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墳園坍塌 清名將劉永福墓被盜

作者: ThunderLion ( )   2015-06-22 15:54:33
※ 引述《sizumaru (藏書界竹野內豐)》之銘言:
: 我看到劉永福陵墓被盜的消息,倒還不覺惋惜,
: 人死如燈滅,死了之後什麼遺骨墳墓就算給他鑲金還是五星級待遇都是假的。
: 我惋惜的是許多鄉民的推文,顯示出台灣人對歷史的一知半解,或者說對道德要求過高。
: (ex:劉永福喔?我知道啊~幹龜仔囝~打到一半溜走的中離狗嘛~~)
: 昨天我回過一篇文,恰好也提到劉永福,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34868025.A.7A7.html
: 『1897年,一本奇書《說倭傳》(後改名《中東大戰演義》)在中國出版了,
: 這是由晚清作家洪興全所撰,一本共三十三回的章回體演義小說,
: 以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為背景,創作出一幕又一幕臺民奮起抵抗的故事。
: 故事後半,由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獨挑大樑,率領臺民英勇抗日,
: 連他女兒劉大小姐也是巾幗英雄。黑旗軍神威到處,日軍無不喪膽,有詩為證:
: 「黑旗士兵素威揚,殺敵堪誇膂力剛;笑煞倭人真膽怯,至今猶怕到臺疆。」
: 雖然這段紀錄看起來像是發生在平行世界,
: 不過,小說嘛,這樣寫才有人看。
: 而這本《中東大戰演義》也成為除了「征服者」、「被殖民者」之外,
: 從「第三者」筆下,想像建構出來的「抗日史」。』
: https://goo.gl/N05N9T
: 劉永福在清國兩岸(台島與大陸)評價都不算差,
: 在清末的大清國,甚至還有這種《中東大戰演義》把劉永福神化了的暢銷小說。
: 劉永福恐怕只有在一知半解道德魔人的鄉民推文裡評價最差。
: 我們先搞清楚,日軍來台時,劉永福為什麼會在台灣帶兵抵抗日本?
: 他是台灣人?不是。他是廣東欽州人(今劃分入廣西)。
: 他對台灣有一份特別的情感?不是,他一生都在大陸成長。
: 他被大清國派來台灣抗日?不完全是。乙未割台戰役,其實在公在私,已經沒他的事了。
: 我們從頭講起。劉永福本是清朝名將,歷史課本清末被列強霸淩的課文中,
: 極少數和國外打還打勝仗的清法戰爭,就是劉永福領導的。
: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怕波及台灣,派劉永福來台駐守。
: 甲午戰爭結束,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理論上來講駐台清國軍民都該回國了,
: 好比說當時在台東當官的胡鐵花
: (不是楚留香好朋友,是胡適「老子都不老子了」的老子),
: 接到內渡命令時日軍早就登陸了(格老子的!早知道就不要用撥接,訊息傳這麼慢!)
: 還先寫好遺書才走。
: 唐景崧時任台灣巡撫,晚了一步跑走,
: 台灣人包圍他說,唐大人,您是台島的最高領導者,
: 我們現在要成立個國家來對抗日本了,麻煩你繼續當這個統帥。
: 因此被台灣人硬留下來當起台灣民主國總統。
: 而劉永福呢?於情於理台灣島要割讓還是割包皮都不關他的事,
: 但他偏偏還是留下來一起抗日了。
: 台灣民主國成立五天,日軍登陸,6月4日,日軍還在基隆,
: 唐景崧就捲款而逃,是時距離他就職不過十日,因此被稱做「十日總統」。
: 唐景崧走後臺北城亂成一團,擁有武器而群龍無首的清軍趁火打劫,
: 因此臺北仕紳決定開城投降,請日軍平息內亂。
: 如果你能想像當時的情況,用人性的觀點去模擬,就知道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 無力抵抗外侮頂多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來一決死戰,
: 偏偏除了外敵,內亂還不斷的時候,是你是我,都會選擇這條路。
: 唐景崧跑了,丘逢甲寫了很多詩文,鍵盤抗日一下之後也跑了,
: 最後只剩下待在南部的劉永福這傻子,居然還沒跑。
: 前陣子有一批黑旗軍內部公文在日本流出,
: 印象沒記錯的話六張公文大約16萬新台幣成交,
: 我本來想買的,但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
: 後來前陣子好像有一批黑旗軍公文有收藏家賣給台博館,不知是不是同一批。
: (這批公文賣入台博館還有登上報紙頭版,與我的藏書一起。https://goo.gl/6f4jSQ )
: 講真的,黑旗軍在台灣抗日,真的是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 看那些公文,我只想對他們說:「辛苦了!」
: 劉永福最後苦撐到日軍包圍台南,
: 他也曾經寫信給日軍投降,說出內心話:「欲想抗戰唯有台灣人耳。」
: 這句話看起來是有點刺眼,但這是實情,他與黑旗軍並非在台灣出生長大,
: 有何道理要為台灣島陪葬?
: 然而日軍拒絕了他的投降,劉永福在此萬不得已才考慮到逃亡這一步。
: 由於他已被日軍列為頭號戰犯,只好易容為三寶老婦才能避開耳目搭船逃脫。
: 據說這也是台灣俗話形容逃跑叫做「阿婆仔閬港」的由來。
: 但老實說,我個人對於劉永福的評價,只有四個字,「仁至義盡」,
: 你做得夠了,台灣人感謝你,台灣人的命運,最終畢竟只能自己面對。
: 劉大將軍一走,台南城自然也亂成一團,
: 於是外國傳教士巴克禮代表台南仕紳,投降請日軍進城。
: 這一點,我們無法苛責。
: 除了在台的清軍,台灣民間也有不少人參與抗日,
: 俗話說越窮的人越不怕死,這些抗日者大多來自民間底層,
: 甚至還有婦女參加戰爭,令日軍留下深刻印象。
: 而仕紳畏懼生命財產毀於一旦,主張開城投降避免玉石俱焚,吾人可以理解。
: 然而像巴克禮只負責傳遞投降訊息,此後並未與日人打關係獲取利益,
: 並未與外來強權結合掠劫台灣人,這與投靠日本牟取利益的人是不同的。
所以說一定要建立正確國族意識就是這樣
中國人觀點:烙跑大將軍
台灣人觀點:劉永福仁至義盡
劉永福自己那時都說:
想抗日的是台灣人 我是中國人
關我屁事!!
如果那時有689.2
有網路的話
應該就會說 大家都是中國人
怎麽說不關你事呢?
大概會被冠上漢奸 分裂國土的帽子鬥臭吧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5-06-22 15:55:00
烙甚麼跑啦 是清廷割讓的 怪我囉
作者: warlordean (紫鬼)   2015-06-22 16:23:00
標準以現在人觀念硬套古人
作者: dan310546 (00)   2015-06-22 16:31:00
劉永福是至少有制止黑旗軍屠殺基督徒 但是他走後誰敢信黑旗軍?
作者: gameguy (gameguy號:)   2015-06-22 16:57:00
清朝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再沒有其他國家干預的情況命運已經決定了,慘。正宗皇民後裔旁邊路過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