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個留英教授回台授課,同事們竟對她說:

作者: business85 (business85)   2016-01-01 08:34:34
1.媒體來源:
奇摩新聞
2.完整新聞標題:
一個留英教授回台授課,同事們竟對她說:「花時間在大學生的身上根本是浪費」
3.完整新聞內文:
作者●謝宇程/商周專欄作家
現任某國立大學商管科系助理教授的陳老師(化名),在台灣正式擔任大學教職的第一天
,新同事們竟然問她:「妳退休後有什麼打算?」
她在英國攻讀博士,並且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擔任教職六年多。當她有機會回到台灣國立
大學教書的時候,一開始十分興奮期待,後來卻愈來愈憂慮、心寒。
陳老師總是找不到同事一起討論如何提升教學,如何幫助學生成長。她提出一些想法,同
事們都勸她打消念頭:「花時間在學生身上根本是浪費。」在大學裡,許多教授們上完課
幾乎就關在研究室裡,和外界保持零互動,上課只能講虛幻又陳舊的東西,學生在上課時
和睜著眼的屍體沒什麼兩樣,陳老師看在眼裡,非常心痛。
教了幾年後,陳老師愈來愈理解,一個行屍走肉的教育體系對學生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沒有想法、嗜好、意見的高材生
台灣的大學生和英國相較,其實很努力,很乖順,知識學業的基本能力也很好,只有一件
事-只要關係到自己的事,就嚴重地沒想法。
曾經有學生找陳老師問是否該轉學,陳老師問「你為什麼一開始要讀這個系?」學生說:
「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要讀這個系,我刪去不想讀的,最後進來這裡。」天哪,他對自己
的人生如此漫不經心,而這不是特例。
另一次,陳老師代表學校面試申請某個獎學金的學生。其他老師說,不要為難學生,不要
問太難,於是她選了非常簡單的問題:「你有什麼嗜好?這個嗜好給你什麼啟發?」結果
跌破眼鏡,台灣的同學們完全答不出來,全軍覆沒。反而是外籍生都能侃侃而談。
迴避思考與判斷的習慣,一直持續到研究所。陳老師回台灣後,發現碩士班畢業口試有非
常奇怪的傳統-畢業生購買昂貴的茶點、伴手禮用來「慰勞」口試委員,學生報告的時候
,口試委員像是看戲的大爺,大啖水果,聽說還會在餐廳開桌請客。「這不是賄賂嗎?不
是剝削學生嗎?」學生們都同意,但是仍然說「這是傳統,為求心安」。
「這是我們希望大學教出來的人才嗎?」
完美的報告,但我看不到你
陳老師在英國當學生時,她把所有學到、所有該查的知識的都寫在報告裡,用最嚴謹的格
式,非常認真。但是一開始,報告都被批「不及格」。當她鼓起勇氣找教授討論,教授閤
上她的報告,看著她的雙眼:「妳在哪裡?在妳的報告裡,我看不到『妳』。」
這幾年的思考與觀察,陳老師愈意識到,英國教育目標是在讓學生不斷發展「自覺」:你
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想法或主張?你希望有什麼樣的未來?你希望做什麼樣的事業?你
希望社會變成如何?然後,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能力,都是他實踐自我、影響社會的力量。
反觀台灣,我們的教育在發展能力與知識上有不錯的成果,能教出和平友善的國民,但是
我們卻同時不斷地壓抑、磨滅學生的「自覺」:年輕人不敢奢望自己有影響力,不思考未
來的事業,沒有主張,連感受喜好…都好像不正當。
逆轉教育:請先感受與自覺
陳老師決定做她自己的「逆轉教育」:當台灣的老師花大量時間教學生「消滅自覺」,她
要反其道而行: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意見和聲音。這件事看起來多麼簡
單,其實非常困難。
在她的課程中,重點不放在學術知識,而在於學生在學到知識後,如何選擇與判斷。例如
在教「領導學」之後,陳老師讓學生寫「學習日誌」,反芻和思考這些問題:「你想當領
導者嗎?你想當什麼樣的領導者?」有同學在日誌中寫「我原本想當外商主管,但我了解
領導這回事之後,我覺得要重新思考…」當陳老師看到,她知道這個同學的生命與「領導
學」終於發生了一點點關連。
陳老師教「計畫與執行」的課程也很有趣,「什麼是正確的計畫與執行」並不是她教學的
重點。
她把同學分好組之後,要同學用一袋軟糖、一袋乾義大利麵,架出「最高的塔」。她給同
學20分鐘的計畫時間,接著讓同學用30分鐘「施工」。當然,學生會發現各種原先想不到
的情況,面臨「要不要改變計畫」的抉擇。甚至,有一組把塔從桌上開始架,而且還靠著
牆角,於是輕易地得到了冠軍。
陳老師告訴學生,「塔疊了多高」並不是重點。這些問題才是這科目的重點:「你對於實
作遇到的情況與預想不同,你如何反應?你有沒有承認預估錯誤?當你認為同學取巧,你
為什麼不學他?或者,為什麼不要求老師制止他…?你仍然肯定你當時的決定嗎?」
期中、期末考的時間,陳老師不考試,她和修課的學生一對一討論。陳老師會和學生溝通
:「我覺得你在這些方面能加強,你覺得呢?這門課有一些授課目標,在不犧牲這些目標
的情況下讓你更喜歡上課?」
在期末考的時候,陳老師會和同學聊:「你覺得這門課你學到什麼?如果我給你80分,你
覺得合理嗎?如果你希望更高,你可不可以拿出你的學習成果、努力過程說服我?
透過這些活動、對談、反思,學生開始了解自己是怎麼「判斷」,以及自己的判斷方法是
否需要調整改變,而且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是有人要聽的。
最需要的教育:拆牆
每當看到學生在課程中,好不容易漸漸產生「自覺」,陳老師一面感到欣慰,一面也覺得
無奈:「如果不是這個體系一開始建起一道厚牆,阻擋和壓制了學生的自覺,那不是更好
?我們就不必費盡心思拆牆了。尤其我教商管類的科系,最重要的就是顧客和消費者的感
受。但試想,如果你連自己的感覺都感覺不到,你怎麼感覺別人的感覺?」
「回想我在學校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我覺得不是課堂上的知識,而是在整個環境中
經驗到的事物:文化、價值觀、思考方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lQgVbH
5.備註:
不意外啊,很多私立科大學店教授、講師就是這樣啊……
學生畢業後去拉保險還是去賣也你家的事,每學期註冊費有繳就好。
作者: flamer (大前田希千代後援會會長)   2016-01-01 08:35:00
不ey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6-01-01 08:37:00
?所以他們以前沒當過大學生?
作者: 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   2016-01-01 08:37:00
要從事教育怎麼能禁不起挫折?
作者: wangisiung (神)   2016-01-01 08:37:00
內文說國立大學,原PO扯私立?
作者: arsonlolita (XJ87)   2016-01-01 08:39:00
除了台科大 其他都要被廢除
作者: buddar   2016-01-01 08:39:00
從小就填鴨教育,除了課業沒讓學生思考其它事,最好的例子就是台北市取消制式寒暑假作業,某校長說的話
作者: william9 (蝦密)   2016-01-01 08:41:00
台灣的教育本來從來就不在教思辨 簡單講就是教出"服從"
作者: mengche (茂吉)   2016-01-01 08:42:00
KMT的黨國思想教育,就是要消滅思想。
作者: william9 (蝦密)   2016-01-01 08:43:00
的學生 上位者根本不希望你知道你是誰 只要乖乖聽他的
作者: khone (THIRD BASEMAN)   2016-01-01 08:44:00
不相信
作者: william9 (蝦密)   2016-01-01 08:44:00
不然以前為何有"訓導"處 還有"教官"室 稍微偏離所謂的
作者: Heedictator (希澈)   2016-01-01 08:46:00
悲哀的是大部分老師那死板的思想,還在荼毒下一代
作者: william9 (蝦密)   2016-01-01 08:46:00
"好學生"的期待時 就一堆整等著要處罰恐嚇你 要你聽話等要選系的時候 也不會有人管你有沒有興趣 只要當紅科系就會有一堆老師或甚至家長希望你去念
作者: bluewindwmg (Nick)   2016-01-01 08:52:00
在你的思考裡只看到滿滿的KMT
作者: fdfdfdfd51 ( )   2016-01-01 08:52:00
講屁話XD 你先證明我談論任何嗜好 你都不會扣分 再要求我談我的嗜好吧。事實上就是台灣談論自己的嗜好,只會被認為玩物喪志,只有扣分一途。除非你能改變這社會的一切,否則抱歉,你這個老師才是叨擾學生的異類。學生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這種想法說出來是根本沒有用的
作者: bhis (XXXS)   2016-01-01 08:55:00
做那麼偉大的事,卻連姓名都沒有
作者: buddar   2016-01-01 08:55:00
教育根本沒讓學生探索自己、嘗試,喜歡做什麼、未來能做什麼
作者: fdfdfdfd51 ( )   2016-01-01 08:55:00
口試擺"供品"也是同樣的道理啊,你不擺肯定有人扣分我也不想擺啊,但是我才不想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咧
作者: MacOSX10   2016-01-01 09:00:00
沒想法嗜好意見是因為有這些會被中小學老師嗆啊w學生閉嘴別動方便老師混完時間就夠了
作者: typesirius (夕桂皁)   2016-01-01 09:05:00
為什麼我遇不到這種教授
作者: h4k (4kkkk)   2016-01-01 09:16:00
國立學店也不少
作者: ceowu (最近好忙~~)   2016-01-01 09:20:00
不會啊,至少有老師因為我們打盃賽得名而加分
作者: sunnybody907 ((′・ω・`) )   2016-01-01 09:27:00
臺灣有這種教育會衰敗不意外
作者: riker729 (riker)   2016-01-01 09:27:00
美國高中生要決定自己人生 台灣到大學還在茫
作者: buichcmu (佚肥不了)   2016-01-01 09:27:00
好文給推
作者: clark2644 (Buddy Lee)   2016-01-01 09:32:00
冷門系分數超高的也有 社區高中的哪考得上 像我只能乖乖考轉學考 還要再考一次
作者: killerken (踢了肯)   2016-01-01 09:33:00
公立大學才這樣 私立把學生當大爺
作者: OGC218 ( = =』)   2016-01-01 09:34:00
老師………你怎麼想不開…要回來
作者: Mercuryben   2016-01-01 09:36:00
整個體系養成就是求速成 材料灌進去壓模壓的好才高分有聲音跟想法才不昰目前教育體系要的 老師跟學生都是大多這樣灌出來的 省時間又省成本 要有額外能力就補習壓模灌出來的人偶 要有自己的想法之類的 這要求太高了
作者: pacachu (阿咧)   2016-01-01 09:41:00
好教授淚推
作者: bab7171   2016-01-01 09:44:00
說浪費時間的教授不會轉行喔
作者: e1205537 (薩科買地殼)   2016-01-01 09:49:00
當然啊 學生教再好 薪水有不會增加 研究重要多了
作者: kaison ( 新階段)   2016-01-01 09:56:00
Push.
作者: shakesper (Wonderful Tonight)   2016-01-01 10:07:00
口試沒準備點心就一定不會過的,別不信邪
作者: Realthugz (樹根)   2016-01-01 10:12:00
有想法的去衝撞體制了剩下的不就乖巧順民嗎
作者: chu3 (天真的致命傷)   2016-01-01 10:14:00
好教授
作者: donation12   2016-01-01 10:18:00
好教授
作者: x650618 (海之子)   2016-01-01 10:20:00
教改大失敗
作者: farmoos (farmoos)   2016-01-01 10:22:00
外國讀大學時 一年級英文課必修。可以選「邏輯」。 學期末報告雖便找題目。主要是看論點提的證據,美麗的話語不重要。
作者: kgis210921 (Mr. Huang)   2016-01-01 10:28:00
批判得太對了,這就是現在的教育
作者: sagakey (秋陽 渡人)   2016-01-01 10:37:00
整個體系就是這樣,你不做研究不發表論文就是等著被解聘
作者: hihjktw (hihjk)   2016-01-01 10:39:00
理工科系大學生還要跑補習班 才能再拼研究所
作者: StockVirtual (史塔克 @模擬股市)   2016-01-01 10:39:00
推推
作者: jaguars33 (要改變的太多了 就變天吧)   2016-01-01 10:40:00
大人能夠了解這篇點出的問題嗎
作者: hihjktw (hihjk)   2016-01-01 10:40:00
選大碩不用選大學.....
作者: cwind07 (恐龍時代)   2016-01-01 10:44:00
噓你心得 就是國立才一堆擺爛教學只拼研究的老師 私立老
作者: michealking (GG了)   2016-01-01 10:45:00
fd大說得很實際,去面試時要掰出你對這個科系多有興去,甚麼鬼都要扯進去,說不一樣的就會沒上
作者: cwind07 (恐龍時代)   2016-01-01 10:46:00
師敢擺爛教學試看看 早被學生投訴學校噹了 還要輔導學生
作者: pinkowa (pinkowa)   2016-01-01 10:53:00
作者: xul327 (CHAGE & ASKA)   2016-01-01 11:13:00
好教授
作者: gestural (沒有紅茶喝的日子~絶望啦)   2016-01-01 11:15:00
教授CCR
作者: qazws456789   2016-01-01 11:24:00
黨國教育所教出的學生再去當老師再影響下一代,看看師範學校的“權威”的老師。對不服從的學生怎麼對待
作者: birdskingla (赤旋)   2016-01-01 11:45:00
作者: ce270651 (zzz)   2016-01-01 11:56:00
推教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