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35歲科技人要飛往海外創業? 李開復:

作者: CenaC (王葛格加油!!)   2015-10-28 21:34:51
李開復講得正不正確 見仁見智
但是有些不無道理
創業最主要的就是勇敢 或是他所說的膽識
即便在父執輩是如此 我們這一輩也是如此
有膽識不見得會成功 卻是成功的必要武器
現代人要朝向自己夢想邁進時
往往都困在同一個點
就是離開原本崗位 要馬上有另一份收入能夠遞補這個收入
以前年輕人收入本來就貧乏 所以可以義無反顧往前進
如果不成功 最差就是走回頭路
但是現在能夠跨出無收入這一步的人 少之又少
中國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曾經說過
在我們這個世代 先不要想著比爾蓋茲 馬克祖克伯 馬雲...等等人物
那太遙遠了
先從自己環境裡消滅選擇做起
確定方向後專心致志
才比較容易成功
金凱瑞演講時曾經說過
他是個沒有極限的人 願意做任何嘗試
並且分享他父親的故事
他父親以前原本抱持著演員的夢
因為經濟因素 所以選擇比較保守的上班族工作
沒有朝自己夢想前進
但是在金凱瑞12歲時 他老爸被fire了
所以他告訴大家
就連做不喜歡的事也可能失敗 那你不如選擇冒險做你喜愛的事
因此他就朝著演員的夢前進 即便一開始沒什麼收入仍然堅持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
金士傑在高中畢業後 就從屏東跑到台北
當時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苦力
為的就是要不斷地創作 而不是要忙於整天公事
他說 做苦力我可以手上做事 腦袋不斷地想創作
苦力的好處 就是一下班就沒事了
所以 讀書 寫字 創作成為他主要的事
從興趣出發 再苦再累再窮 都不苦不累不窮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
方文山的故事也是異曲同工
方文山不斷地寫詞
做苦力 一休息就
寫了一百份就寄去唱片公司
就是希望只要有一首被看見 他就成功了
之後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
林書豪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放棄原本哈佛大學文憑的優勢 放棄去華爾街就職
走了一條不被看好的路
因為哈佛畢業生 從他以前 只有一位進入NBA
接著選秀失敗 簽了短約又被fire...再簽...瀕臨絕望之際才有了林來瘋
途中嘲笑不斷 到現在酸民也是一堆
重點不是被看見的那一刻
而是他努力的過程 才等到這個機會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余秋雨曾建議年輕人
不要困在自己的圈子
不斷地設定起點 不斷地突破圍城 不斷地提醒自己有一個更精采的生命在後頭
即使年紀很大也是一樣 這樣才有價值
回到原本這篇文
可能大學畢業是一個機會點
如果我們的開始沒有很成功也不要氣餒
馬雲去面試服務業 25人錄取24人就他沒上
大概是長相不討喜吧
說回大市場 不是說一定非得要去中國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大市場再加上了解那個大市場的環境
會比其他想摸索這塊市場的人容易成功
這一點是選擇中國的其中一個原因
舉個例子
中國一個app叫做超級課程表
創辦人叫做余佳文
14歲就賺得第一個100萬RMB
大學的時候做了這個app 並且有一組團隊
經營幾個月後 原本投資者覺得沒希望要抽資
他跟員工說 現在他付不出薪水
未來三個月 半年也可能付不出來
但是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給公司一個機會
半年後一定會讓這家公司起來
後來這個app有更多學生下載
去年八月還得到阿里巴巴投入數千萬人民幣的創投基金
目前為止 全中國超過1000萬人次下載這個app
所以不是中國就不好
它是一個機會 就看你怎麼用它
「除非是混血團隊,否則不少進入中國、美國市場的年輕創業家,
都是已在大市場生活多年的台灣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雅虎創辦人楊致遠、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阿里巴巴蔡崇信
所以李開復所說的 的確有其道理
畢竟他看到創業成功的人 那些等級是站在山頂上的那群
但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能夠有一半的位置
也比現在的人生強的多 對吧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5-10-28 21:53:00
成功只是特例 失敗的人更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