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2訪視員vs.17000病患 如何長照

作者: mkjay00000 (大隻的肥羊)   2015-11-25 23:46:34
1.媒體來源:
2015-11-24 15:15
聯合晚報 記者徐偉真╱台北報導
2.完整新聞標題:
12訪視員vs.17000病患 如何長照
3.完整新聞內文:
日前發生一名患有精神障礙的女子把中風的母親推落水溝後再燒死的悲劇,長期關心、照
顧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說,只要問題不解決,類似的悲劇只是會重
複發生。
金林說,現在給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區服務非常少,「少到連倡導都很難」;2008年開始有
關懷訪視員到府探視,但人力嚴重不足。
他說,台北市各區衛生所才設置一位,共12人,但台北市列案追蹤的患者有1萬7千多人,
且衛政系統規定訪視員一年要服務80位以上的病患,訪視員每個個案關懷平均3到6個月就
要放棄,否則一年看不到80個人,「但精神疾病的照護是長期的,個案狀況都不一樣,要
長期跟病患相處才知道他要什麼,哪是去幾次就能好的」。
至於康復,金林表示,精神疾病患者必須服藥才能讓病情得到控制,但不會痊癒,「就像
高血壓,你可以吃藥控制血壓,但不會從此就回到過去正常血壓」。
此外,金林認為「操作面」也很重要,讓患者「能夠動」,四肢和頭腦才不會快速退化,
因此心生活協會在2004年成立了庇護工場「心朋友的店」。
「心朋友的店」店員多為精神疾病患者,協會希望藉由讓患者動來重拾信心,回歸正常生
活。
「我們的店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人再去醫院報到了。」金林說,店裡一開始只賣茶飲,
常常兵荒馬亂,例如患者無法同時應付多位客人,或是忙碌時店員走動難免碰撞,容易起
爭執,但透過就服員不斷教導,病患也逐漸上手,現在除了賣飲料,還賣餐點。
協會社工師吳姿儀說,有次她到店裡幫忙,一位患者因服用新藥,結果當天腦袋就像電腦
當機無法運作,她一看患者眼神不對,馬上接手他的工作,「就服員都練就一身本事」,
只要患者一有狀況,馬上接手。
本身也是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的金林說,病患最需要的是長期照護,但政府到現在都沒有為
病患專門設計的長期照顧,也沒有專門的單位。
金林說,協會之前倡導希望相關照護規定入法,「其實不是要求一定要入法,只是希望喚
起大家重視這個議題;政府若有心,根本不用入法就會去做了」。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9053/1334501-12%E8%A8%AA%E8%A6%96%E5%93%A1vs.17000%E
7%97%85%E6%82%A3-%E5%A6%82%E4%BD%95%E9%95%B7%E7%85%A7
5.備註:
不只是精障,在身障方面,照服員的人力也嚴重缺乏,究竟長照要走市場制度還是福利制
度都是問題。照服員提供的不只是實質的送餐服務與身體清潔,更重要的,且往往被人忽
略的是與個案的陪伴(這部分很困難)。
一個引導者、支持者、轉念者的角色,讓個案可以走出自己的世界,重新以更正面的態度
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這樣的服務是難以被測量與注意的(難以量化、實證)卻是有效的。
站在社會安全的角度,所謂的倡議、社區化,不只是民眾需要改觀,個案本身也必須有支
持的力量促使改變。才能防止社會事件的增加。
我們對精障的認識有太多的誤會,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
作者: pagenotfound (404 not found)   2015-11-25 23:52:00
KMT執政八年,聯晚裝死?
作者: dnzteeqrq (大隻貓)   2015-11-26 00:12:00
=.=拜託,開放安樂死,年輕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作者: KIWAMI (俺は京都へ行く!)   2015-11-26 00:26:00
不是沒有錢照顧是錢被少數人把持一毛不拔,該開放的不是安樂死是你該上街升級抗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