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蔡英文:建構友善年輕人創業環境,失敗

作者: olctw (k.olc.tw)   2015-10-11 23:26:52
※ 引述《DongRaeGu (東拉菇)》之銘言:
: 鼓勵創業的政策方向是很好,但是創業失敗要政府買單這真的太可笑,
: 創業成功老闆賺大錢,創業失敗納稅人買單,
: 成功時創業者盡收好處,即使失敗也有全民分擔其風險,合理?
: 台灣現在的問題根本不是創業環境不好,而是就業環境太差,
: 很多基層工作待遇糟糕、老闆不依法保勞健保、加班沒有加班費、休假工時無視勞基法,
: 更誇張的是南部還有很多低於最低工資的工作,
: 明明好好落實勞動檢查,提高勞動者的福利才是讓多數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核心,
: 怎麼會是拿預算承擔及保護未來老闆的創業風險?
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許多舊有產業已經綁架了整個體系
這些產業過去靠政府的補貼以及相關法規制度的保護而能夠有一時的榮景,只是這些產業
並未將獲得的利益放在創新領域,而是一直擴大產能來取得更高的利益。當產能需求開始
下滑,廠商之間彼此割喉求生存,進而就是剝削產業中的勞工
直接放手讓它們倒?問題並不是這些廠商本身,而是一旦廠商倒閉釋放的勞動力沒辦法有
效配置,整個社會就會產生極大的動盪,這裡談的可能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個家庭,所以
走這一步之前要先想好怎麼安頓這些突然爆增的失業人口。
這裡當然不是說勞動條件糟糕是理所當然,而是勞動條件的爭取靠的是勞工的團結,不應
該期待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站上檯面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因為這種效果一旦改朝換代就功
虧一簣。參與工會、支持工會的行動,這樣的力量才有辦法持續約束著資方與政府機關,
這樣一來無論誰上任都無法撼動勞工的權益。
將資源投入到創新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造就能夠吸納舊有產業勞動力的新產業,有了這樣
的新產業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將舊有產業進行淘汰。這裡的投資不該是盲目的,而是有
策略性的進行,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後執行個五年十年才有辦法回頭看看是否發展符合預
期,當然,因為創新,所以失敗的機率很高,但就看要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沉淪,還是用盡
各種方式找尋出路。
也別擔心這個方向會很花錢,事實上國家每年給舊有產業的各種補貼補助只要撥出幾個百
分比就可以熱鬧的進行,因為新創事業一般不會是資本密集的產業。為什麼要讓這些人無
後顧之憂的去嘗試?因為現有體制早就看不到希望,需要有更多創新的力量能夠投入來為
這個國家找到出路,還是你覺得把希望寄託在公務機關或檯面上那些老屁股比較好?
不過這是比較穩健的想法,由於我們過去幾年過度往中國傾斜,只要中國的泡沫化某一天
突然爆破,也許等不到新產業的形成許多舊有產業就直接被轟炸的體無完膚,如果情況嚴
重些,也許我們會變成勞動力淨輸出的國家,大概就只能當台勞去各國賺賺外幣,直到國
家從經濟風暴後重新站起來。只是卑微的希望即使最糟的情況發生,這個國家的人民還是
不該把權力交給威權時代遺留下來的政治勢力。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15-10-11 23:28: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