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電子支付實名制各國大不同 台灣向何方?

作者: goldenhill (我的人權時代)   2016-05-19 12:13:37
1.媒體來源:新唐人亞太台
2.完整新聞標題:
[新聞] 電子支付實名制各國大不同 台灣向何方?
3.完整新聞內文:
網址內含新聞影片
更新時間:2016-05-19 07:45:34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19 日訊】雖然網路交易為了防止洗錢氾濫,多
數各國在管理上,都有相關認證制度,但其實各國處理的規範也不盡相同。
台灣樂點行動支付率先上線,成為台灣第一家營運的第三方支付業者,不過其實
台灣業者早在去年就取得執照,卻遲遲沒開業,其中的原因也跟法規有關。
藍新科技行銷總監 沈綸桂 :「我們業者通常面臨的第一個關卡,的確就是實名
認證的部分,那要把會員轉過來就要留,他的真實姓名,還有等等的相關條件,那這個
門檻是比較高的。」
第三方業者經營,儲值轉帳,代收代付,「實名制」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買家買家
,雙方的交易權益,但實務上,卻也造成使用者的困擾,也有學者質疑保障資料的背後
,也要擔心個資外流風險。
全球情況來看,美國採較低度認證,主要綁定信用卡,就能交易,代表業者Paypa
l;澳洲則採高度實名制,所有第三方支付業者都強制要求連結金融卡、信用卡帳戶;
韓國2007年雖然實施網路實名制法案,但2011年遭到駭客攻擊下,2012年全面廢除網
路實名制,取而代之的是在2014年上路的My Pin碼服務,由隨機生成的13位數字組成,
可代替身份證號廣泛使用。
台灣的部分,金管會目前擬定可在一定額度內,透過綁定電話號碼進行認證。
3C趨勢觀察家 董福興:「 因為我們對電話號碼的管控不是這麼嚴格,所以說,
這一點,這一點是不是,是變得更安全呢,還是可能有其他的危險,我覺得可能 還要
再看一下。」
藍新科技行銷總監 沈綸桂 :「這些業務全部都是專法專營,現行的法規是這樣
,我們就必須要去遵守。但我們業者,一定是希望進入門檻比較低嘛,這是我們大家要
去金管會溝通的一個地方。」
中國使用電子交易實名制,引發各界議論,台灣如何兼顧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及
整體電子支付產業發展,得做好相關配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 沈唯同 綜合報導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ntdtv.com.tw/b5/20160519/video/171887.html?ptt
5.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