種程度上就是江南地主扳倒這個雨露均霑的體系。
事實上,徐階(松江府人,靠近今天的上海)自己根本就是江南的超
級大地主,其地產面積甚至大過全盛時期的嚴嵩。要注意到,江南地
主階級往往同時具有在朝為官的身份,徐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後來高拱、張居正聯手扳倒徐階,則又意味著全國利益體系對於江
南地主的復仇。張居正執政時期,在底下唱衰最力的王世貞(江蘇太
倉人)則又屬於江南地主階級,其父王杼曾經吃過嚴嵩的大虧,這很
可能也和江南vs全國的黨爭有關。
其實我不覺得江南vs全國性閹黨,哪一邊執政會帶給明朝根本的改善
。只是遠在東林黨爭以前,楚黨的老老老前輩張居正也幹得頗轟轟烈
烈;而閹黨在朝的時候,某種程度上國家好像也運作得比較順暢?這
就有待學有專精的明史專家不吝指教了!
事實上江南vs全國的鬥爭,也並沒有隨著崇禎滅亡而停息。清朝的文
字獄有些就是衝著這些官紳合一的江南地主階級來的。上面講過,江
南地主階級其實很熱心也很擅長於營造在野輿論。而清初文字獄裡面
株連最廣的莊廷鑨明史案,其中喪命的士人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蘇
常嘉湖一帶出身。除了清廷想要整肅輿論的意圖以外,恐怕鰲拜想要
藉此扳倒江南地主階級的味道也十分濃厚。
※ 引述《k44521272 (賤龍在田)》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中時電子報
: 2.完整新聞標題:
: 殺了魏忠賢 竟讓崇禎在亡國前後悔莫及
: 3.完整新聞內文:
: http://i.imgur.com/y4skH0i.jpg
: 崇禎即位之初,在幾番試探之後,不動聲色地以雷霆手段徹底肅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 集團,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魏忠賢的倒臺,給當時黑暗政壇帶來些許新鮮空氣的同時
: ,也讓崇禎贏得了聖明之君的歡呼頌揚。然而,十七年後,也就是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
: 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崇禎在大兵壓境、大廈將傾的絕
: 望中,竟然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下了秘旨,重新收殮魏忠賢的遺骨,墓址就選在
: 了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崇禎在國破人亡的慌亂絕望中,為什麼會突然改變
: 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賢的初衷,出人意料地為其收集骸骨、修墳立碑。
: 魏忠賢一代權奸,專斷國政,殘忍陰毒,驕狂跋扈是歷史事實,這翻不了案。但魏忠賢這
: 個人,由於他和控制輿論文官集團的矛盾,他的壞處被無限放大了,其真實面目也變得臉
: 譜化,汙名化了。事實上,說魏忠賢“專權”也罷,“獨裁”也罷,他在事關國家民族存
: 亡的大事上,還是很講原則的,很有辦法的。這裡可以舉幾個例子。
: 一、魏忠賢曾經力排眾議、大膽起用遼陽戰敗遭受讒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斷罷免甯
: 錦一戰中畏縮不出的袁崇煥,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
: 二、朝庭沒錢要收稅,當時的情況是南方的商人有錢,農民沒錢。但是商人的代表是東林
: 黨,他們反對向士紳、商人、手工業者、礦主加稅。魏忠賢不管這些,極力向中上層徵稅
: ,使大明帝國不至於被財政拖垮。
: 三、遼東戰事吃緊,急需馬匹。魏忠賢依明朝舊例,大臣有特殊貢獻者可賜給在宮中騎馬
: 的特權,作為條件,騎馬者逢年過節要向皇帝進獻好馬一匹。魏忠賢就一下子賜給幾百名
: 太監在宮中騎馬的特權,而後就不斷地降諭旨讓他們進獻馬匹,逼得這些太監直罵娘。魏
: 忠賢通過強售禁宮騎馬權,來籌集馬匹,得罪了一大批官員,也並沒有向農民伸手。魏忠
: 賢還向國家捐款,用自己的私產資助遼東戰事兵器馬匹等物品。
: 四、魏忠賢集團在全國各地徵收各種商稅、海稅,雖然大有貪污,但沒有加重百姓賦稅。
: 河南當時遭災,還能免除賦稅,兩浙受災,內庫尚能撥款賑災。閹党集團主要和文官集團
: 矛盾尖銳,但並無多少侵害百姓,肆意殺民的行為。因為魏忠賢本身就是農民出身,他知
: 道農民的難處。
: 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這種能力、魄力、這份功績,還是應該
: 被認同和肯定的。魏忠賢死後,崇禎一上臺,立即起用了宣導儒家思想的東林黨人,但在
: 國內動盪、邊關危急的存亡之際,那些擅長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儒將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 。重新上臺的東林黨為了爭取民心,免了許多賦稅。鹽稅、布匹稅等商稅不再徵收;由於
: 缺少經濟來源,只得增加農民稅賦,各地無論是否有災,賦稅照舊,一分不少,以前的欠
: 稅,還要補交。李自成老家,閹党掌權時,每畝地賦稅二錢,東林黨再次掌權後,每畝賦
: 稅二兩;商人不加稅,只在農民身上括錢,再加上幾百年不遇的連續天災。農民活不下去
: ,只得參加流民起義。錢收不上來,該花的錢一分不少。光東林黨人的守遼,每年就要耗
: 去國庫九百萬兩白銀,幾年下來耗光了明朝的財政。
: 李自成兵圍北京,國庫虧空,崇禎向朝臣借錢,個個都沒有了平時激昂高亢的愛國辭令。
: 是他們沒錢?不是。李自成一進京,從他們身上就搜刮到七千萬。他們是寧可國破,也不
: 肯出錢。從這點看來,文官大臣對朝廷的忠心,還不及魏忠賢閹黨。朝中少了魏忠賢閹黨
: 的制約,文官集團內部党爭加劇,相互攻訐,彼此掣肘。以倡談儒學為己任的東林黨人,
: 呈上來的奏章大多是大話、空話連篇的愚腐之見,紙上談兵之奇談怪論,國事無補的道德
: 文章。崇禎再志向遠大、勵精圖治,也難以應付這種局面。他十七年中換了十七個刑部尚
: 書和五十個內閣大學士,都于事無補。崇禎即位,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朝廷迫切需
: 要一位魏忠賢這樣富有處理軍國大事經驗和把握動盪時局能力的“能人”來獨當一面,雖
: 然無法扭轉國勢日衰、積重難返的敗亡趨勢,但也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坍塌崩潰。但崇禎自
: 認為自己會比哥哥高明,對治國理政的艱巨複雜估計不足,輕信東林黨的空談標榜,終於
: 自釀惡果。崇禎死前哀歎:“文臣皆可殺”,“此皆文臣誤我"。
: 大明朝沒有亡在魏忠賢那幫流氓無賴的手中,偏偏亡在這幫自以為飽讀賢聖之書,治國有
: 方的腐儒手中。實在是一個笑話,也值得人們深思。明熹宗臨死前曾專門叮囑崇禎說:”
: 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太監曹化淳也說了這樣的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 。從事後看來,是有些道理的。至少魏忠賢是忠於大明朝的,而且能以國家大計為重。
: 崇禎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十七年執政生涯
: 的否定、後悔。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
: 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作用。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goo.gl/Or8tVp
: 5.備註:
: 馬英九最愛用博士、蛋頭學者、象牙塔教授……當執政團隊,
: 馬英九的博士學者內閣團隊︰『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
: 中華民國不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打敗,
: 惟112與119校友才能滅亡中華民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