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基隆的未來

作者: osmile23 (osmile)   2016-03-20 11:24:21
※ 引述《js78624 (拉拉烏嘎嘎)》之銘言:
: 我是基隆人
: 我從小到大都在嫌基隆是一個只會下雨、到處潮濕、港很臭、山邊有落石、沒有百貨公司
: 、市容很差的落後城市
: 但我漸漸發現
: 到我這個年紀也會覺得對自己住了二十幾年的城市依舊沒有認同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 也許大多數土生土長的基隆人也跟我一樣,總希望基隆有一天能夠變得不一樣了
: 在地基隆人都說這次的市長真的有讓人感覺基隆慢慢在改變了,只是短時間內還看不太出
: 成效
: 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 真心希望能有以基隆為傲的那一天
基隆港的興衰過程,是台灣史很重要的一環。
小時候對於基隆這個家鄉,沒什麼感覺,就是一直下雨,冬天又很冷,路又很小條。
總是記得整個冬天,每天上學的鞋子從來沒有乾過,濕的去,濕的回。
真的到長大離開基隆到外地以後,開始回味起原來基隆很有特色(不論好壞),想起從小
到大,看到基隆港的變化有多大。(一種經過比較後的概念)
當年外公跟外婆因為基隆港而認識,然後結婚(據我外婆的說法,是她倒追我外公的。
外婆當年在港口賣水果,專做船員的生意,結果碰上跑船的外公。外公是崇明島人,小時
候到上海的工作,被介紹上船工作後,某天船出港以後,就回不去大陸了,我外婆覺得我
外公很帥,就決定倒追他了。)而老爸跟老媽因為基隆港賺錢把我養大。
原po七年級生,老爸做報關行的,我小學的時候,雖然港口的貨運量已經逐年大減,報關
行當時還是很多,蠻賺錢的。
當時港西街一帶仍然是小吃林立,裡面坐滿了碼頭工人、報關人員;我那時會跟我爸跑
海關,海關裡面也是人來人往,還有小小的海關查扣拍賣品市集可以逛。
那時的報關文件,都是由騎機車的遞送員在街上來回穿梭,因為基隆常下雨,機車的擋
風罩上都會配小馬達雨刷(其實這也是後來跟外縣市的朋友說起後,才知道這根本基隆
特色之一啊!!)
基隆的人口組成,也很有意思,現在回去已經感覺不出來了,但是小時候的經歷,讓我
印象深刻。原po外公是上海人,因為娶了台灣老婆,又住在台灣,所以練就一口流利的
“上海腔台語”;外婆因為在港口工作,所以會講所謂的“台灣國語”。而當時,我家
就住在老海員宿舍旁邊(回不去中國的單身船員宿舍),每天下課就有一堆老人在我家
公寓樓下聊天,我每次都覺得很神奇,大家講的方言都不一樣,我通通都聽不懂,但是
他們看起來似乎沒有雞同鴨講的感覺。後來有機會到中國走了幾趟後,有些人講話的口
音讓我有熟悉感,那時才分辨出,原來我小時候聽過上海話、山東話、四川話、北京話
、浙江話和福州話等等。
然後,我小時候超愛吃一顆10元的山東老兵做的山東大饅頭;一對老夫妻(不知道是不
是閩北,因為那個餅的味道跟我在閩北吃到的光餅幾乎一樣,雖然外觀很不一樣,不過
閩北的光餅據說有各種不同的樣子)做的燒餅。可惜隨著老人過世,有些味道就再也沒
嘗過了。
說真的,基隆的特色之一是,很少有地方的意象是同時有山又有海。在基隆往外看,可以
看到大片藍色海洋;往內望,可以看到大片綠色丘陵。山與海的距離很近。(我都跟外地
朋友說,因為基隆的國中大多都在山上,幾乎都在循環站轉車,所以我每天從家下山到海
邊,再回到山上。)現在在別的縣市工作,覺得山跟海的距離超遠,一開始很不習慣。
基隆的砲台也是屬一屬二密集的(可惜都沒整理,連基隆人自己都數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砲
台)。
基隆的特色老建築也不少,就是沒有被好好的對待,要馬就任其破敗凋零,要馬就被改得
亂七八糟(還記得那年我從國外回來,在基隆港下了客運看到面目全非的火車站時,那種
錯愕和惋惜,直接對著它,罵了句XXX,這X媽的什麼東西啊!!!)
我覺得,對基隆最好的建設,就是停止開發建設,把舊的特色重新整理,把交通弄得更好
,推展觀光業。砲台、礦坑、港口海關建築、火車貨運倉庫,這一整套就是基隆的興衰史
了。再把海洋整理乾淨,好好養謢山林樹木,很少有地方可以同時走進山裡,但對海洋又
是觸手可及的。
作者: slimak (shady)   2016-03-20 11:27:00
難得沒有嫌棄
作者: sodacookie (秋風秋雨愁煞人)   2016-03-20 11:28:00
停止開發建設?
作者: nrrakaur (MEGA)   2016-03-20 11:35:00
錢砸下去要什麼都有。問題在沒錢。政府沒錢,人民收入也會醜完全是想減少金錢花費的結果。
作者: kavalan1979 (天人菊的夏天)   2016-03-20 11:53:00
市容,交通0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