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紀念地震學家英格·雷曼 127 歲冥誕,Google Doodle 新樣式

作者: laicwben (賴魚丸)   2015-05-13 23:32:08
1.媒體來源:
3C 滔客
2.完整新聞標題:
紀念地震學家英格·雷曼 127 歲冥誕,Google Doodle 新樣式推出
3.完整新聞內文:
雷氏不連續面,相信對地球科學熟悉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詞不會太陌生,
是由丹麥地震學家英格·雷曼(Inge Lehmann)所發現的,也因此我們
才能對地球的內地核相態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自從地球被發現是圓的以後,人類看待地球的方式就有了重大的轉變,
歐洲人所謂的「遠東航行」不再必要通過伊斯蘭世界,向西走也可以
到達東方,於是乎發現了新大陸,然後環球旅行成為可能。這是地球
作為一個球體首次發生的重大意義。之後,人類知道了地球有多大,
也才發現我們所知道的地表面,只是地球總體積中的極小部分,就
好像整顆蘋果的蘋果皮一般。
地球內部是什麼?在前人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知道了地球內部依
物質的比重有分層分佈,大致上可以分成固態的地殼、具可塑性固態
的上部地函、固態地函、以及地核。分隔地殼和地函是莫氏不連續面
(南斯拉夫科學家 Andrija Mohorovii 於 1909 年發現),分隔地函
和地核是古氏不連續面(德國科學家 Beno Gutenberg 於 1913 年發現)。
在 1910 年代,科學家就發現地震波傳遞路徑可以穿透地球內部,
透過研究地震波的路徑和折射曲線,可以了解地球內部分層的狀態。
然而,這些能密集通過地球內部的地震波,有一個空白區是完全沒有
地震波能穿透的,這個區域名為「shadow zone(陰影區)」。P 波和
S 波必須穿越 2,900 公里的深度,才能抵達離震源 103° 弧距的地表。
S 波無法通過液態物質,因此表示此深度以下為液態物質,後來將此
界面以下之部分稱為地核,以上稱為地函,地函和地核的交界面就
被稱為古氏不連續面,以紀念其重大的發現。此時的地核被當作是液態的。
然而,英格·雷曼在研究地震時,發現地震波在通過地核某些在陰影區內,
也就是離震央角距103° - 143°,也有些微弱的 P 波出現,推測出
地核應可再分成液態的外地核與固態的內地核,將地核的組成更清楚的
分成了兩部分,就能解釋部份 P 波在內地核及地核內外邊界上進行折射,
因此在陰影區中出現的微弱訊號。這個重大的發現,英格·雷曼在其論文
《P》中提到,隨後被地球科學界所接受。因此,2015 年 5 月 13 日的
Google Doodle 將地球內部剖開,將地核放在頁面中心轉動,就是為了
紀念英格·雷曼的重大貢獻。
英格·雷曼生於 1888 年 5 月 13 日,於 1993 年 2 月 21 日過世。
她的父親非常重視女兒的教育,讓她就讀一所教學先進且男女兼收的高中,
這是丹麥第一所男女同校的高中。作為一名女性,她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
也因此奠定她日後深厚的研究學理基礎。
而英格·雷曼的發現不僅止於此,1953 年從丹麥大地測量研究所退休後,
到美國居住,與法蘭克·普萊斯共同研究地殼和地函。這段時期她又發現
另一處地震波不連續面,位於地表深處 190 到 250 公里處,為了紀念她的
發現,將此處以她的姓氏命名為「雷曼不連續面」,中文常譯為「雷氏不連續面」。
這處不連續面有些特質,使得它不易被發現,例如它多存在於大陸地殼底下,
在海洋地殼底下則不存在,因此,以地球的海陸地殼分佈比例來看,這個
不連續面存在的地帶相當稀少,以至於多數以全球為尺度來做的平均研究中,
不容易發現到這個不連續面的存在。針對這點,地球物理學家法蘭西斯·伯奇
曾表示:「雷氏不連續面是被一位黑色藝術大師經由嚴謹而仔細的觀察
地震紀錄而發現,且再多的電腦計算也無法完全取代...」以表彰英格·雷曼
作為一位科學家對研究的精神與無法取代性。
為了紀念英格·雷曼的貢獻,小行星 5632 號命名為雷曼,甚至美國佛羅里達州
也有一座橋以她為名,2015 年 5 月 13 日就登上 Google Doodle 以紀念這位
偉大女性及偉大科學家的 127 歲冥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3c.talk.tw/Article.aspx?ClassID=1&Article_ID=914
5.備註:
「你地震學家?」
作者: Metallicat (金屬製貓)   2014-05-13 23:32:00
亞倫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4-05-13 23:32:00
作者: ckpioneer (風)   2015-05-13 23:33:00
你知道亂改標題違反版規嗎? 要新聞還是要問卦選一個吧不然BYE
作者: magic1104 (美雞客)   2015-05-13 23:36:00
可以翻譯成中文嗎
作者: arsian (arsian)   2015-05-13 23:36:00
作者: krishuang (五柳先生)   2015-05-13 23:38:00
雷曼兄弟遠親?
作者: laicwben (賴魚丸)   2015-05-13 23:41:00
sorry 標題已改
作者: momoisacow (不良牛)   2015-05-13 23:43:00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