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授:馬習會是控制臺灣的兩道緊箍咒

作者: lovealice (123)   2015-11-06 10:51:23
馬習會前風雲:強勢的中國與進擊的跛鴨
利用馬英九任期僅剩幾個月的時間創造框架來框住台灣,突破美日在東海與南海圍堵,鞏
固集權領導,這是習近平的盤算;奪回中國利益在台灣的獨家代理地位,掌握綠營執政後
的國民黨主導權以保個人身家安全,則是馬英九的利益。兩股利益的合流造就了「馬習會
」。
就像「九二共識」不是出現在1993年的辜汪會談上頭,而是通過國共兩黨事後對於歷史的
重新詮釋一樣,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馬習會後可能會出現一個沒有書面協議,也毋須聯合記
者會背書的「一五共識」。反正就像九二共識一樣,「一五共識」的有無,解釋權是落在
國共兩黨的手中。日後台灣的執政者只要越過這個「一五共識」所設下的紅線,那就會被
套上破壞現狀的帽子,成為麻煩製造者而被送上國際輿論法庭之上。
這個共識的內容是什麼?國台辦在會前記者會上所提的聲明可以窺得一斑。聲明中確認會
面雙方的身分和名義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
排。」這是「九二共識」的加強版,加強的部份在於強調了「一個中國原則」,所以去見
面就等於同意了「一個中國原則」,而且是中國所定義的一個中國原則;而中國也拿到了
所謂「現狀」的定義權:「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和「務實安排」。
什麼是「一個中國原則」?在中國的認定裡,這個原則就是「一中三段論」:「世界上只
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既使親中如
馬英九政府,台灣官方從來沒有附和過這個由中方所提出的一中三段論。但是透過馬英九
和習近平這一次這樣具有高度象徵性和歷史性會面,只要台灣不提出異議,就等於肯認了
這個原則。對於國台辦的主張,馬總統在行前記者會上並沒有強力否認,只是不痛不癢地
提到「不武不獨不統」,等於默認中國的主張。這是加在台灣身上的第一道緊箍咒。
同時,這次馬習會將創造一個台灣中國領導人在第三地見面會談的先例。蔡英文如果當選
的話,那就會面對到蔡習會不會、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場合、用什麼名稱等問題,在這些
議題上中國都掌握了極高的主動權,馬習會等於為了中國創造了一個箝制台灣執政者的槓
桿。馬總統在行前記者會上也證實了,馬習會「要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話的基礎」。
這是馬習會加在台灣身上的第二道緊箍咒。
一樣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馬習會的戰略設想和執行應該都是由習近平和親近幕僚一手包辦
,而台辦系統只是在事務性層次上操作,目的是落實習近平的意志。過去中國對台的戰略
方向是「以商圍政」,透過豢養兩岸政商聯盟來左右台灣。但是這樣的作法引起台灣一般
民眾的強烈反感。去年波瀾壯闊的太陽花學運,以及香港的雨傘運動讓中國領導人直接感
受的港台社會對於此種模式的反彈,逼使習近平必須直面港台社會的反中情緒。
直面台灣的習近平在對台工作上有破有立。之前所傳出習近平斥責台辦「對台工作完全錯
誤」,以及中共中央紀委長時間進駐台辦對前任和現任官員進行弊案審查等,都是習近平
對原有的對台工作破的一面。而推動台灣與中國國家元首在第三地直接見面談話,則是習
政權對台工作立的一面。這標示著習近平捨去了戰略緩衝,站到對台工作的風口浪尖之上
,直接承擔對台工作的成敗。這也是成功將大權集於一身的習近平對自己信心的再一次展
現。
把對台工作拉到這麼高的層次,習近平所著眼的當然不只是對應太陽花運動之後青年覺醒
的台灣,對台工作更是中國突破美日新近逐步完成的圍堵情勢的重要環節,著眼的是宏觀
的戰略佈署。習近平上台,面對的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共產黨不再能夠以經濟成長作為
它的正當性來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種民族主義的號召,就成為習近平與中國人
民新社會契約的內容之一。
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下,習近平拋棄鄧小平傳下「韜光養晦」的主導戰略,改採強勢的「積
極作為」。在這樣的思維下,推出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政策,也在南海積極擴
張。這個向外擴張的姿態引起美日以及周邊國家的戒心,美國以「重返亞洲」來回應中國
的擴張,在亞太地區動作連連,與越南建交、修訂美日安保條約、完成TPP(泛太平洋經
貿夥伴協議)的協議、以及最近派遣導彈驅逐艦巡航南中國海人工島礁12海浬海域,美國
結合日本與部分東協國家圍堵中國的態勢越形清晰。
在面對新圍堵態勢,中國也不甘示弱。除了拿支票換取美國最堅定盟友英國的磕頭之外,
也重啟凍結多時的中日韓三邊會談,習近平也將到越南和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台灣是突
破這個新圍堵的連結中最令中國擔心的一環。眼看著綠營即將取得政權,而台灣也將向美
日更進一步靠攏,習近平反過頭來主導推動馬英九一直想要卻要不到的「馬習會」。中國
充分剝削跛鴨總統馬英九的剩餘價值,利用剩下馬半年左右的任期,透過馬習會設下前述
兩道緊箍咒框限台灣,也為綠營執政做好損害控管。
容我在這裡做個不當的類比,如果說李登輝前總統的兩國論為的是在卸任前設好框架制約
繼任者的行動,那馬習會的效果也是為了在馬卸任前就設計框架限制綠營的行動。
分析馬習會要看虛不看實,雙方會面重點不在實質談成了什麼,會面這個動作的象徵意義
以及所打開的詮釋空間對多方策略互動的影響才是關鍵。
把馬習會當成介入台灣選舉的策略是小看了習近平,不過馬習會的確對國民黨有拉抬選情
的附帶作用。國民黨一再犯錯,有不少中立甚至是淺藍選民轉而支持綠營或拒絕表態。馬
習會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會把選戰焦點從國民黨的錯誤和馬英九的失敗拉到兩岸關係這個國
民黨的強項上頭。
同時馬習會可能也會激起深綠選民的憤怒,而讓蔡英文難以再用「維持現狀」來交代綠營
的兩岸政策。更進一步,對現狀的定義權在馬習會後將落到國共手上,可以想見現狀是什
麼的問題將一直纏繞綠營,甚至到宣誓就職以後很久。這樣的情勢發展有助於國民黨呼喚
藍營選民歸隊,也許這難以影響總統大選的結果,但卻足以改善國民黨立委選舉的選情。
國民黨選情的跌深反彈,以及未來在立院裡的席次,不但是中共繼續影響台灣的著力點,
更是馬英九的政治資產。原本是地方派系隨人顧性命自立自強的選舉格局,有了馬習會的
強心劑,就變成派系欠馬英九的債,是馬英九在卸任總統以後的政治槓桿,也是他面對可
能的司法調查的護身符。
在馬英九和習近平開香檳慶祝這歷史性的會面之時,蔡英文、歐巴馬和安倍卻有如啞巴吃
黃蓮,有苦說不出。
在這樣的困局之中,台灣突圍的力量還是得寄望於公民社會與青年力量。去年的太陽花運
動以肉身阻擋了中國因素透過兩岸政商聯盟來控制台灣;在中國改轅易轍,以更新且更具
威脅性的積極作為直面台灣之際,能夠守護台灣的只有公民社會和青年對民主的堅持以及
對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信仰。
作者:陳明祺
清華大學社會學所副教授,當代中國研究學程召集人。
新聞來源: 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791
作者: lturtsamuel (港都都教授)   2015-11-06 10:52:00
社論掰
作者: tml7415 (演員)   2015-11-06 10:52:00
緊箍咒咧 ... 我看是貞操帶
作者: jsbptt (jsbptt)   2015-11-06 10:53:00
作者: BingLing (壞人請別再靠近我)   2015-11-06 10:55:00
還蠻中肯的 到時又冒出個不存在的一五國共共識
作者: kukuma (專屬天屎)   2015-11-06 10:55:00
不是吧,金小刀才是鴨
作者: heidi0212 (貳壹貳)   2015-11-06 10:55:00
的確....幹你娘馬英九 去你媽的國共兩個垃圾
作者: colchi (柯奇)   2015-11-06 10:57:00
相信遊行就能阻止空軍一號到新加坡,還不如乖乖等大選
作者: leov72   2015-11-06 11:01:00
誰鳥你什麼鬼共識,要2300萬人說的才算
作者: twconsensus (consensus)   2015-11-06 11:07:00
摸奶哥的老師都這樣寫惹 摸奶哥就別再在竹市當馬奶側翼和kmt合作無間惹 快認錯退選 回台北街頭發揮專長!
作者: pipi1983 (放手  N)   2015-11-06 11:09:00
社會、社工系的專長不是幫社會局照顧中下階層的人,專長是搞社會運動,頗嗨以後只要有帶領社會運動的經驗,管你是什麼阿里不達的學校畢業,成績多差,清華社會相關系所都歡迎您來任教
作者: arsian (arsian)   2015-11-06 11:23:00
樓上又不是學店 怎麼腦羞清大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