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立大學博士 流浪全台5校教書月入僅31K

作者: OLM (歐買尬得)   2015-10-19 21:08:11
剛剛看到這篇
【周一專欄】王盈勛:即將來臨的大學教職十年寒冬──實現世代正義,誰來做犧牲?
重點節錄:
“以大學教師退休辦法為例,政府研擬中的新制,可領月退俸的年資下限,將由現行的75制,一舉提高為90制(年齡加年資大於75或90)。這也就是說,如新法通過,國立大學教師的月退平均年齡將提高7.5年。晚退7.5年,就是少領7.5年的退休金,以大學教師的平均月薪來說,一個人頭就可為國庫省下數百萬的退休給付,不可謂不是一項重大的財政改革。
但多數的討論似乎都僅止於此──得付出代價的,似乎是那些已經得到大學教職,特別是那些希望早早退休的「既得利益」者。
但若我們進一步分析,無人退休就表示沒有職缺空出來(現在還在擴張中的大學系所已經很少了),這個沒有職缺的空窗期,至少會與新制延後退休的年限一樣長,也就是新制實施後七、八年的時間,才有辦法恢復人口分佈退休的常態。”
原文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85/article/2986
【周一專欄】王盈勛:即將來臨的大學教職十年寒冬──實現世代正義,誰來做犧牲?
作者:王盈勛
社會發展的世代不正義,是台灣近幾年的熱門議題。簡單來說,世代不正義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年長一代或兩代的人,吃太好、過太好、或是污染環境,消費未來、債留子孫。
解決之道,自是要增進稅賦公平、修正傾斜的社會福利分配。一般認為,軍公教優渥的退休條件,是壓垮政府財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軍公教人員,也經常被視為是反改革的保守族群。
不管是世代或階級間,台灣都應該往更公平正義的方向前進,這一點不需要懷疑。但在往這個方向邁進的路途中,哪個世代、哪個族群將受害、得做出最大的犧牲,恐怕就不像表面上看來那樣簡單。
以大學教師退休辦法為例,政府研擬中的新制,可領月退俸的年資下限,將由現行的75制,一舉提高為90制(年齡加年資大於75或90)。這也就是說,如新法通過,國立大學教師的月退平均年齡將提高7.5年。晚退7.5年,就是少領7.5年的退休金,以大學教師的平均月薪來說,一個人頭就可為國庫省下數百萬的退休給付,不可謂不是一項重大的財政改革。
但多數的討論似乎都僅止於此──得付出代價的,似乎是那些已經得到大學教職,特別是那些希望早早退休的「既得利益」者。
但若我們進一步分析,無人退休就表示沒有職缺空出來(現在還在擴張中的大學系所已經很少了),這個沒有職缺的空窗期,至少會與新制延後退休的年限一樣長,也就是新制實施後七、八年的時間,才有辦法恢復人口分佈退休的常態。
另外我們也不要忘記,下個學年度(105學年度)才是少子化浪潮席捲大學教育的「元年」(明年屆齡18歲的大學准新鮮人,將比前一年整整少了五萬人),按照教育部的估計,在未來十年間,大學教職員的人力需求將縮減一萬人左右(年減一千人,如果以教師與職員各半來算,也就是一年以約五百人的速度下滑)。而按照教育部的統計,這差不多已是台灣的大學每年雇用全職大學教師的人數。
我們若把這兩個變數相加,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新制實施,制度面或許更為公平正義了,但未來十年間,可能是幾近沒有大學教職可找的十年。這對無意學術工作的人來說可能不是個問題,但對學院與研究工作有興趣與熱情的新科博士或準博士來說,這卻是一整個世代的失落,他們或將永遠被拒絕於學院之外(博士畢業十年很容易被嫌老了)。如果我們以年齡來推估,要付出這樣代價的,以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有可能,他們不是年齡偏高的人,自然也不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他們將會是得為公平正義的改革付出最大代價的一群人。至於現在的國立大學老師們,表面上看
來他們是被改革的對象,但他們付出的,也不過就是多花幾年時間在學校裡工作而已,談不上什麼重大犧牲。
而這也正是改革的弔詭與艱難之所在──主張改革者,經常不會是改革的受益者,甚至還得做出犧牲,真正從改革中得到好處的,可能已經都是下一個世代的人了(台灣的民主改革,也是類似情況)。
這說來殘酷,但某個族群、某個世代之人,在台灣當下的處境,幾乎已無可避免會是失落的一代。但並非無可避免的是,或許我們可以讓這種失落不再延續下去,那麼失落也就不至於墜落為虛無或荒蕪,至少未來,還有希望。
※ 引述《good900183 (李察·基爾)》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ETTODAY
: 2.完整新聞標題:
: 國立大學博士 流浪全台5校教書月入僅31K
: 3.完整新聞內文:
: 東森新聞記者許舒銘、李佩蓮/台南、台北報導
: 虎年海嘯即將席捲而來,教育部預估,將會有30所大學明年招不到任何學生,到2023年時
: ,會有40所私校退場、8到12所國立大學整併,並且造成1萬名教師失業!為了因應可能的
: 衝擊,不少學校節省開支,專任教職缺越來越少,大多改成兼任。
: 一位政大東亞所博士班畢業的徐文路,7年來只能靠著兼職教職度日,他流浪全台灣五所
: 大學教書,寒暑假還沒有薪水,換算下來,一個月只賺31K,但這還不是最慘的,有兼任
: 老師的月薪,甚至不到8000元,博士高學歷不再是鍍金保證,他們成了少子化危機的受害
: 者!
: 星期二早上9點半,徐文路老師匆匆告別家人,帶著簡單行李出門,這一天是他馬拉松式
: 兼課的開始。45歲的徐教授是政大東亞所博士,因為喜歡做研究,沉浸在歷史領域,但回
: 到現實才發現,自己竟身陷高教悲慘時代,找不到正職,他只能當個兼職,流浪全台教書
: 。他無奈地說:「你沒辦法,你活不下去啊,不然你要怎麼活下去?你要有收入,要有持
: 續的收入。」
: 攤開徐教授一周的兼任生活,每周二他從台南搭4個半小時客運到台北輔大教書,結束後
: 再搭計程車趕到台藝大上課,星期三繼續到交大和新竹教育大學教課,星期四還有台中逢
: 甲大學的課。一周三天,他在五所大學兼課21學分。
: 每天舟車勞頓,只要一個環節有閃失,就會趕不及上課。這樣的生活徐教授已經過了7年
: ,為了老婆和兒子,只能繼續咬牙苦撐。徐文路表示:「為了賺這5萬6我必須,先花1萬4
: (交通住宿),所以事實上真正的收入只有4萬2,然後9個月(寒暑假沒錢)要除以12,
: (月薪)3萬出頭而已。」
: 流浪博士教師問題,說穿了就是省成本,受到少子化衝擊,很多大學為了省錢不聘專職教
: 授改用兼任。因為聘一位專任每月得付6萬月薪,若改聘兼任,時薪735元,一個月也才
: 26460元,比22K多一點就能請到博士老師,大學何樂而不為。
: 同樣在學海漂浮無法靠岸的,還有賴福林教授,任教23年的永達技術學院,去年說倒就倒
: ,讓他瞬間失業,輾轉到屏東大學兼課,他也成了流浪教師。賴福林教授說自己一個星期
: 的收入不到2千元吧,照顧小孩的費用都得請太太多擔待。
: 根據統計,全台灣單純兼職教書的流浪博士就有8千人,只是所學難以致用,造成人才的
: 浪費。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就直言:「你把他(兼職老師)放在一個不穩定狀況裡面,
: 他自己受到傷害,學生的受教權同時也受到傷害,國家的高教品質受到傷害。」
: 博士畢業無法帶來幸福生活,反而是處處省吃儉用,為了家人他們苦撐,只希望教育部和
: 大學能給個合理的工作環境,別讓殘酷現實毀了教學熱情。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19/582496.htm
: 5.備註:
作者: Balders (無限希望 無限未來)   2015-10-19 21:09:00
這講的還是大學喔 國中國小老師還是75制
作者: forrester (none)   2015-10-19 21:10:00
借轉AFTERPHD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5-10-19 21:10:00
生命會找到出路的 皇朝都不怕啦 教授最好會怕啦 改個屁
作者: touurtn (vv)   2015-10-19 21:14:00
大學教師都快逃光了 還在發這種廢文
作者: denix (鏡音リンは俺の嫁)   2015-10-19 21:14:00
專案助理教授表示
作者: alladult (alladult)   2015-10-19 21:19:00
少子化明明還沒到大學,還在國中階段而已,再4年才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