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法國文化模仿犯編導-江佩潔專訪

作者: EmilieW (P)   2015-05-28 18:13:15
※ [本文轉錄自 Drama 看板 #1LP8mYes ]
作者: EmilieW (art) 看板: Drama
標題: [口碑] 法國文化模仿犯編導-江佩潔專訪
時間: Tue May 26 23:07:10 2015
藝術總監/編導 江佩潔(Pei-Chieh Chiang)
專業演員、裕美子的倉庫劇團藝術總監。畢業於台灣大學戲劇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編劇所,於紐約Dramatists Guild of America 擔任實習研究與New Georges劇團擔任fellowship及劇本評審。自幼學習鋼琴、手風琴等樂器,演出作品涵蓋舞台劇、電視劇、獨立製片、廣告、樂團等,曾參與莎妹劇團、河床劇團、瘋狂劇團支國內外巡迴演出。自2000年開始陸續
發表舞台編導作品,曾入選台大戲劇獨呈比賽(最佳劇本、評審團大獎, 最佳女演員)、轉身戲劇節、牯嶺街明日之星劇展、兩廳院競技廣場複賽。
重要編導、演出作品:
2013 《我在醫學的漫長路—我如何從一個醫生變成一個昆蟲醫生》(英文版) 紐
   約百老匯 Signature Center
2011 《文化模仿犯第三部曲-法國 Emilie 的”異想!!??”世界》(英文版) 美
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2011 《茱莉葉40,詐騙集團 》(英文版)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2009 《文化模仿犯第二部曲-實驗音樂劇oh, My “Goodness!!??” 》
2007 《文化模仿犯首部曲-首爾我愛你 》
電視、電影演出:
2010 夾子小應MV 「我在美術館外邊」、「河畔思情人」女主角
2008 輔導金短片「黑手」女配角
2006 輔導金短片「天堂之路 」女主角(施君涵導演) 、「香詩 」女主角、輔導金長片「神選者」、電視劇好美麗診所、偵探物語等
以下是對編導江佩潔(Pei-Chieh Chiang)的專訪
Q1: 這齣戲主要是在說什麼?
A1: 乍看有人應該會覺得這是跟”文化崇拜”有關的戲, 不過這齣戲並不建築在批評法國文化,美國文化或是台灣/中華文化誰比較優劣這種平台之上. 有點在反思這些現象, 或是這些文化背後所真正反應出的社會問題或是藝文環境的問題等.
Q2:
A2: 媒體這東西常會讓人”產生誤解”。當人的距離拉開, 就很有可能因為不夠瞭解對方, 而對對方產生誤解. 這就好像某一個國家/種族的人, 容易對另一個國家的人有某種誤解, 或是想像一樣. 例如我們對於法國的認識, 很多時候大多是來自他們一些導演所拍出的電影.
Q3:這齣戲的性質?
A3:每個人進劇場看戲的目的或所想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這齣戲或許還算是一齣喜劇, 也不會太難懂, 我所想要的戲劇還是在於可與人交流的狀態, 或是有點娛樂性也好.
Q4:
A4:我還蠻怕有人以為我的劇本是”我以前的故事” 其實不是. 故事有部分是捏造的, 但我承認有些在法國看到的事是真的. 劇本本來就有可能包括部分的真實與現實世界, 但都是挑選過後的呈現. 也許故事有呈現一些議題的討論, 或是部分人曾被不公平的對待等事, 我想看別人/別的族群的故事也常常讓我們能想到更多事, 看到自己的問題等, 這也是我們進劇場的其中一個目的. 有時我們所擁有的世界可以更大一點, 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可幫忙自己不要困在自己的問題裡太久.
希望本戲也可幫助觀眾開拓自己生命的厚度與廣度.
Q5:關於文化模仿犯首部曲-韓國模仿犯首爾我愛你的簡介
A5: 像我個人以前也喜歡看一些韓劇, 韓國政府在影視業方面巧妙地跟旅遊業以及歷史文化成功結合. 韓國人確實有我覺得可以效法的地方, 也佩服他們某種愈冷愈開花的頑強民族性, 但當然有人覺得他們很喜歡偷中國文化的東西.
Q6:關於文化模仿犯第二部曲 美國文化模仿犯 妳的一些個人看法
A6: 有人覺得美國最大的問題 仍是種族問題. 這也仍舊反映了一件事, 人還是容易因為彼此的差異, 對對方產生誤會. 在我過去在美國紐約待過將近五年的經驗, 曾在捷運上看到一個白人跟黑人女生因為一件小事(誤會), 嚴重地羞辱彼此的事情. 我也剛好站在他們中間, 同時看清楚很多事情. 其實在台灣也容易有一些誤會, 台灣還是充滿不同文化背景組成的人, 本團的組成有些是一些大家定義為”不中不西”的新文化台灣混血兒. 但有一個鐵的事實, 只要是人, 都應享有基本人權, 得到基本身而為人的尊重, 沒有誰該不享有人的基本尊重的對待這件事. 每個族群的人,
也同樣得被基本尊重
Q7:可否談一下在美國做這齣戲的經驗?
A7:在美國時這齣戲其實做了兩個版本. 一開始大概來了一百多位美國演員來Audition, 一開始的想法是紐約會演戲的演員真不少, 一開始也有跟一位其他的導演一起合作, 她大概大我八歲, 是以前哥倫比亞導演所畢業的校友. 選角的時候發現有趣的事是, 她在選角上非常在乎演員在表演上是否受過專業訓練, 我選角常更在乎演員特質是不是符合劇本想表達. 最後我們取一個平衡點. 不過由於在合作過程發現意見有時還是不合, 我又很堅持己見, 最後還是以”一個劇組還是只能有一個導演而自己來導” 收場.
Q8:可否談一下哥大編劇所的教育方式?
A8: 教育方式就是給你絕對的自由, 教授幾乎從來不給你任何關於寫劇本的意見, 我問過指導教授Chuck Mee的意見, 通常會說”寫你真的想寫的就好”. 當然如果你以一個劇本夠不夠戲劇性來說, 大概有人會想要更有”戲劇專業建設性的意見”. 但是他們的建議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Hint. 不過最重要的事, 我有時也不是想寫真正想寫的東西, 還是會為了一些特別因素故意改一下劇情.
Q9:當初選擇編劇所的原因?
A9:其實當初同時申請編劇所跟導演所, 導演所有些也有錄取. 但由於以前幾乎沒導過
別人寫的戲, 又並不是要接受只有導演方面的訓練. 再加上哥倫比亞大學其實也有導演課,
還是選擇以創作為主的研究所. 有時我覺得其實我在表導演方面較擅長, 但有時又覺得自己
比較喜歡新的東西.
Q10:"文化模仿犯第三部曲-法國Emilie"此齣戲為何要在端午節演出?
A10: 當初在西門紅樓那邊因緣際會撿到這個檔期, 有人還誤以為是因為端午節大家都不想在這檔期做戲. 其實這意義上還蠻明顯的: 剛好在一個中華文化的假期, 呈現一個跟文化衝突有關的戲. 看”文化模仿犯”在佳節被審判的黑色幽默, 同時也覺得佳節時大家常無處去, 可以趁機闔家觀賞或是約會, 聯絡一下感情, 但其實這齣戲也很適合自己一個人來看.
重點還是希望大家能進劇場來看看戲, 過一下端午佳節
演出時間:2015年6月18日(四)-21日(日)
演出地點:西門紅樓(八角樓二樓劇場)
超值票價:640元
(物超所值, 非常適合上班族, 學生,熱愛藝文的朋友, 老年人青年人觀賞)
(是導演從紐約百老匯回來, 跟許多金馬金鐘提名黃金陣容共同誠心之做)
購票及其他優惠請洽: 兩廳院售票系統/FB上, Blog上有連接網址
FB:http://goo.gl/DGCPMH
劇團部落格
http://blog.yam.com/Warehouse8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