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被日本人當成穢多(賤民)還是一堆媚日

作者: cjol (勤樸)   2015-07-10 15:34:07
※ 引述《Abalamindo (公館手槍營營長)》之銘言:
: 八卦是 KMT要馬是絕口不提日本人的功勞
: 要馬就是搶來說是自己的
: 例子實在多得不勝枚舉 推文說到台灣在日治時期就有百貨公司
: (1932年林百貨開幕)
: 這間百貨公司還有電梯咧! 他媽的多屌啊
: 其他例子就挑幾個來說好了
: 像是鐵路建設 日本在台灣鋪了幾乎環島的鐵路
: 光是400多公里貫穿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就是莫大的功勞
: 結果KMT只會告訴你:KMT好棒棒在十大建設蓋了30公里的北迴鐵路
: 而且這他媽的還是1979年才蓋好
: 日治1895到1908就蓋完縱貫鐵路了啦幹
: 再來說到東部 日本比起中國人(當時是清朝)重視台灣東部得多
: 不但中橫公路在日治時期就開通(理蕃公路)
: 日本更在取得台灣不過幾年內就畫出詳盡的東部地圖
: 大家可以去Google清朝與日治時期的台灣地圖差異
: 東部要不是沒畫(把台灣畫成像智利一樣細長 中央山派東邊就是海)
: 要不就是隨便畫成圓圓的交差
: 足見日本想要治理台灣的決心與清朝截然不同
: 日本當時甚至連玉山標高也測了出來(當時測3950)
: 真的要細數日本人與中國人(清、KMT)的不同可能要打上百頁
: 有點懶得打 就直接說為什麼日本人跟KMT治理台灣有這麼大的不同好了
: 上面有提到鋪設鐵路所花的時間差很多
: 從類似的「時間」角度切入最能明顯看出問題在哪裡
: 日本人取得台灣後 立刻著手進行各項地形、人文勘查
: 安排詳盡的衛生下水道、鐵路、教育計畫 當然同時還要鎮壓抗日勢力
: 這就是因為日本人把台灣看能擴張帝國勢力的跳板 或者可以說南進的基地
: 所有的建設都幾乎比照「自己的國土」一般愛護 因此效率驚人
: 但是KMT被打爆逃來台灣 卻是把台灣看作「暫時的居所」
: 總有一天要反攻大陸、奪回中國的主控權
: 當然無心治理台灣的各項建設 惟有等到反攻無望 才開始搞十大建設騙騙人民
: 要大家放下228 莫忘KMT的建設
: 日本和KMT來台都不把台灣人當人看
: 但是台灣人又不是沒眼睛 也是會反觀這兩個統治者的不同
: 比較一下日本和KMT在台灣建設了什麼
: 加上時間表更會顯現絕望的雲泥之差(維基的時間表很爛 啥都沒寫)
: 大家有空去翻翻日治時期的照片 找找以下2大重點
: 第1:「原來日本時期就有XXX」
: 可以看到KMT多麼不願告訴台灣人
: 日本下了多少功勞 把台灣建設得多進步
: 第2:「日本時期有XXX為什麼現在沒有?」
: 我舉台北的「明治橋」為例
: 大家可以看看這篇網誌的照片有多漂亮
: http://whclive.blogspot.tw/2008/01/meiji-bridge.html
: 不好意思 KMT來台說要改名「中山橋」
: 之後還被馬英九拆了
: 此外 台灣許多城市有路面軌道也被KMT拆了
: 就是因為KMT把這些歷史全部破壞 台灣的城市才變得這麼沒有「脈絡」
: 說歷史不重要的人
: 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
: 不知道自己生長的土地從何而來
: 台灣人自己對台灣的脈絡都不清不楚
: 又怎麼能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呢?
: 到處都是鋼筋水泥鐵皮建築 觀光客是要看三小?
: 也難怪台灣的觀光業會如此低迷 只能靠著炒短線撈錢
: 扯得有點遠了
: 先到此為止
MdnCNhistory版打臉過了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302269877.A.E8F.html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302707734.A.00C.html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303718028.A.4B0.html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303753601.A.39F.html
節錄一篇: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303718028.A.4B0.html
: : 這種講法根本忽視殖民統治的本質。
: : 台灣在1940年代的人均耗電量中國大陸一直到1970年代才趕上,不過很不幸的是
: : ,以燈泡的擁有比例而言,在台日人平均一百人就有百三十顆,台灣人每百人只有十
: : 顆;請問這台灣的耗電量再大又和台灣人有甚麼干係了?如果日本沒有戰敗,日本人
: : 帶來的發電機組還輪得到清國奴享受嗎?
: 不知道數字從來而來? 可否賜教一下。
: 我個人看法是,台灣人那麼多,而日本人日治時期,在臺灣人口中是佔極少數的,而且又
: 幾乎多居住在城市中,經濟條件也比台灣人好。一算下來,燈泡擁有比例比台灣人多,一
: 點也不意外阿。
: 就算是那時代的中國好了,在都沒被殖民的情況下,同樣是中國人,各地的燈炮擁有比例
: 也是天差地遠的。拿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比好了,相信住在台北的外省朋友,燈泡擁有比例
: 也比台灣、外省鄉下人還多。
1936年在台日本人也有38萬,佔了全台百分之五的人口,可不是什麼極少數,卻
能擁有全台四十趴的電燈呢。順便修正一下,正確數據是每百名日人有電燈143.1個,
每百名台人10.8個,見戚嘉林《台灣史》16章5節。戰時在台灣文壇呼風喚雨、現在毀
譽參半、出生於台灣的日人西川滿,回到自己國內後很驚訝的發現原來日本人也有做
工人、農民、苦力的,教他大吃一驚,蓋這些粗重工作在台灣是輪不到日本人的。百
分之五的人口所產生的何不食肉糜至此種程度的天龍日本人,豈是200萬國民黨沒見過
水龍頭的叫化子軍隊、一堆吃不飽餓不死軍公教人員和其中一丁點雖然吃香喝辣卻也
多有歷練的外省權貴可比。
: 此外耗電量再大跟臺灣人沒關係嗎? 這樣講似乎有點太偏頗了,但如果是用電的機會比日
: 本人少很多,那倒是事實。
: :   再拿農業的發展來講好了,日本人是投注了許多資金興建嘉南大圳等灌溉工程,
: : 並且引進施肥後產量更高的蓬萊米取代在來米,使得1930年代的米產量提升至以往的
: : 兩倍有餘。不過在一次很不幸的是,種稻種更多的台灣人人均米食攝取量反而比以前
: : 少了,只有過去的八成。
: 不幸?
: 說實在的,八成也不能算是降很多阿,一個人食量有限,難道要增加到兩倍?
: 此外,你必須看攝取食物的類別是不是增加了才影響到米食的攝取量變化。像徐慶鐘的台
: 灣農業生產計畫之研討一文指出,戰後人均米食攝取量比日治時期還要多,可初期肉類、
: 蔬菜、水果、海鮮的攝取量,卻是不及的。
: 像動物性蛋白質(有人說這是比較好的蛋白質)的攝取量,1954~1955年,才追上日治1935~
: 39年的水準。
下表見戚嘉林《台灣史》16章3節。
年期 總產量輸日百分比 平均每人消費量(公斤)
米/指數 甘藷/指數
1911-15 16.9% 156.6/100 217.5/100
1916-20 18.6% 150.2/95.5 221.5/101.8
1921-25 26.4% 146.6/93.6 252.6/116.2
1926-30 35.0% 139.4/89 276.6/127.2
1931-35 45.7% 131.6/84 291.2/133.9
1936-38 50.5% 120.4/76.9 300.2/138.4
1639-40 40.3% 121.5/77.6 232/106.7
台灣人有辦法和現在一樣大魚大肉吧。很明顯的甘藷替代米食的量可多了。在熱量來
源絕大部分來自於鼓物雜糧的狀況下其他類型食物的增減根本無關緊要。
: : 糖業就更不用講了,太多人講過了。
: : 再拿教育來說好了,1905年在台日人的學齡兒童入學率就已經超過了九成,可是
: : 中日戰爭爆發前的1930年代中台灣人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還只有四成,到1942年才進展
: : 到七成。不好意思欸,雖然您下文提到台灣的教育經費比中國大陸多了不知多少倍,
: : 但是就是這個戰時拮据的要命的中國也想辦法把學齡兒童入學率從抗戰前的四成拉到
: : 抗戰時期的七成。台灣的教育經費到底都拿去教育誰了?
: 用學齡兒童入學率來反駁我,其實滿弱的。我知道你表達教育上的差別待遇問題,但我
: 也說過日本治理台灣本來就是植民統治阿。
: 入學率是個指標沒錯,但是入學率的話,緬甸現在也有98%,但他的教育經費有
: 多少?
: 這樣講你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所以台灣教育除了醫生之外還出了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呢?差別待遇不是只有歧視
問題而已,而是在根本上杜絕社會流動的可能。都不准台灣人居高位了,教育經費再
多有個鳥用,教育出一堆農奴工奴很榮幸嗎。台灣人不是喜歡抱怨戰後的高階職位不
是外省人就是留用日本人占據著,科科那不就是日本殖民的成果嗎。瞧瞧樓上那位日
籍天龍人回國後所受到的文化震撼,不意外。
: 另外,以1935年為例,吳文星研究,臺灣人入學率是41%,但同時期,中國也就是43%多阿
: !!
: 你說1942年是七成,你怎麼不提1945年已快到90%了呢?
那種統治末期急就章的數據有什麼代表性。維基(http://tinyurl.com/33vq3q)的
數據:
年代 1904 1909 1914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4
台籍 3.8% 5.5% 9.1% 25.1% 27.2% 33.1% 41.5% 57.6% 71.3%
日籍 67.7% 90.9% 94.1% 98.0% 98.3% 98.8% 99.3% 99.6% 99.6%
戚嘉林的數據是1942年台人入學率有6成5,1943年達7成。不管是哪個數據來源,
1945年9成的入學率都是從一兩年前的7成成長起來的,這種數字爆增法有幾分可性呢
科科。如果說教育經費可以反映教學品質上的落差,那我看這裡的數字膨脹反映的也
是被灌水的事實。
: : 今天有些人動輒拿日本時代的建設說嘴還搞甚麼知恩圖報的歪論,他們的祖輩要
: : 知道一定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說不認這後輩。殖民統治的本質就是剝削歧視語差別待
: : 遇,這種統治哪裡輪得到被殖民者用「認真」去評價?
: 也沒啥說嘴,有些人會覺得看不下去,是因為以前太少人接觸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了,
: 跟國民黨歷史教育有所差距罷了。
: 知恩圖報,像講這種話的我也認為太超過太誇張,本質是剝削、歧視,這不是植民之下很
: 正常的事嗎?
科科,被剝削被歧視卻毫無反應就只是個╳╳,這反應才耐人尋味呢;再對照下
面「假如還是日本統治」的論調,科科。台籍日本兵當中大有滿口日本軍歌滿身日本
軍裝熟諳日語自認皇民甚至被當做戰犯為皇軍「犧牲」者,可是當今日本政府對於他
們所要求的戰爭賠償是怎麼個回應呢?這些台籍日本兵是因為「國民黨歷史教育」以
及「接觸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太少而去要求賠償的嗎?
不好意思,不公不義不是教育出來的「歷史」,是真正發生在那一代人身上的「
歷史」。「假如還是日本統治台灣就會怎麼怎麼」的論述法,是出於真實的歷史經驗
還是某些意識型態的歷史教育呢,科科。
: 為何要認真評價日治臺灣史,我想你去問那些臺灣史學者比較好,我的本行也不是臺灣史
: 我能理解你對一些台獨者亂七八糟史觀的憤慨,但情緒化的字眼,我就不認真評論了。
: : 日本人統治台灣五十年台灣人的人均GDP才不過翻了兩倍,國民黨統治台灣多個十
: : 來年卻翻了近20倍,戰後的日本本土最多也不過是翻出這樣的倍數,請問這國民黨行
: : 也不行?
: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同步成長的問題,當然,很簡單啦。
: 那十年,剛好吃美援吃很飽耶。
: 我就說了,末期的時候,已是日本的2/3。
: 如果還是日本統治,用這種標準,現在應是多少?翻多少倍?
: 拉長看不是才比較準嗎?
科,同樣是同步成長,怎麼不是比照日本時代末期其他列強的殖民地呢,有些人
均GDP還比台灣高呢,恐怕還更有可比性科科。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5-07-10 15:36:00
你列舉殖民地潮強 不就證明了KMT潮廢
作者: shinshong ( )   2015-07-10 15:38:00
要戰還會引數據,不錯
作者: skliveman   2015-07-10 15:40:00
不好意思 光是一間北師範出的人物一隻手就數不完
作者: hikaru77613 (我愛出世魚)   2015-07-10 15:41:00
不用爭的面紅耳赤,讓歷史歸歷史,台灣,獨立吧~
作者: grandwar   2015-07-10 15:41:00
台灣史看戚嘉林的 那有啥好說呢?
作者: balakuo (...)   2015-07-10 15:41:00
KMT到底有多廢阿?
作者: shinshong ( )   2015-07-10 15:42:00
原來是戚嘉林的數據喔? 那不用看了啦中國統一聯盟文宣部部長
作者: nautasechs (Nomen mihi est Mark)   2015-07-10 15:43:00
你這篇會被無視
作者: loki94y (阿甘)   2015-07-10 16:15:00
隨便查一下七+0就知道是什麼人 噁心至極
作者: jiashyan (舞盡楊柳樓心月)   2015-07-10 16:15:00
怎會引用戚嘉林的數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