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隨機殺人事件的成因與現象探討 李茂生

作者: StockVirtual (史塔克 @模擬股市)   2015-06-08 18:54:21
有人放上筆記了
給不能參加的人參考一下李茂生老師的演講: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ko.31/posts/1016352321738250
以下內容為李茂生教授演講摘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整理了一下,來跟沒去聽但有興趣的大家一起分享
但因為是邊聽邊打,我的能力無法到完整演講逐字稿,
有盡量摘錄重點,和盡量摘記表達的意思,
但不是精確的用語,也為了沒在現場聽的閱讀者了解,
求文字通順,事後在盡量不影響原意的狀況下部分增修文句,
非100%純天然(但比例一定是遠勝市面各種標榜純原汁產品啦),
特別先說明一下。
那麼就請享用啦嘻嘻。
1.
日本隨機殺人的事件,發生發展的比我們早,
1994年日本就開始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1995年在東京地下鐵發生大規模傷亡,
2008年秋葉原事件也慘重。
從研究結果,發現這種隨機殺人事件根本防不了。
2.
統計結果指出,通常犯下這種隨機殺人的高犯罪危險群,
多是失業、家庭不和睦、居住不安定、交友關係薄弱、呈現孤立狀態、有偏差思維模式,
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
要防止,就要去解決人際關係稀薄、思想偏差偏激,這種宅男宅女現象。
3.
一般殺人,敵人是個別的個人,
無差別殺人,是對社會洩憤。
但我們真的能夠把這些人標示清楚嗎?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種潛能,
標示的行為其實是一場空建立數據資料庫有用嗎,是全部沒有用的。
會犯下這種事的人,不容易是數據資料庫的人,除非全民建檔。
最可怕的一群人,其實是那些保守、自私,只想自己安定下來的中產階級。
4.
發生這種事情,對人更不信賴,就把自己鎖起來了
不知道怎麼辦,無教化可能性標示下去,就殺了。
好像除了殺以外 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後來就變成國家的隨機殺人。
5.
對於要怎麼防範這種隨機殺人,
我告訴你們,逃不掉的啦。
6.
如果死刑有威嚇功能,我頭砍下來給你!
7.
剛執行了6個死刑中,至少有兩個,以目前的觀點來看,罪不致死。
8.
對這種案件,廢死的人真的說不出個道理來,因為我們已經把他不視為人。
他把人視為物,我們也把他視為物
以一般人民的觀點來說,
殺一個,少一個。排除一個,少一個,是很單純的一種想法。
如果今天改成不能假釋的無期徒刑,大概有五成支持。
剩下五成還是不支持,原因是不想花錢養他們。
事實上,你知道養他們花了多少錢?
整個監獄開支,是管理人員的人事費用花了最多最多的錢。
對於罪犯,一個月一個人只有2500元,100人一個月25萬,100人一年才300萬。
各位想一下,養一個議員,一年要多少錢?
養這些人是很划算的,一點點錢就可以表彰你有尊重人命的價值。
實際上,你花了更多更多的錢,去養更多更不值得養的人。
9.
人民執意要殺,原因在於,認為司法是公平的。
美國大家會對司法批評各種很小的地方,然後批評之後大家都說,
我做錯的我會改,但我不知道其他是發生這樣的事情。
台灣是整個反過來的,台灣我們批評每個環節的失能。
但每個環節批完之後,對於整體的事情,
人民又覺得是完美的全能的司法,我們覺得是正義,
是最光明正大 完美無缺的正義。
警察有問題、法官是恐龍、執行人員草菅人命
但加起來就是正義的表彰,
台灣人民已經是完全不知所云了。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個習性?
為什麼我們會批評一部分,但整體的話,我們就不敢動,
我們就把他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制度?
因為我們從小學習到的是,尊重上位者。
尊重上位者,等到大事情發生的時候,上面的人就會發揮慈心,會保護我們。
我們習慣於自己當小的,下面的。
有上面的人會撐著,讓我們走下去,
覺得瑕不掩瑜,整體大致上是對的,
縱然有所質疑,也不敢講出來。
在完全沒有正義,沒有標準的時候,
我們亟欲塑造出一種正直的形象,
把邪惡都去除掉。
但不是把邪惡都鎖在社會邊緣,就可以得到正義,
可以得到安全,但不會是正義。
正義是什麼,正義是至高無上的人做出的決定,是正義的。
事實上,把命給去除掉這件事,是權力單位一直夢寐的事情。
上位的人所企求的,是有決定人死的權力。
把所有的保護拿掉,然後把你置於死地,是一種利維坦的例外狀態。
任何一個成熟社會,比方說西歐,都非常懼怕讓政府具備這種權力。
但是台灣不一樣,
台灣是,我賦予你、我贊同你、你殺給我看!
殺完之後,我認同你,我覺得我是安全的。
10.
我們為什麼這麼想讓政府擁有這種極度的權力?
可以隨便的把人命宰掉?
因為我們會羨慕這種權力。
如果不能把這種人拔掉,就感覺自己無能到極點。
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我們一定要把他的命拿掉,我們才會舒服。
一個人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遵守法律的現象?
因為人的本能是做任何事情,後來壓抑自己,用超我壓抑本我。
自我想要受人讚賞,把讚賞的愉悅與本我被壓抑的痛苦結合起來。
就變成一種自虐狀態。
受虐以後發現這種不舒服會被接受認可,就為了要接受認可去不斷接受衝突。
特別是面對權威的時候,這種自虐的狀況非常嚴重。
所以當本我的犯罪人,被超我的國家嚴酷的對待,越嚴酷我們越爽。
為什麼我們超過了保安需求,還是決定要把人去除掉?
那就是有一種自虐的愉悅,與羞辱感的去除。
我們社會一直無法面對心理的這種機制。
【貼心小提醒 (非專業領域,用語可能比較不精確如有錯誤請協助指正):本我代指稱人原始的、本能的慾望。超我代指道德、良知的內在控制。自我是兩者綜合後,面對現實有意識調節的狀態】
11.
有些人我們就是不允許他存在這個社會,
我們就是想排除他,這種想法是免不了。
當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呼吸同樣的空氣,就可以把這個人宰掉嗎?
思考的差別在於,我們有沒有把人當作人來看待。
有沒有把人當物來看待。
12.
媒體形塑出一個百分之百不能原諒的惡魔,
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會把人塑造成神。
人有一種能力,把潛能完全化為無的能力,把自己無能化。
全能是最恐怖的事情,全能就是神,
我們都在找神。
但神與惡魔其實一體兩面,
我們同時造神,也製造邪惡的形象,
把人當神,也把人當惡魔。
什麼叫做終極絕對要他死的惡魔,
其實完全沒有標準,就看心中的羞憤被培養到什麼樣的程度。
自虐得越爽的時候,就製造出更多的神與更多的惡魔。
台灣不斷在造神與惡魔,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
13.
你問台灣什麼時候才會廢除死刑?
我認為是,統一的前夕。(哄堂大笑)
在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現實在你旁邊存在著惡魔,你就會想要趕快把惡魔的手腳拔掉。所以如果要廢除死刑,要統一。
14.
【觀眾問公開行刑會助長或影響嗎?】
小時候,我們一直想往超我的方向走。
自我(小孩)會要引起超我(父母)的注意,
有時候會用傷害自己來引起代表超我的父母親注意到你。
自我的事情,與公開行刑是沒有關係的。
公開行刑是本我的東西。
本我無法形成社會,自我才能形成社會,超我是烏托邦。
把殘虐的本我,挪到自我形成的社會,
本我會反對,超我也會反對。
我們是如何走向規訓之途的?
把自己身體柔軟化,把時間切割化,
一開始就是公開行刑。
我們去看挖怎麼這麼噁心然後去壓抑自己的自我,再往超我的方向走。
做了之後就會顯現出大家的本我被掀開來之後那種自卑與不堪。
如果要讓犯罪人產生極度的痛苦,其實應該是要對他做一樣的事情。
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姦殺了你的妻子,再姦殺女兒,你就去姦殺他的妻子,再去姦殺他的女兒。
但我們自己就是做不了,才會想要把他翦除掉,眼不見為淨。
所以用代刑來解決,用利維坦。
我們無法對抗利維坦,因為我們贏不了他。
為什麼我們會允許利維坦的誤判,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對抗利維坦。
利維坦是終極暴力。 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
【給看不懂的人的貼心小提醒:
老師講的利維坦(Leviathan)都是指國家,是霍布斯關於國家與社會契約論的理論用詞。「利維坦」原為《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一種怪獸,被霍布斯塑造成手執寶劍的怪物形象,象徵國家的形象。】
15.
【觀眾發問:日本比我們發生早,他們有改善嗎?有的話做了什麼?】
日本的NGO做了很多事情。
2000年發生了福岡事件,跟我們割喉案非常相像。
在學校裡,公主找小羅囉形成小團體,小團體必須要有核心也要有邊緣。
所以幾個核心偶爾會邀邊緣人物去吃吃冰逛逛街,
然後事後又跑去講說小跟班又髒又臭,只是可憐他才讓他跟。
後來小跟班終於在六年級要畢業前夕,把小公主請到準備室裡,
說要幫她梳頭。
梳頭是用蘋果刀梳頭,就是把頭割掉。
後來教室裡面的小朋友衝去看全部嚇死。
事件發生過後NGO就強力輔導,解散所有的小團體。
當然一年之後還是有媒體在追,追這件發生的事情。
去問那些同班同學說,
你看過這些事情,現在心裡面還有沒有什麼扭曲?
這就是我們也正在做的事情。
但很多人陰影也慢慢地消失,慢慢心理狀態回到原狀。
因為有很多團體帶著這些小朋友走出陰影。
事後修補的事情不是不能做,其實是可以做。
死刑其實是一種政策抉擇,
你說有沒有辦法可以去制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真的是沒有。
除非可以把社會扭轉過來,變成之前的大繁榮時代。
每個人都可以翻身,每個人都可以階級流通的時代。
除非等到下一個政治經濟的翻轉,不然沒有辦法扭轉這樣的現象。
在那之前,我們就要學習去容忍這種事的發生。
事實上就是如此。
16.
日本發生過後,其實社會是越來越不信賴,越來越排斥,越來越不寬容。
他們的選擇是隔絕、切掉、排斥、隔離。
這種選擇是加強一點差別對待,犧牲一點人際關係,
結果是可以加強一點安全,但就要犧牲一些東西。
那台灣要不要做這種選擇,我無法置喙。
如果要安全,你也可以去做這種減少人際關係的隔絕排斥選擇。
那就看你想做什麼選擇。
17.
【觀眾問:對於應報論的看法】
應報其實要是同害報復,是報仇的替代品。
其實是妻小被姦殺,也應該要是自己的妻小捐出來被姦殺。
那目前的轉化器其實是金錢跟時間而已,
生命其實是不在應報的對照表上。
不然為什麼是7年、是15年,某種程度轉化器也只是騙人而已。
應報其實是滿足就好,如果一個社會寬容度高,生命是沒辦法轉換的。
死刑其實跟應報無關,死刑其實是跟報仇有關。
只是我們不讓被害人報仇,但這樣冤冤相報就會被斷掉
所以我們叫國家來報仇。
18.
【觀眾問:黃榮堅老師說「蓋監獄不如多蓋學校」,看法如何?】
要看教育訓練的本質。
蓋很多學校,如果老師都是這樣,那蓋學校跟蓋監獄其實是差不多的。
應該是要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深層思考的能力。
如果沒有這種思考能力,
就會一直停留在:如果你家人被殺,你再來討論要不要死刑 這種程度上。
加上我們學校已經太多了,應該不需要再蓋了。
19.
【觀眾問:很多人認為暴力是電玩造成,如何看待?】
(反問觀眾) 你認為我暴力嗎?
我覺得我的暴力,是台灣教育造成的。
我從小受到老師對我的暴力。
與其說玩電玩,不如說老師暴力對待我,我才變暴力。
不過我現在轉變成語言暴力,結果我的學生也都會語言暴力。
他們都是從我這裡學來的,這就是教育的功能。 (哄堂大笑)
20.
【談日本採取貼標籤跟排除的政策】
日本跟台灣不一樣,日本採取一個政策會做到底。
台灣做事情不踏實,會一下又被新聞下一個議題拉走。
日本早期遊民有是有,但不多。
但近幾年去的時候,看到會有很多柱子讓遊民不能睡在那邊,就會轉去公園。
其實遊民不太會無差別殺人,因為他們已經被逼到連手段都沒有了。
無差別殺人都不是邊緣而是中產階級,一到邊緣就會無能化。
他們政府的選擇是,寧願錯殺一百也做,
但不是激烈的用殺一百個,而是把一百個逼到邊緣去。
你們也可以做這種選擇。
你們可以走兄友弟恭,大家和樂融融的夢,
日本是不做這種夢的,就直接採取切割。
其實現在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像台灣這樣,什麼都不做。
第二種,像日本,百分之百排除。
第三種,作夢。
你們應該捫心自問,你要做怎樣的抉擇,
其實我相信在場每一個人都無法抉擇。
很難作夢 ,把一百個人無能化,太不符合公平原則
大家不願意做選擇 ,那怎麼辦。
台灣現在是選擇最後一條路線,下次發生再說。
反正一次只死5個6個而已嘛。
會做這種決斷的人,也是你們自己選出來的嘛 (哄堂大笑)
這就是我不願意來這裡演講的原因 (哄堂大笑)
(註: 演講地點是市議會)
21.
那什麼代替措施制裁?
這種事件對社會衝擊實在是太大了,永遠隔離大概是對社會作的妥協。
如果說錢的話,社會上更多完全不值得你養的,真的是太多了。
不要去計較那麼多,顯得自己小氣。
22.
【神跟魔最大的差別】
最大的相同點在於全能。
神跟魔其實是一體的,社會功能其實是一樣的。
全能的魔,犯罪原因是不需要去存疑的。
我們有沒有可能不要去創造神,也不要去創造魔,
而應該對他的犯罪原因去存疑。
就不會有全能的魔,就沒有翦除的問題。
不是區分標準的問題,而是跟有瑕疵的人的區分標準的問題。
作者: kepf (被寵壞的貓奴)   2015-06-08 18:57:00
一個罪犯2500有價值,怎不發年輕人津貼一人也2500
作者: diefish5566 (LOL板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5-06-08 19:00:00
歧視我們宅男喔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15-06-08 19:00:00
廢話連篇,他家人被殺了再來發一篇看看
作者: dragonne (爛人)   2015-06-08 19:02:00
都養了那麼多不值得養的,當然能省就省啊,2500不是錢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