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請跟「噓」、「踩」分手吧!(褚士瑩)

作者: Realthugz (樹根)   2015-05-06 16:16:21
: 中文網頁部分套用的「頂」和「踩」功能,就跟PTT的「推」跟「噓」基本上是一樣的

: youtube也一直有「讚」跟「不讚」的按鈕,但是除此之外,放眼望去,全世界應該沒

: 任何主流網站使用負面情緒按鈕了。為什麼呢?
: 2014年底臉書的記者會上,執行長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

: 是,有沒有考慮臉書增加「不讚」功能,
: 他的回答很明確:「Some people have asked for a dislike button because they
: want to say, “That thing isn’t good.” And that’s not something that we
: think is good for the world. So we’re not going to build that.(有些人要求

: 加「不讚」按鈕因為他們想說「這個不好。」而我們不覺得這對世界是好事,所以我們

: 會這麼做。)」
: 他又進一步解釋,如果會加,應該會是加「讚」無法表達的情緒,比如說有人臉書說祖

: 去世了,這時候按讚好像就怪怪的,如果有「我感受到你的難過(sympathize)」按鍵

: 就會比較恰當,「我們需要想到一個好方法,讓它能成為一個正面的力量,而不是負面

: ;因為『不讚』或其它負面情緒的按鈕,會很容易被濫用。」祖克柏說,臉書正努力想

: 一種方法,幫助人們表達他們各種不同的情緒。但絕對不會是相當於台灣人在網路上習

: 為常的「噓」跟「踩」。
: 實際上,沒有更多人認為「噓」跟「踩」有什麼不對,就是一個台灣網路使用者很大的

: 題。就心理感受上「噓(Shush)」跟「踩(Step)」遠遠比「不讚(dislike)」要更

: 烈、肢體語言更負面,這兩個動作在西方家庭教育中,是被認為極度粗魯、挑釁的,除

: 極端狀況,絕不可以輕易對別人做。
: 記者會隔天,當英國衛報的新聞標題是「No dislike button for Facebook, declares
: Zuckerberg(祖克伯正式宣布臉書不會有『不讚』按鈕)」時,同一天台灣的新聞記者

: 寫成「網友一直期待臉書能增加『不讚』功能的聲音,執行長祖克柏聽到了!」
: 「你根本就沒有在聽人家講話啊!」看著這個記者的報導,我心裡的OS是這樣的。
: 當然,有人說在商言商,臉書當然不會希望有「不讚」,因為可以讓人按「不讚」的媒

: ,使用者顧慮多,就不會那麼想發文,流量自然就小,廣告商也會顧慮負面形象,而考

: 退出。
: 「我之前也會這麼想呀,想要一個dislike,」軟體工程師出身的威威在日本接受我的

: 談時說,「我跟國外同事講要dislike鍵,他們都覺得我神經,哈哈!」
: 「他們為什麼覺得你神經呢?」我問。
: 「我曾跟一個很要好的德國同事討論過,他跟我說這是失去信任,對任何事都是負面看

: ,包容性很小,才會有的表現。後來我就慢慢覺得這樣會傷害別人,這兩年甚至覺得這

: 想法很無聊。」
: 這也是我的感受。2010年要鼓吹臉書增加「不讚」按鈕的運動,很快就無疾而終,我並

: 意外。國外網路工程師之間,每次在討論網頁功能配置時,這個要不要「不讚」的討論

: 如果提出來了,即使平時好辯的工程師之間,也都三兩下就終結,根本沒有爭議性,因

: 「不要」才是合情合理的。沒有人想要上網累積負面的情緒,就像祖克伯說的:「對世

: 不是好事」。
: 我忍不住想,如果一個平台沒有「噓」的功能,「浸水桶」的次文化,還會不會這麼受

: 迎?
: 「我個人覺得可能會萎縮消失。」本身是20年資歷的鄉民威威說,「因為沒得發洩,太

: 經了,社群網站淘汰率是很快的。」
: 如果答案是「會」,那就表示台灣人愛的不是有台灣特色的網路社群,而是可以「噓」

: 、可以看人被「浸水桶」的殘酷快感,根本不是因為強大的資料庫,裡面專業高手雲集

: 或是表現社會正義。因為可以表現這些特性的網路工具太多了,並非沒有取代性。
: 2013年底,法國記者Anthony Peregrine報導尼斯一家叫做La Petite Syrah的咖啡廳,

: 為受夠了粗魯的客人,決定在黑板上寫下咖啡的三種價格:如果只說「咖啡」的客人,

: 杯咖啡收費€7歐元。
: 說「請給我一杯咖啡」的話,同一杯咖啡價格下降到€4.25歐元。
: 但是如果說「您好!請給我一杯咖啡!」,或是來個擁抱、親吻的見面禮節的話,收費

: 是€1.40 歐元。
: 自從在店門口黑板上寫下這個制度之後,這家咖啡館就再也沒有看過粗魯的客人上門。
: 小小的制度改變,卻會帶來大大的不同。同樣的,一個看起來傷害不大的制度,可能帶

: 社會莫大的副作用。因為遊戲規則本身,就是在鼓勵特定的行為。
: 因為,本來就不應該噓人,也不應該踩人。在一個成熟社會,「禮貌」不是奢侈品,而

: 常識。
: 我相信「噓」跟「踩」鼓勵這種負面情緒,使用者以為感受到的「社會正義」,很可能

: 是「不信任」跟「反社會」。這不但是一個社會邁向成熟的阻力,而且當我們把這種負

: 表達的工具,誤用為「社會良心」甚至「領導民意」,就會把一個社會帶向憤怒跟非理

: 的偏路。
: 「其實我本來很不贊同你的想法,後來經過反覆思考及跟朋友討論就覺得你是對的,因

: 社會要互相信任才會成長,如果只有打臉文、反打臉文的競賽,一點意思都沒有!」威

: 說。「很多人在現實生活都很OK,在網路上什麼話都罵得出來,很焦慮、需要發洩,也

: 歡互相打臉,只是我看完打臉文還是很失落,總覺得很多事還是沒有改變。」
: 老實說,我覺得台灣網民「很激動」應該不是「天生」的。但是「噓」跟「踩」政策性

: 養成這種性格。台灣人絕對沒有天生比俄羅斯人易怒,社會正義,也絕對勝過今日俄羅

: ,但是網路上看起來,台灣人卻剽悍、憤怒得多。
: 我所知道的台灣整體,大多數人都不是暴躁性格的人,但是台灣人在網路上都很激動的

: 體氛圍,其實證明了有怎樣的環境,就會餵養出怎樣的消費者,畢竟沒有廟,哪來的乩

: 。
: 「噓」這個遊戲規則本身就是霸凌。
: 「踩」當然也是。
: 我真正在意的,都是「踩」跟「噓」為什麼在台灣是普遍現象,在西方網站卻覺得不需

: 討論,根本是不應該存在的功能。如果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台灣人覺得用起來比較「自

: 」,用國外網站都沒有那麼「爽」。那不叫爽,是無禮、無知。
: 基於這個原因,我不會參與任何有「踩」跟「噓」的網路平台,直到這個負面情緒按鈕

: 消為止。我希望你也是。
廢文… 這個人最愛曬國際見識跟外文
那我就舉英語圈最大論壇reddit為例
他們就是把推噓系統發揚得最早的地方之一
推最多的文章推文就會爬到首頁跟最上面
這個網站也許不像fb那麼會賺 靠著相當多的使用者付費就可以運轉了
每個社群網站都各有特色
但fb感覺上在網路地位是相當low的
光會管甚麼裸露或亂檢舉言論內容
基本上就談不上甚麼言論自由了吧
比起噓文 亂刪亂鎖不是更雞掰
沒真的去網路歷練過 洗洗睡好嗎?
作者: silencedance (靜舞)   2015-05-06 16:17:00
他的上一篇文說請跟PTT分手就被嗆過"聽過REDDIT嗎?"
作者: prince (修紗窗紗門換玻璃)   2015-05-06 16:2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