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北寄貝的八卦?

作者: smallrabit (兔兔)   2015-11-10 11:58:25
幫親戚代po
身為台灣的北寄貝代理商,既然有人問,當然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北寄貝的來源
ホッキガイ(北寄貝)。分布在北海道、加拿大、西伯利亞;
南美洲的祕魯等高緯度寒冷水域,跟象拔蚌算是同科,
可以活到30年以上。而加拿大clearwater的捕撈船是採用「12年」
成熟後的「永續水產撈補法」:將海域劃分為12個區塊,
每年撈補不同區域;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永續水產的概念。
由於日本國內限制捕撈數量的關係,所以日本國內大半也是採用
加拿大或祕魯輸入。因為主要產地在接近北極圈的冰冷海域,
所以在台灣也有另一個名字「北極貝」。
http://www.topseafood.com.tw/sites/default/files/n22.jpg
在冷凍技術還沒有發達以前,台灣當時主要吃的北寄貝是以罐頭為主。
在撈補起來之後製作完成的北寄貝罐頭,一個大概5-600元,
http://img.ruten.com.tw/s1/0/1b/49/21105053094729_541.jpg
裡頭就有2-3隻北寄貝。但是因為經過處理,舌頭比較敏感的人會感覺到
有股白鐵味。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上網google找找看罐頭的價格。
在台灣傳統的南北貨商店也還能找到北寄貝的罐頭。
在現代冷凍技術成熟之後,clearwater採用了「船凍」技術,
將北寄貝撈補上岸的45分鐘之內在船上去殼、海水洗淨、
急速冷凍處理。讓北寄貝本身撈補起來後的鮮甜味道做保留。
也成為現在市面上常看到的北寄貝料理食材。
北寄貝怎麼吃
> http://i.imgur.com/tJA4Wu8.jpg
原po這張照片是直接活切後的壽司,在嘴裡甚至還會跳動的
「北寄貝握壽司」。直接切開的北寄貝是棕色的,經過加熱後,
顏色就會變成粉紅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j0j8X_vlE
這是北寄貝現場切開料理的影片。
可以看到中間那一塊形狀很特別的就是大家常見的北寄貝。
在日本的居酒屋也可以看到大概的價格:
http://www.kichizaimon.jp/?page_id=22
「ホッキ貝の刺身 大1ヶ ¥580」
在台灣除非是直接現場切的握壽司或是北寄貝刺身,
不然最常看到的其實粉紅色的「熟凍」北寄貝。
http://www.topseafood.com.tw/sites/default/files/n30.jpg
因為台灣不容易吃到活的北寄貝,
而在迴轉壽司台上很常看到對切後的握壽司,
還沒有品嚐過北寄貝風味的人可以輕鬆去嘗試看看。
http://imgur.com/K51rgKR
.
.
.
.
.
.
.
.
.
哦對不起貼錯了...是這個XDDD
http://imgur.com/OlWzXr2.jpg
(剛剛那個是北海道北斗市的超詭異北寄貝吉祥物....
這比船梨精還恐怖啊....)
http://www.city.hokuto.hokkaido.jp/modules/shinkansen/content0039.html
北寄貝在台灣酒家菜當中,是跟鮑魚、魚翅同等級的高檔食材。
有機會品嚐過台南餐廳「阿霞飯店」的知名菜色:北寄貝豬肚湯的朋友
就會知道北寄貝在價格上是跟鮑魚、魚翅一樣等級的。
http://www.tainanoutlook.com/node/64
價格參考:南紡夢時代的阿霞飯店分店「錦霞樓」菜單
http://imgur.com/ktXsTVm.jpg
如果有機會自己買到市面上的北寄貝回家料理,建議的吃法除了解凍後
可以做成壽司、手卷外,切片後做成沙拉等等冷盤料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vnW4Tu3kQ
http://imgur.com/3OENkxw.jpg
如果要下鍋炒的話,建議不要直接接觸直火太長的時間。
因為高溫處理時間過長的話,容易導致北寄貝肉質變得過老,
導致口感吃起來像是橡皮一樣。一般會建議在炒完其他食材之後
「最後」再把北寄貝放入,用鍋內的餘熱拌炒約30秒後起鍋。
一來可以保有原來北寄貝的鮮味,二來也不會導致接觸高溫過久而過老,
至於市面上另一種「北寄貝高湯」則是有經過特殊的加熱技術處理
變成可以用作火鍋、湯頭、電鍋蒸蛋等等的料理變化。
http://imgur.com/h9gkfWY.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91/10660718896_742e295280_o.jpg
關於北寄貝的部份,我就先寫到這裡了。
關於有一篇推文提到的:
→ uglyman987: 該不會又是那個日芳什麼的葉佩雯吧 要玩幾次
來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6946715.A.9EE.html
這部份我覺得需要作一點回應:
身為水產業者,我不刻意去提公司的名稱就是希望減低業配文的疑慮。
但是我們希望能做到的是:把辨識的知識透過各種媒介去傳達給大家,
讓消費者對各種產品有認識與基礎的辨識知識後,
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去尋找心目中適合的水產,用自己的方法去享用。
而回歸到一開始的初衷:不同品質的食材,起源都是來自不同的生命。
如何能夠懷抱著感謝的心情去品嚐而不浪費,取決於不同的料理風格與方式。
這也是做食品業相關的人,最希望能夠看到的事情。
你可以跟很多人買不同的水產,而我這裡就提供相關的經驗知識給大家作分享。
如果板主認為這系列文章還是有過多的業配文風格,那麼也請告知。
我會針對日後回文的內容部分再作修正減少大家的疑慮。
當然,既然有人點菜了:下一篇文章也預計會針對「干貝」的部份
去作介紹與分享。
也歡迎大家有任何疑問都能提出,感謝~
(但是請不要再問蟑螂了...上次莫名其妙的讓我變成賣蟑螂的已經很囧了)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03/724470/
作者: derder9 (德)   2015-11-10 12:00:00
北寄貝王!
作者: canfish (能魚)   2015-11-10 12:02:00
蟑螂王!
作者: sanshin (三振)   2015-11-10 12:07:00
推!很有趣的文
作者: a7818239 (肥宅懲罰者)   2015-11-10 12:12:00
北極杯杯是你?
作者: a2768387 (how che)   2015-11-10 12:14:00
水產王
作者: truffaut (Bon Vivant)   2015-11-10 12:18:00
鮑魚王
作者: sm0214 (小林)   2015-11-10 12:18:00
北寄貝系?
作者: wang35 (時代的眼淚)   2015-11-10 12:21:00
蟑螂王賣水產
作者: poolknight (其實是poorknight)   2015-11-10 12:25:00
您北~~~~~~~~~~~~寄貝王!!!!!!!!!!
作者: lexptt (路路)   2015-11-10 12:26:00
海產王
作者: sodome   2015-11-10 12: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