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二戰的日本四年無法滅中國?

作者: VOLK11 (VOLK)   2015-05-27 13:47:40
※ 引述《kobegasol (無)》之銘言:
: 美國正式派兵幫忙中國,是在中日戰爭四年後,
: 也就是日本有四年的時間可以滅中國
: 二次大戰的中國雖然有少量槍炮,但多數軍人是拿大刀騎馬的軍事落伍國家
: 日本則是軍事超強國,當時日本的軍事能力僅次於美國跟德國
: 日本跟中國軍事實力差距,就像現在的美國跟緬甸,可是日本卻打了四年,無法消滅弱小
: 的中國
: 請問有二戰的日本 怎會四年無法滅中國的八卦嗎?
: thx
蔣介石抗日以「拖」字訣做持久戰的準備
http://www.kmtusa.org/20320251053836427880/401
原文落落長..節錄一小段..還滿有史梗的,有興趣自己看..
抗日戰爭是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進行的:
日本是一個法西斯、軍事化、現代化的強國,
而當時的
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落後的、而且是分散的軍事上的弱國。
敵強我弱,
這是當時基本的情況。
而且可以這樣說,
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曾經面臨過許多次亡國危機。
但是在鴉片戰爭以後這許多次亡國危機中,
日本侵華可以說是最大的一次亡國危機。
(中略,有興趣自行看原文)
但還會有一個問題,「九一八事變」後,
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長期對日實行妥協、退讓政策,
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之間訂立了一些很屈辱的協定,
例如大家知道的《塘沽協定》、
《上海協定》等等,
這方面每個人都可以舉出許多事實。
大家必然會問,既然你說蔣介石是抗戰的,
為什麼他在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這六年時間,
對日本是採取妥協退讓的政策?
今天來看是有這幾個原因。
一有國力懸殊的原因,也就是中日兩國的國家力量相差太多。
二有蔣介石認為「攘外必先安內」策略上的考慮。
他認為要抵抗外敵,內部要 統一、安定、團結。
同時也還有歷史文化的因素,
這包括老子的思想,包括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子的思想,
也還有蔣介石的老鄉、浙江人、
古代越國國王勾踐的 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思想。
在這裡介紹1934年2月15日蔣介石的一段日記,
這段日記講的是勾踐入臣。蔣介石在日記中說,
把當年的勾踐與今天的蔣介石比較一下,
他的「耐苦忍辱,不知過我幾倍矣」!
所以蔣介石在六年之內對日妥協、退讓的原因,
他是想學當年的勾踐這個榜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
他用妥協、退讓的辦法來拖延戰爭爆發的時間。
1936年6月,
蔣介石對一個英國顧問經濟學家李滋羅斯說,
「對日抗戰是不能避免的。
由于中國的力量尚不足以擊退日本的進攻,我將儘量使之拖延。」
但是蔣介石並不是消極的在拖,
在他對日妥協、退讓時,同時就在做與日本作戰的準備。
在1933年蔣介石就提出一個計畫,叫做「東南國防計畫」。
按照這個計畫,
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建足了各式各樣的掩體,
就是防禦工事。
根據統計,當時已經造好了 3374個作戰工事。
可見蔣介石是在準備對日抗戰的。
...
日本人進攻中國不是一張嘴把中國整個的吞下去,
因為中國太大,它吞不下去。
日本的辦法叫做「蠶食」,
像春蠶咬桑葉一 樣,吃了一口,再吃下一口。
日本人佔領了東北,在東北建立了滿洲國。
然後就想在河北地區建立一個新的傀儡國,叫「華北國」。
然後再進一步在內蒙、
綏遠地區 建立一個國家,叫 「蒙古國」或者「大元國」。
在建立了「蒙古國」、「大元國」之後,
還想在今天的寧夏地區建立所謂的「大夏國」。
日本人想把「大元國」、「蒙古國」這個國度
建立在綏遠省百靈廟地區。
傅作義在1936年11月24日夜突襲百靈廟,
把百靈廟的偽軍全部消滅,
這個舉動粉碎了日本人想建立所謂「蒙古國」、「大元國」 的企圖
....
(中略,有興趣自行看原文)
在講遷都重慶和長期抗戰。
在滿清統治時期,中日甲午戰爭期 間日軍打到山海關,清朝的很多官員驚慌至極,
準備跟日本人談判,
後來由李鴻章出面,訂立了《馬關條約》。
1937年,淞滬大戰打了三個月,
中國軍隊沒有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日軍趁勢攻打南京.
怎麼辦?當時的國民黨高級官吏中有幾種態度,
一種是以孔祥熙為代表,
他說現在德國大使陶德曼出面調停,
德國人來出面 調停中日戰爭太好了,
是老天爺賞賜的好機會。
既然是這樣,
我們就要見風轉舵,別打了,談和吧。所以孔祥熙主和。
另外一個國民黨左派于右任批評蔣介石說,
你還在猶豫什麼?怎麼這麼優柔寡斷,
趕快與日本人談和吧。
國民黨還有個高級官員居正說,趕快談吧,趕快簽條約。
如果你蔣介石不敢簽,我居正替你簽。
所以當時 國民黨的文臣武將一致表示,
上海地區沒有打贏,南京也很危險,
只有與日本人談判這條路。(OS: kmt蠢和孬,真的完全不意外)
看下面蔣的這段日記。
12月28日,「本日汪(精衛)、孔(祥熙)、張(群)諸兄來會報。
余以昨日國防會議情形與意見,
由汪、孔與余三人決定。
余坦 白告以國民黨革命精神與三民主義,
只有為中國求自由與平等,
而不能降服於敵各種不堪忍受之條件,以增加我國家與民族永遠之束縛。
若果不幸全歸失敗,
則革命 失敗不足為奇恥,
只要我國民政府不落黑字於敵手,則敵所憑藉,
我國隨時可以有收復主權之機也。
乃即決定不理敵之條件」。
當孔祥熙、汪精衛等 人都主張與日本人談和時,
蔣介石認為不能夠談,
不能夠白紙黑字寫下屈辱條約。
所以蔣介石決定遷都。.....
ps"
蔣介石抗戰勝利短短近一分鐘談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zOTU1MjE2.html?f=5240904
作者: SE4NLN415 (SE4N)   2015-05-27 13:56:00
日本是共產黨打敗的 你歷史老師是誰?
作者: upeo (時雨音高夜難眠)   2015-05-27 13:57:00
就是日本這種看人不起的態度 所以招致滅亡啊
作者: VOLK11 (VOLK)   2015-05-27 14:26:00
共產黨當時也有抗日,有一說,趁機壯大自己較多
作者: AmadeGX (櫻紜 司)   2015-05-27 15:25:00
蔣介石抗戰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