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獼猴問題怎解決?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5-08-01 01:47:26
我知道大家現在在反課綱很忙
所以對獼猴沒興趣的可以直接跳出謝謝:P
我之前有發了一篇跟獼猴團的心得
吱吱黨發言人林美美在每個團要進入狀況以前都會先給大家上課
我把這些上課內容稍微作成心得,希望有幫你解答到一些問題。
網誌內容請由此:
http://aimify.pixnet.net/blog/post/33543491
不想開網誌我就直接複製重點文字如下:
活動前的開宗明義:
【跟獼猴親密共處,必須經過長期追蹤觀察獼猴、深知獼猴個體個性的
研究人員陪同,才可辦到,一般民眾請勿隨意嘗試】
換句話說,我們不可以隨意的去碰觸獼猴。
在獼猴的社群裡有位階的高低之分,
我們是外來者,是最沒有地位的。
因此,獼猴可以來碰我們,但我們不可以自己去碰牠們,
除非美美發話說這隻獼猴可以,我們才可以。
登山前的五不一要:
1. 不大聲喧嘩(太大聲會造成猴子緊張)
2. 不過度害怕(瞭解獼猴習性就不需要太害怕囉)
3. 不食物外露(有塑膠袋要收好,不然被制約的獼猴聽到袋子的聲音會直接聯想到食物)
4. 不伸手亂摸
5. 不手持棍棒
看到獼猴要蹲下
(人比猴高,猴子會緊張。唯有將自己的高度與牠們平之,才能更親近牠們)
一、舉尾的一定是猴王嗎?
在猴子的社群裡,沒有猴王這回事。
臺灣獼猴是屬於母系社會,領頭的那隻雄猴,
我們可以稱呼牠叫做「里長」而不稱之猴王。
里長有任期制,並且,里長的上任是經由社群中的母猴選舉出來的。
只要母猴們一個不樂意,隨時都會被替換掉。
而舉尾,不論男女老幼都會舉尾巴。像我710參加的團,出生一個月左右的小幼猴從媽媽
身上下來探索環境,尾巴也舉得很漂亮呢!
舉尾的意義,必須從當下的情況搭配著看才能瞭解牠代表的意思。
二、猴子的表情語言
對獼猴來說,「牙齒」與「指甲」是牠們自保的武器。
因此,你若看到猴子嘴巴呈現「一」,代表牠在害怕了。
呈現「O」,則是代表牠生氣想要威嚇你;
若是嘴巴蠕動像咪一樣,叫做「唇動」,是在示好的意思。
所以,去到壽山,如果遇到猴子已經面露凶狠、在跟你預警牠很不爽的時候,
請當作你遇到了小混混或飆車族,不要理牠就沒事了。
一般人比較害怕的是體型較大有犬齒的是雄猴,
但其實比較容易因為護衛嬰猴而咬人是雌猴。
基本上,無論雌雄猴只要你不危害到他們的生命或踩到他們的線,
他們都不會隨便攻擊人類的。
三、猴子的天敵與生存困境
天敵:人、狗、猛禽、蛇
困境:捕獸夾、登山杖/木棍、空氣槍、彈弓、農藥、老鼠藥……
最大的天敵是人。
人不但使用捕獸夾造成猴子斷肢,或使用木杖彈弓將其打傷、
甚至是在食物當中放置毒藥誘食以毒死猴們……QQ
因毒而死的猴子屍體,狗連碰都不碰。(自然死亡的,狗兒會吃掉)
四、理毛
理毛是猴子之間的親屬/結盟行為,
猴子一天當中花最多時間的兩大活動就是找食物與理毛。
換句話說,只有猴子覺得親近的對象,牠才會願意去理毛喔~
五、棲地破碎化造成的生育問題
美美說,全臺的獼猴數量,遠比那些學者估計什麼幾十萬隻差多了。
首先,人為捕捉問題。
跑下山的雄猴被捕捉、節育,雄猴的死亡率本來就較雌猴高,
人類因為雄猴有犬齒較常威嚇人類的關係也較常攻擊雄猴,
以上諸多因素導致性比例失衡。 雄猴就像基因的傳播者一樣,
性比例失衡導致個體與個體間基因多樣性下降。
再來,人類的生活環境把牠們棲地切割
(岡山、觀音山、壽山原猴子們可以相互來往「通孕」),
變成猴子只能在一小塊區域受孕,進而提高了近親懷孕的機率,
生下了有遺傳問題的小猴子(比方白色的眼睛、看不見、行動遲緩),
通常這樣的小猴子,活不過一年。
獼猴一年只生這麼一次,小猴子存活率不高,
意味著猴群無法維持在一定的數量,
只會越來越少,終將走至消失。
簡言之,人為捕捉加上棲地破碎化,
使得兩地的獼猴無法互相交流,讓遺傳漂變的情況加劇。
臺灣獼猴是臺灣的特有種,換句話說,其他地方其他國家是沒有的。
六、餵食的問題
基本上,天然的自然的食物,我們能吃,猴子也都可以吃。
不餵食猴子的態度,出發點是害怕不懂的民眾拿了一堆「化工」、
「添加物」之類的加工品給猴子吃。
我們人吃這些食物都會出問題了,何況是體型比我們小的猴子呢?
現在很多問題都導向「都是因為人餵食猴子才造成獼猴的習性改變」,
美美舉例:「今天有人拿了一塊豬肉給你吃,你難道下一餐會傻傻的
繼續等人送肉上門給你吃嗎?」
我想,大家都不是守株待兔裡那位笨笨的農夫吧。
猴子當然也不例外啦,人類的食物比起純原生的食物,
當然可口多了,但,猴子不會因為吃了人類的食物就忘記了自己原本吃的食物了。
所以,請屏棄掉那些什麼問題都源自餵食的觀念嘿~
另外,猴子跟貓狗一樣,春天也會有換毛的時候,
所以看到牠們身上的毛參差不齊,請不要以為是因為人類餵食的關係,
而是因為牠們正值換毛期喔。
你說,猴子會闖進宿舍或人的屋內亂翻亂撬?
請先跟著我念一遍:「猴以食為天」~
猴子到了繁殖期,會遷徙移動,從這山到那山的。
這時的闖進人居只是剛好「路過」順手進去看一下有沒有食物,
只能說是「本性所致」啊拍。
我們人類剝奪了許多野生動物原先居住的環境,
會被翻箱倒櫃的地方多是猴子生存的地帶,
這些不便,就請人類我們自己想想辦法解決吧。
猴子摘食作物,總吃個幾口就扔下。
人會覺得猴子很浪費很可惡,殊不知,這是有道理的。
猴子是種子傳播者。他吃剩的食物留在地上,
就會有其他小於牠的動物昆蟲吃掉,而剩下的種子,
機會得宜就會長大。這就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道理。
只是,不懂的人,會對猴子跳腳,甚至設陷阱捕殺猴子。
直到,有農民想出辦法,留個幾棵果樹作物讓猴子摘得高興,
而其他作物得以不被猴子摧殘,皆大歡喜。
七、搶食的問題
住在壽山的人最討厭的就是莫名被猴子搶食物,
因此,美美一直宣導如果看到猴子出沒,
請一定要把身邊的食物以及塑膠袋收好。
猴子在以往被人類制約成,聽到看到塑膠袋直接聯想到食物。
如果想減少因猴子搶食造成的人猴衝突,
請務必在這個猴子會出沒的環境當中把自己的食物或者塑膠袋收好。
八、人猴共通疾病?
最近媒體有個新寵:皰疹B病毒。
關於這部份,美美也是不堪其擾,看看她怎麼看待這個b病毒:
何謂「血清抗體呈陽性」?
意指獼猴個體感染此病毒,但是體內已產生抗體不會發病及傳染。
早在2006年出版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中就已寫道:
「亞洲地區的日本獼猴、台灣獼猴等獼猴屬的舊世界猴有半數抗體陽性。」。
那麼,另外半數沒有抗體的獼猴在什麼狀況下才會發病呢?
不管是野生或是被監禁的獼猴都有高病毒感染率,
但大多本身並不發病,病毒潛伏在三叉神經節或感覺神經節,
在壓力下才會活化釋出病毒(感染控制雜誌,第15卷,第4期)。
B病毒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感染途徑主要是被猴子咬傷或抓傷造成,或經由接觸到體液所感染。
而自1932年至今,全球約有45例人類感染B病毒的病例,
大多集中在歐美,且都是實驗人員或飼育員。
因為猿猴的病毒如同人類的疱疹病毒一樣潛伏著,
只在巨大壓力下或免疫力變差下才會活化,
而就算被帶有病毒的體液接觸後,並非一定就會感染發病
(感染控制雜誌,第15卷,第4期)。
(1)近50%的獼猴有陽性抗體→不會發病傳染。
(2)另50%無陽性抗體的獼猴→巨大壓力、免疫力下降才會發病傳染
→接觸到帶原病毒的體液而感染機率偏低。
(3)在捕捉獼猴檢驗的過程中所造成的壓力窘迫極可能讓發病的機率提高。
※延伸閱讀中的第二篇,將疱疹B病毒病毒的起源、感染途徑、
處理措施描述的相當詳細,大家不仿參考一下。
延伸閱讀:
【台灣謎猴-人猴共通傳染病】
http://meimeilin126.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30.html?m=1
【猴庖疹病毒(Cercopithecine herpesvirus 1)感染症】
https://www.nics.org.tw/old_nics/magazine/15/04/15-4-7.htm
最後,有關人猴衝突,美美也特地寫了一篇文章:
【台灣謎猴-人猴衝突知多少?】
http://meimeilin126.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72.html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忙到有需要的大家。
最後的最後,反課綱的學生與集結的大家,請一定要平安!!
※ 引述《logitech2004 (ddd)》之銘言:
: 台灣獼猴屬三級保育動物,不能抓、不能殺,缺乏天敵近年數量暴增,全國各地「猴災」
: 頻傳,農民卻只能敲鑼打鼓放鞭炮,眼睜睜看多年心血任猴肆虐
: 台灣獼猴數量究竟有多少?根據10年前的學術研究統計推算,學者認為可能已經有60萬隻
: 之多,猴群橫行全台四處為害,有些地方,更出現「猴比人多」的畸形現象。
: 台灣獼猴受法令保護,民眾不得任意傷害或捕捉,違者觸法還可能會吃上官司,一些猴害
: 嚴重地方的居民只能消極地敲鑼打鼓、放鞭炮,像土人一樣嚇唬猴群,可是猴子學習能力
: 強,一次、兩次慢慢知道人類的極限後,反更膽大妄為、侵門踏戶
: 台灣這個問題存在已久,有沒有掛要如何處置?是否要顧慮生態平衡,該撲殺的時候就要
: 狠下心來?
作者: xcvfds1111 (常山趙紙龍)   2015-08-01 01:52:00
您吱吱系?
作者: Entropy1988 (有意志的物質)   2015-08-01 02:00:00
留幾顆果樹讓猴子摘 猴子就會放過其他作物?我非常懷疑。前面已經敘述過那種咬一口就丟掉的行為可見要讓猴子因為少數幾顆樹就滿足、就停止採食行為是不可能的。而以猴子的心智來看,他們應該是會積極探索環境的動物,知道有其他作物的存在而不去動,根本違反牠們的心性。除非那些地方有很恐怖的東西逼得牠們不敢靠近。
作者: masabass2 (阿糊)   2015-08-01 02:09:00
你認真的?
作者: brad850402   2015-08-01 02:5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