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1996年 聖母峰山難的八卦?

作者: harkk2001 (大豬頭祝妳幸福)   2015-09-13 12:17:03
: 高銘和 被救出後 手腳指截肢 (還活著 查了一下後來有出書)
: 國外也有生還者 也有出書
: 但是看了網路的內容 把台灣隊寫的相當不堪 甚至鄙視
: 高銘和 1995年攀麥金利山 為攀聖母峰做準備
: 結果遇山難 (9人攻頂 7人下山遇暴風雪 1人死亡)
: 高被救出後高喊 勝利!勝利!我們登頂了~
: 外國人評價這次事件:如果沒即時趕到,台灣隊死的不只一人
: 整體能力不足,遇到山難,不意外
: 結果1996年高銘和去攀聖母峰又是領隊
: 又遇到山難
: 外國人評價這次事件:爬的異常緩慢,拖累大家,還沒誠信沒派人架繩子
: 高對陳的死過於冷漠,人都死了還想攻頂
: 不過這次爭議點有點多 因為大家都缺氧
: 寫書的人可能有些記錯(ex:台灣特殊的爬法)
: 還有可能語言上溝通有出入
: 但總歸 外國人對這兩次事件 非常鄙視高
: 以上算是看了google眾多文章的總整理 有打錯或者有出入的話請見諒
: 因為眾說紛紜 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 請問有台灣登山隊在國際間評價的八卦嗎? 還有1996和1995事件更完整的經歷?
來平衡一下說法
以《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的角度(就是即將上映的聖母峰)
所敘述
1994年高銘和帶領台灣隊伍在阿拉斯加訓練,完全沒有經驗的台灣隊準備登北美最高峰
McKinsey領隊判斷天候錯誤,執意登頂卻沒有考慮到天氣,讓整批隊伍差點死在山上。
結果整個阿拉斯加國家公園出動大批警力和直升機搜救,高銘和領隊被抬下山完全對自己
的判斷感到抱歉還在攝影機面前大喊登頂萬歲萬歲
1996年,還在聖母峰Base Camp。在通過Khumbu Icefall的時候,安排隊員兩兩走在只能
承受一個人重量的梯橋上。
如果一不小心,所有人都會摔下200公尺深的冰縫中。而且橋不是台灣隊伍搭的。按照國
際慣例所有聖母峰的登山路線都是共用。
橋斷了,所有隊伍通通都回不來。
當他們登上Camp 3,六千公尺的高度,其中一個隊員陳玉男沒有穿上登山鞋而走出帳篷摔
下懸崖。
IMAX隊正好路過派人出去搜救,並且呼叫無線電通知領隊高銘和。在運回Base Camp醫療
站後還是不幸喪生。高銘和不但沒有負責搜救,更沒有守在陳玉男身邊。
只淡淡的對IMAX負責搜救的隊伍淡淡的說OK,我們繼續登頂就掛斷無線電。
原本國際登山隊安排且台灣隊伍同意5月11日才是台灣登山隊的登頂日,結果高銘和執意
10日登頂。導致登頂最關鍵的路線塞車。
10日下午,天氣開始轉壞。但是高銘和先生不但沒有察覺天氣的變化還繼續待在聖母峰上
。直到雪巴人見苗頭不對才趕緊催促台灣隊伍下山。
但是因為登山路線的壅塞,導致所有隊伍無法即時疏散。
1996年5月10日,10個人喪生。聖母峰史上最慘的山難。
高銘和還自己出"九死一生"一書表述他的豐功偉業,但是卻忽略那一天有多少人為了救他
而犧牲。
http://www.plurk.com/p/4n7c8h 出處
光華雜誌2007年有篇報導指出 http://goo.gl/3hRFtr 出處
《巔峰》中也有幾處描寫台灣遠征隊經驗不足、實在「不夠格」攀登聖母峰,把高銘和描
繪成野心勃勃、只顧登頂不顧隊友死活的領隊;以及有先見之明的紐西蘭隊,為了避免人
馬雜遝,在接近山頂處狹窄的「希拉瑞台階」造成「大堵塞」,曾在基地營開協調會,錯
開各隊攻頂時間。因為一旦下午2點後登頂,因下撤不及、體力透支,發生山難的風險將
大增。書中還指稱高銘和與會時,同意避開美國隊、紐西蘭隊預定登頂的5月10日,但最
後卻失信食言。
「我根本不知道、也沒有參加過基地營的協調會,更別說同意他們的決議,」高銘和表示
,那位記者說台灣隊經驗不足,他可以不計較,但是書中有很多說法與事實不符,作者從
未向他求證,都是道聽途說而得。他曾去函指出幾個嚴重錯誤,但一直沒有得到具體回應
,令他難以接受。
《巔峰》一書的偏見和錯誤:作者把災難原因之一指向山頂壅塞,但關鍵是,「為什麼會
有那麼多隊伍在山上?」尼泊爾政府多年來規定一條路線、一個季節只能核准一支隊伍,
台灣隊正是那一季、那一條路線取得攀登許可的隊伍,而且早在1993年就取得許可;是尼
泊爾政府後來礙於各國商業遠征隊的龐大壓力與利益,才修改法令而造成山頂「塞車」。
這一點書中為何隻字未提?
我想可以見得電影出來又是一片倒的美國英雄主義,卻忘了真正的原因
作者: winfredx (撿到一隻貓)   2015-09-13 12:19:00
台譯:聖母峰之死
作者: dixieland999 (迪西蘭)   2015-09-13 12:21:00
但是法令畢竟不是現場狀況...要不然也不用開協調會
作者: greenpine (橘子好吃^^)   2015-09-13 12:22:00
法令是死的 人是活的 這樣看下來 這個高的確問題很大看過一些聖母峰登山故事 隊中有死人或受傷就一定折回
作者: dixieland999 (迪西蘭)   2015-09-13 12:23:00
高是主張根本沒被通知有開會,這方面就是各說各話
作者: wellwest (好吃的炸蝦天婦羅)   2015-09-13 12:24:00
看完覺得他根本就戰犯
作者: chris0701 (Quasimodo)   2015-09-13 12:24:00
之前看登山實錄都會計算塞車的時間捏
作者: sunnydragon7 (香腸)   2015-09-13 12:34:00
不然幹嘛開協調會~就是現場有危及狀況發生~
作者: widec (☑30cm)   2015-09-13 12:34:00
《巔峰》無誤,那是1998年的初版書名。高要是認為美國人所述不實 應該要提告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