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發明火藥的中國為什麼火器發展慢?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5-10-17 15:41:44
※ 引述《sevenhahaha (喵 喵)》之銘言:
: 先校正一下你的說法
: 中國在萬曆年間 在火器上 完全沒有比明軍落後
^^^^^^^^^^^^^^ ^^^^^^^^^^^^
你在寫三小???
: 在萬曆三大征的朝鮮戰役中
: 中國是有迫擊砲的 日本沒有
日軍不是沒有,只是數量遠少於明軍。
: 所以日本的軍隊在固守城池時吃了大虧
: 日本守城時 中國就用迫擊砲把城池牆的日軍都先殺掉
: 然後再用梯子爬上城池 日本守的城池就這樣失守了
那是因為日軍不擅長防守大陸城市,後來日軍棄守朝鮮原本的城鎮,
改在沿海建築日式的倭城後就能夠和明軍相持了。
: 中國的火槍也比日本的火槍先進
: 中國的火槍有三個槍管 接戰時可以連擊三次
: 日本的火槍只有一個槍管 一次只能發射一發
亂比一通,三眼銃沒有瞄準器具、管身短、擊發方式傳統,
和日軍使用的鐵炮(火繩槍)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武器,
明軍的鳥銃和日本的鐵炮根本沒啥不同。
: 明朝聯軍約十幾萬人 日本也有十萬人
: 最後日本輸掉有幾個原因
: 一 科技比中國落後
與其說落後不如說戰爭環境不一樣,日本根本沒碰過什麼優秀的騎兵,城市也不同,
自然不會發展出明朝那種部隊。
: 二 中朝聯軍熟識朝鮮的地形 日軍不熟
和地形沒啥關係。
: 三 日本的軍隊是跨海打朝鮮 補給成本太高 (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很好的航運能力)
: 打仗打補給 打仗是要大把燒錢的
: 單位時間 日本的補給成本比中朝聯軍高上一大截
: 一但陷入長期戰 日本的損失就變得很驚人
: 最後日本退兵 中朝聯軍完勝
日軍補給困難的主因搞不清楚朝鮮民情,佔領區無法維持就地補給,
才會不得不仰賴跨海運輸。
: 明朝的商業 科技 文化 在那個年代 大多比周邊的國家高上一截
: 最後明朝會輸給後金 是有原因的 但我懶得寫了
: 清朝在打敗明朝之後
: 認為嫡長子繼承制是明朝老是出現智障皇帝的關鍵
: 一個國家 指揮中心的皇帝是個智障
: 那在前線為國打仗的軍隊跟將領就很不幸 (這也算是部份事實)
胡扯,明朝皇帝很多會惡搞但不是智障,喜歡當木匠那位一點也不笨,
反而是崇禎看似聰明卻決策常有問題,根本上是政府國策很早以前就錯了又不願改革,
和晚清根本沒差多少。
: 因此清朝採用選賢不選長制
: 清朝的皇帝先多生十幾個兒子
: 然後派人觀察兒子的成長過程 並不斷出各種任務給各皇子
: 表現最好的兒子 就會得皇位
: 這也造成滿清十三皇朝的皇帝中 沒有智障 沒有能力差的
: 中國在清朝開始 就幾乎半放棄科技研發
: 這有幾個原因
: 一 清朝在他的東亞範圍內 沒有天敵
: 二 高科技的研發很貴 在永不加賦的前題下 撥不出預算
政府的地區控制力那麼低當然沒有錢,清朝根本沒跟上近代化。
: 三 清朝有賢君也有強將 又善用騎兵 因此對外戰爭很少輸 因此沒有精益求精
: 的需求
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中,打大小金川是慘勝,打緬甸是號稱勝利的平手,
打越南是號稱勝利的慘敗,哪有很少輸或沒有勁敵,故步自封倒是真的。
: 四 清朝皇帝不是超能力者 無法預見西方航運會進步的如此之快 在一兩百年之間
: 西方的航運就能繞過半個地球 把軍隊跟彈藥運到中國來打仗
清初和明鄭交鋒時就知道歐洲海軍的略投射能力之強了。
: 五 清朝的敵人 主要是人口過多所產生的農民起義 這些農民流寇動輒幾十萬人
: 因此要消滅流寇 一樣要動員十幾萬人 也因此 高科技量少質精的現代化部隊
: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 太花錢又沒有用途 因此清朝沒有高科技部隊的預算
清中葉的農民起義大規模也就川楚教亂一次,還是晚清以前最後一次大戰,
在那之前清朝的主要敵人並不是民亂。
: 追加八掛
: 慈禧太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愚蠢
她不笨,只是決策的原則以自己為優先。
: 八國聯軍之役時 以慈禧太后規劃出來的戰略理論上應該中國有勝算
: 慈禧太后很清楚這些西方國家是繞過半個地球把量少質精的現代化部隊運到中國
: 這些現代化部隊是有先天上的缺點的
: 一 人少
: 人少就代表這些現代化部隊死一個少一個 而且就算在區域戰役上打贏中國
: 但打贏 也無法佔領大塊的中國土地
: 二 距離太遠 補給困難
: 西方現代化部隊的優勢是槍跟砲 槍要子彈 砲要炸彈 這些都是消耗品
: 用完就沒了 而且數量有限
: 所慈禧太后 就把宗教狂熱的義和團派到前線 用人命把西方部隊的子彈跟砲彈消耗光
: 等西方部隊沒有了子彈跟砲彈
: 這時中國再派出精銳部隊 就可以全殲西方部隊
: 這樣就可以在一場戰爭中 幹掉兩個敵人(義和團一樣是清朝潛在的敵人)
想太多,她和那堆臣子只是希望用義和團逼西方退讓而已,
要不然哪會連使館都打了那麼多天都拿不下來。
: 戰略很正確 但慈禧太后的問題出在她是女人 不能去前線看戰場的實際狀況
: 因此她不知道義和團居然弱到連當砲灰的能力都沒有
: 義和團軍一和西方軍隊交戰 前鋒部隊一被西方部隊殺光
: 後棉的部隊就一哄而散 回家當老百姓去了
老百姓(X) 盜匪暴民(O)
連武衛軍都攻擊的哪是什麼返鄉當百姓。
: 因此西方部隊的補給消耗的很少 一路上碰不到對手 從天津一路散步到北京
: 慈禧太后連動員精銳部隊的時間都沒有 只好全面撤退
哪裡沒有動員,武衛軍的前軍、後軍、左軍、中軍都投入戰鬥且被重創,
只有袁世凱的武衛右軍拒絕發兵,所以後來袁世凱才能夠獨大。
: 撤退的太急 很多寶物來不及帶走
: 這些寶物就出現在西方各大博物管跟大型拍賣會啦~~~~~~
: 慈禧太后這次戰敗撤退的那一天開始
: 清朝的戰力被漢人看破手腳
: 從那一天開始 其實清朝就已經算是滅亡一大半了
被看破手腳哪需要等到八國聯軍,清朝早就被打到不靠漢人撐不了場面了,
從太平天國之亂以後防軍、練軍就多為漢人,
八國聯軍的時候清朝最能打的武衛軍也大部分都是漢人,
八國聯軍的關鍵在於地方分權過大(東南互保),是政治而不是戰力的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