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習近平和他的核心集團

作者: CrestiaBell (鎌月鈴乃)   2015-09-30 15:19:43
習近平和他的核心集團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0928/c28advisers/zh-hant/
北京——中國國家主席的政策顧問王滬寧曾於1988年在美國作了一次六個月的旅行,他為
一部400頁的回憶錄帶回來不少筆記。
「美國人在乎實力,」他在美國海軍學院觀看了一場橄欖球賽後寫道。「橄欖球雖然有戰
術,但嚴格地說沒有什麼精緻的戰術,賽的主要是力量。」
他繼續寫道:「這反映了美國人的精神,那就是,在短時間裡靠力量實現一個目標。美國
人在諸如軍事、政治、經濟等許多方面都堅持這種精神。」
習近平正在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白宮周五的一整天里排滿了隆重的儀式和外交活動
,陪同習近平來訪的一小群顧問中就有王滬寧。
現年59歲的王滬寧是共產黨精英層的政治局成員,他曾是上海的一位政治學教授,專門研
究美國社會,給習近平的兩位前任當過顧問。他在做研究的過程中結識了美國的學者和官
員。
然而,那些過去認識王滬寧的人說,他已經變得難以接近,對發給他的對話邀請置之不理
。美國官員發現,開國際論壇時,很難在場外找他隨便聊聊。
美國和其他西方官員說,不僅是王滬寧保持這種冰冷的距離,其他與習近平同行的顧問也
是如此,包括職位相當於白宮幕僚長的栗戰書,以及習近平的首席經濟顧問劉鶴。
這個問題給美國和其他國家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從某種標準來看,習近平的政府是共
產黨統治的66年中最不外露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外國官員曾與中國高級官員或助手說得上話,並相信那些人能代表他
們的領導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基辛格與周恩來曾就中美
和解進行過秘密談判。
而在習近平時代,那些通道已不復存在。
「目前在中美關係上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基本上不了解這些人,」約翰·霍普金
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部主任戴維·M·蘭普頓(David M. Lampton)說。「我覺得
,我們對習近平下面的人中,誰能代表他講話,沒有很好的了解。」
習近平核心集團的成員拒絕與西方官員發展關係的事實,與北京的一個基本信念相符,那
就是認為西方思想和西方影響將削弱共產黨,並將導致「顏色革命」。
「共產黨如果認為自己處在外部和內部力量的包圍之下的話,人的本能反應就是,讓自己
的組織變得更加嚴密,以減少流到外部的信息,」蘭普頓說。「另外,共產黨也有那種從
事秘密陰謀活動的列寧主義背景。」
人們對習近平還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他與同事和顧問、尤其是那些國家部委的技術
官僚們保持着更遠的距離,比其他中國領導人保持的距離都遠,他作決策主要依靠自己的
知識和直覺。當習近平想聽別人的意見時,他更常見的做法是開黨小組會。
習近平是22個「領導小組」中七個的組長,這些小組是在從經濟到網絡安全等一系列事務
上發揮作用的不透明的政策委員會。習近平還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又是一個秘密小
組,其作用是協調針對內外威脅的安全策略,以捍衛共產黨的江山。
「我相信都是習近平主席在做主,」北京的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蘇浩說。「他是最高領導人
,主要的政策只能來自他。其他人只能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他幫助。」
「在習近平身上我們看到一些新東西,」有關中國近代史的《富強》(Wealth and Power)
一書的作者之一魯樂漢(John Delury)說。「頭號人物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從來沒有這麼
大過。」
習近平嚴格堅持其權威地位、不放棄任何權力的做法,可能是他文革期間經歷的結果。魯
樂漢提到那代人時說,「信任是他們所缺少的東西。」
還有人說,習近平從前任胡錦濤的經歷中習得了有關掌權重要性的一課:江澤民退休之後
仍然在幕後操縱權力,令胡錦濤工作起來束手束腳。
「這教會了他不要怎麼做:不要讓人在底下發展勢力,要讓每個人都有點不安穩的感覺,
」克里斯托弗·K·約翰遜(Christopher K. Johnson)說。他曾是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中國問題分析師,現在供職於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因此,習近平政府中沒有戴秉國那樣的角色。戴秉國在胡錦濤執政期間擔任中國外交政策
方面的最高官員,與白宮官員保持着聯繫。這個職位現在由楊潔篪擔任,但權力已被削弱

「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隆(Tom Donilon)和戴秉國之間建立了一條有趣的通道,」前
白宮官員埃文·E·梅代羅斯(Evan S. Medeiros)說。「我們知道戴秉國與胡錦濤有很密
切的個人關係。」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亞洲問題高級顧問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表示,讓她感慨的是,
美國官員在與中國同行打交道時「並不知道這些訊息是否會傳達到習近平那裡」。
了解中國政治內情的人士稱,習近平只信任極少數人。最明顯的一個是中央紀律檢查委員
會書記、67歲的王岐山。習近平雄心勃勃的反腐運動就是由他主持的。王岐山是政治局的
七名常委之一,喜歡看美國電視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從很多方面而言,他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實權更大。
知情人士稱,經濟政策雖然理應由李克強負責,但習近平堅持當最後的拍板人。部分因為
在於,習近平可以向劉鶴諮詢意見。63歲的劉鶴是一位經濟學家,有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
劉鶴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寫過一些文章,稱中國需要轉向消費主導型增長
模式,並擁抱市場的力量。美國官員表示,他在一些會晤中也是這麼說的。
與習近平關係最近的人,也許是65歲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中國官員經常把在地方任
職時結識的官員帶入自己的小圈子。1983年到1985年間,栗戰書在河北省無極縣擔任縣委
書記,而旁邊正定縣的縣委書記就是習近平。
一名知情人士稱,這兩個人當時「意氣相投」,「經常一起喝酒」。兩人的父輩都曾在中
共成立早期為之效力,栗戰書還寫過文章,深情地談到在1949年為共產黨戰死的一名叔父

栗戰書在地方逐步升遷,從西安市委書記、黑龍江省長,當到貴州省委書記。2012年,當
時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令計劃因醜聞下台後,栗戰書接任。當年11月,栗戰書入選中央
政治局。
作為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負責處理習近平的各種事務。但是,他也在政策和外交方面
發揮了核心作用。今年3月,栗戰書為習近平訪俄做準備,在莫斯科會見了俄羅斯總統弗
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通常這種事情是由國務委員來處理的。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將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執行機構放在了辦公廳之下,也就是隸屬栗
戰書管轄。59歲的蔡奇是該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曾在福建和浙江兩省與習近平共事

習近平還會聽取「太子黨」成員的非正式意見;「太子黨」指的是第一代黨內領導人的子
女。其中一人是64歲的解放軍政委劉源上將。劉源是一名前國家主席之子,在習近平的支
持下,他在軍中推動了反腐運動。
「劉源在這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約翰遜說。「他對美國意見很大,而這些意見並
不友好。劉源和習近平的其他一些親信一起在推動『顏色革命』式的思維。」
作者: silent328kn (黑原)   2015-09-30 15:20:00
他國事物
作者: takashi01 (廢文小王子)   2015-09-30 15:20:00
他國事務
作者: vyjssm (散人)   2015-09-30 15:24:00
習近平站不直,身體向右歪,顯然有下半部脊椎,屁股毛病
作者: demonlogy (HammerOfWrath)   2015-09-30 15:55:00
不是說外界不清楚 記者怎麼好像很清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