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揭開台灣低薪真相

作者: nba00077 (堂本)   2015-05-16 16:41:07
撰文 / 今周刊整理
出處 / 今周刊 957期
加薪四法搞錯方向
當大家把矛頭指向資本家,卻從來沒人提出證據,代表資本的股東們真的吃掉大部分的餅
嗎?為了追蹤低薪真相,本刊與「參玖參公民平台」合作,委託台灣經濟新報社,解析台
灣一千多家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的盈餘分配資料,要找出「22K」元兇。用數據說話,
我們發現傳說中的「貪婪企業家」,在統計證據下原來並不存在!根本問題在於,「台灣
的產業結構,沒有跟上全球頂尖產業。這造成基層勞工的技術水準,相當容易被替代。」
揭祕一》低薪問題不在盈餘分配上!
加薪四法,就是因為政府和民眾都認為「企業賺了錢卻不分給員工」。但從過去十一年的
資料發現,台灣上市企業的附加價值總值,從二○○三年的一兆二五八五億元,成長至一
三年的二兆二二七三億元,成長約七七%。而分給員工的總薪(薪資、分紅,以及企業幫
員工出的勞、健保費用等),在同一時間,則成長了七三%。也就是說,員工薪資,有跟
著企業同步成長。
企業分配給員工的用人費用加權平均比率,一直維持在附加價值的四七.三%左右,相較
於股東分配到的平均比率四六.三%,兩者並沒有社會大眾想像得懸殊。
揭祕二》加新四法是鬧劇!在錯誤的基準修法,未來將引起紛爭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臉書發文指出,雖然成熟期的公司每年營收穩定,但是草創期的公司
,可能要先經過虧損期才有盈餘。同時,產業類別、公司規模,也都影響盈餘結構,「政
府是想針對哪一種盈餘結構強制加薪?行政上分得清楚嗎?對於業績起落明顯的公司,這
又是另一種外力干擾。
揭祕三》減稅補貼花的是人民的錢!整體稅收將因此減少,結果還是全民買單
強迫加薪的手段粗糙,而用減稅鼓勵的政策,也缺少考量。針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
三十六條之二的「加薪減稅」,吳中書表示:「幫勞工加薪是好事,但是以減稅來補貼為
員工加薪的企業,造成整體稅收減少,結果還是由全民來承擔。」
事實上,公司獲利員工分得甚至比股東多
結論 TMD我聽你在放屁
作者: XieXie9527 (謝謝你9527)   2014-05-16 16:41:00
八卦週刊,有些看看就好
作者: lkrichard (天空)   2015-05-16 16:42:00
你既然覺得這篇在胡扯 你怎麼還轉貼?
作者: MADAOTW (MADAO)   2015-05-16 16:42:00
推心得
作者: XieXie9527 (謝謝你9527)   2015-05-16 16:42:00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博達葉素菲被吹上天
作者: jamespon1   2015-05-16 16:42:00
跟國外八卦周刊差不多
作者: mecca (咩卡)   2015-05-16 16:43:00
所以國外所有產業都是最尖端科技的??誰寫的爛文章啊
作者: XieXie9527 (謝謝你9527)   2015-05-16 16:43:00
吹上天的也是八卦週刊,跌下來之後猛批的也是八卦週刊
作者: tending (南港林威助)   2015-05-16 16:43:00
台灣不倒,國民黨不會好
作者: rexlin (Some like it hot!!)   2015-05-16 16:43:00
葉素菲那個真的很經典
作者: Nurvay (Nurvay)   2015-05-16 16:44:00
原來如此 這雜誌我懂了 拒絕往來戶
作者: sionxp ( )   2015-05-16 16:45:00
今周刊
作者: keny (海邊游泳曬好黑唷)   2015-05-16 16:45:00
用附加價值總值來計算 見鬼了
作者: mirza (張良)   2015-05-16 16:46:00
...今周刊...的背景..
作者: no2muta (達丟賽先生)   2015-05-16 16:46:00
員工薪資有跟著企業成長?再掰啊!
作者: hoks (魯霸˙矮個兒)   2015-05-16 16:50:00
澳洲的肉品工廠和農場原來比較不可替代
作者: june0204 (june0204)   2015-05-16 16:51:00
原來大家誤會老闆惹,老闆給員工那麼多薪水,應該要肛溫啦
作者: 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   2015-05-16 16:52:00
問題是看看那篇鋪道路的短視近利 產業轉型不可能
作者: mithuang (阿明)   2015-05-16 17:04:00
那如何解釋GDP年年都正的,薪資卻倒退的情形呢?企業打手
作者: netion (只想單純的活下去)   2015-05-16 17:05:00
原來勞健保算加薪啊...還能這樣算喔
作者: gainsborough (風塵)   2015-05-16 17:07:00
那怎麼解釋新資GDP比重逐年下降到連50%都沒有
作者: wargod536   2015-05-16 17:17:00
鳥週刊 發廢文 真是不簡單
作者: frtwwilo (Henry)   2015-05-16 17:22:00
今週刊………略過
作者: eeveelugia2 (芝加哥路人甲)   2015-05-16 17:27:00
這種廢文他敢寫我還不敢看
作者: Imhuang (我是黃)   2015-05-16 17:38:00
我也覺得周刊記者你搞錯方向了!
作者: afune12369 (無糖綠)   2015-05-16 17:39:00
作者: crassus7217 (肯德鴨)   2015-05-16 17:45:00
看到員工獲得比股東多就知道是一篇唬爛文了
作者: as6565as5656 (as)   2015-05-16 17:51:00
爛文給噓
作者: firefrank07 (frank)   2015-05-16 17:57:00
月經文
作者: leonian (......)   2015-05-16 18:04:00
騙鬼喔
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2015-05-16 18:09:00
真相就是台灣有你們這些只會檢討勞工的媒體
作者: ninet (志為人賢)   2015-05-16 18:22:00
這家不是上次報導澳打,把三個人故事變成一個人故事的那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