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兆豐案效應 電子支付「實名制」提前上路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16-09-09 11:15:21
※ 引述《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東森新聞雲 ETtoday 財經新聞
: 2.完整新聞標題:
: 電子支付實名制提前上路惹議 金管會急滅火
: 3.完整新聞內文:
: 記者許雅綿/台北報導
: 金管會日前公布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帳戶實名制,從原定2019年元旦,
: 提前至2017年10月1日起上路,且緩衝期的身分認證,從「手機號碼」緊縮為
: 「必須採取雙重認證」(如電子信箱或臉書),消息一出引發外界批評,金管
帳戶綁真實身分驗證,我沒有意見。
不過我有意見的是 "實名制" 這三個字。
從2014年開始,台灣的政府官方政策與新聞,開始出現大量的中國慣用語。
最有名的就是大數據。
早期官方都是用巨量資料、大資料,來說Big Data。
在中國 Data 一直都翻譯成數據。
而在台灣2014年以前,Data 不管是官方還是學界都是翻譯成資料。
但在2015年以後,卻開始比照中國,翻譯成數據。
實體身分驗證,在2011年左右,政府也有花預算請人制定關發標準名稱。
後來也沒有在用,最後反而是用中國的 "帳戶" 、"實名制" 等字眼。
雖然說翻譯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可能還會很多噓文說管太多。
但是台灣政府的文化,逐漸抄襲中國卻是事實。
實體身分驗證我是沒意見,但是政府越來越頻繁的抄襲對岸政策與用詞,
真的是有夠可怕。
作者: freshbanana (新鮮香蕉)   2016-09-09 11:16:00
美國也這樣
作者: fallheart (快丟我水球阿)   2016-09-09 11:18:00
正常,撿現成翻譯比較不會麻煩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9-09 11:22:00
台灣翻譯給那什麼價格 當然直接套用支那
作者: jimmywhy2001 (JRyo)   2016-09-09 11:45:00
想知道原本 實名制 跟 帳戶 應該叫甚麼
作者: r1t1r (r1t1r)   2016-09-09 11:47:00
有時候簡單好記的比較重要啦像以前big data也很少在講中文的大資料 頂多簡報上面是那樣以前聽很多演講 演講者也都直接說big data而已
作者: euph (咬咬嚼嚼猴子口味)   2016-09-09 11:53:00
還好吧 DATABASE 台灣也叫數據庫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