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申請 MIT 大學部的可能性?

作者: MartianIT (Martian Institute Tech)   2015-07-23 09:04:03
※ 引述《jasontang (Yankee Hotel Foxtrot)》之銘言:
: ※ 引述《rssh0106 ()》之銘言:
: : 我無法理解去國外讀大學的目標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 先不說大學四年的學術訓練造成的差異
: MIT大學部文憑可以讓你擁有很多的可能性
: 最起碼申請學校時跟台大學生相比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 像是MD或某些幾乎不收國際學生的科系 台灣學生就算再優秀也很難跟他們競爭
: 更別說找工作或創業的優勢了
: 學校給你的資源跟台大相比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
: 至於訓練上的差異
: 每堂課的內容跟作業都比台大重上不少倍
: 我第一個學期每週都要花三四十小時念書寫作業了 大學部只有更操
: 再加上走在世界前端的那種整體氣氛
: 大學是人格跟自信養成的重要階段 我不覺得這些沒有意義
這個小弟可以證實
以前TA大學部一個禮拜三小時的實驗課 大概抓九個小時預習寫報告準備quits
: : 我目前看過有這樣做過的例子 最後都還是繼續往上讀碩班或博士斑
: : 當然最主要是視科系而定 向你提到的CS 大概都會往上讀到碩班
: MIT大學部CS直接工作或創業的很多
沒錯
MIT 大學部CS畢業就找到 GOOG AAPL FB GS等公司的工作 幹嘛還唸研究所?
: : 然後就直接去矽谷工作
: : 至於其他理工科系的話 想要有比較好位置的工作
: : 比如RD單位 不是管設備 幾乎都還是往上讀到博班
: :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讓大家覺得你有國外學歷很強大
: 是指回台灣跟別人比嗎?
: 會這樣想的應該不多吧 大家圖的不就是更多的機會嗎
: 台灣的高中生大學生很優秀
: 相信大家都遇過很多厲害的人 他們真的都很棒
: 但同樣的資質 在台灣唸大學你得到的機會就是比別人少 不覺得不甘心嗎
: 台灣已經被上一代搞成這樣了 年輕人為何還要鬥年輕人
: : MIT博班文憑 肯定是海放MIT大學部
: 雖然我還沒拿到文憑 但我真的不這樣認為
: 身邊很多國際學生應該也都願意用MIT博班換MIT大學部
這是事實
要是能把這張PhD換成BS 小弟也願意
小弟前後期有位合太醬料畢業後來MIT唸博班的學長 也是這麼想
: 你博班生大家還是把你當外國人 大學部就不一樣了
: 台大大學畢業 你要加上運氣才能上好學校 因為給國際學生(非美國大學畢業)名額就是

: 有些老師甚至擺明不信任亞洲學歷 直接就是不收
: MIT大學畢業 你就不會被當國際學生了 想去哪個學校只要你努力都沒問題
: 在國外找工作時更明顯 就連歐洲都看重MIT
: : 即便我企業要用人 用大學部是一件很奇怪的是
: : 大學部的實戰訓練幾乎是沒有(本人工科非CS 過去的觀察)
: : 當然有些科系本來研究所就不興盛 比如藝術設計類
: : 那就另當別論
: : 但以工科領域 讀大學部是一件頗奇怪的事情
這是台灣學生和企業主的普遍態度吧
至少以 美國IT/CS相關產業 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很常見 當然起薪比碩班畢業的低 但升遷
未比慢 先入職場兩年後可能跟碩班剛就業差不多
加上機會成本 還很難說誰好誰差呢
: 為什麼?
: : 除非是從小就有公民身份學費減免 不然光是八個學期的學費就把你整個財力扒光
: : 至於大學部有沒有long-term獎學金? 我是幾乎沒看過
: MIT有need-based的補助 就算是國際學生也一樣
: : 這樣做的cp值幾乎超低
: 說真的 如果你身為國際學生拿到MIT大學部錄取 錢應該不會是要你自己出
: : 博班至少老闆會養 申請fellowship的機會也很多
: 除非是系上的 不然博班國際學生能申請的外面fellowship不多吧
: : 參考看看
作者: yr (Sooner Born Sooner Bred)   2015-07-23 09:10:00
quits? 你想說的是 quiz 吧
作者: a5512090 (KIWI)   2015-07-23 09:12:00
猛人!!你MS應該也很猛吧!還是也是MIT??
作者: MartianIT (Martian Institute Tech)   2015-07-23 09:53:00
對吼 不過小弟當年GRE verbal不到 400 真的是上帝保祐上的 不過那位合太醬料學長據說V只有350 更猛 但頗呵 X
作者: mengertsai (發酵系肥宅)   2015-07-23 09:54:00
登入次數 180 有效文章 1…… 真意外
作者: MartianIT (Martian Institute Tech)   2015-07-23 10:05:00
該說唸Program (數字) Building (數字)的課業太重嗎? 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