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岩波文庫700多本 看李登輝高中時期讀了

作者: dan310546 (00)   2016-03-16 11:55:01
參考老李書單好惹
讀書就是不要把書的距離都想得那麼遠啦
有看才會比較習慣
才會慢慢知道自己想看什麼? 能看什麼?
剛開始比較困難又如何?
要學習解決困難啊
都高中了
再怎麼樣都比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好
[ETtoday 2015.8.5] 岩波文庫700多本 看李登輝高中時期讀了哪些書?
...
李登輝表示,他從台北高等學校畢業後,接著到京都帝國大學讀書,父親因擔任警察經常
調動,所以他經歷了四次轉學,很難交到朋友,變成了喜歡自己看書、塗鴉,非常內向、
自我意識很強的小孩。李登輝強調,他很感謝日本的教育與學校制度,讓他在少年時期就
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古今中外先賢哲人寫的書,以及他們講過的話,只是上了中學之後,「
我是誰」、「什麼是人」、「人該怎麼活」之類的疑問,日漸困擾著他。
回憶在台北高等學校的生活,李登輝在書中也指出,在自由的校風之下,他樂於和同學討
論,努力用功讀書。在舊制高校的課程中,英文書不用提了,就連法文書和德文書,也都
是要求讀原著。哥德的《浮士德》、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全都是讀原著。
至於文法課什麼的,根本沒開,感覺是要你自己下功夫念好。
「讀書需要時間。我在筆記本上逐一記錄讀了什麼領域的書,花了多少時間等等。有哲學
、歷史、倫理學、生物學、科學。真的是這樣,各種有的沒的領域都讀過了。直到高中畢
業,光是岩波文庫的書我就擁有七百多本。」
談到影響人生觀的書,李登輝表示,真要選一本的話,他會挑十九世紀英國思想家湯瑪斯
.卡萊爾的《衣裳哲學》,接觸到這本書的原因是在就讀台北高校的課堂上被要求讀英文
原著,但對於當時苦苦追尋「自我」、「關於死亡」真諦的他來說,似乎對其中大致的意
思能夠心領神會。
為了一股更深入了解的衝動,李登輝說,他走遍台北市區的書店和圖書館,大量涉獵國內
外相關書籍。不過,最終還是沒找到能說服他的理論,直到有一天,偶然在台北市最大的
公立圖書館──總督府圖書館裡,發現一本《講義錄》。他在反覆閱讀著已經泛黃、變色
的《講義錄》,終於理解從少年時期一直思索,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人為何會死」、「生
是什麼」之類的「memento mori」(記住人將會死亡,拉丁語)—也就是對於生死觀的疑
問,至此終於盡數得到化解。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805/545148.htm#ixzz432AJmgm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