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陳幸妤、楊又穎 二種霸凌、二個世界?

作者: vinsh (愛貓的小蕊)   2015-04-24 13:36:39
霸凌? 虧這些狗屁媒體還敢報出來??? (我指的不是民報)
多年來我們被世襲的資本家經濟霸凌、勞動霸凌、被對面那黨政治霸凌
還要被自己的政府及立法院通過一些狗屁政策來政策霸凌
現在連歷史課綱都要重新改寫成什麼鬼模樣
這些人怎麼不覺得他們有在霸凌我們???
怎麼不罵賣毒油的頂新是怎麼霸凌民眾?
加一堆不合格化學品的統一還是活得好好的阿
你他媽的房價炒這麼高怎麼就不覺得是在霸凌我們這些無房族?
網路霸凌死一個人就要限制網路發言?
幹妳娘咧
※ 引述《blum (BLUM)》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民報
: 2.完整新聞標題:
: 陳幸妤、楊又穎 二種霸凌、二個世界?
: 3.完整新聞內文:
: 陳幸妤、楊又穎 二種霸凌、二個世界?
: 文/唐詩 2015-04-24 02:34
: 媒體當年貼身採訪陳幸妤,可用天涯海角、毫無遮欄來形容,畫面結合聳動的標題讓觀眾
: 對她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觀感。(翻攝網路)
: 昨天,本報的編輯台彙整了ptt網站上有關前總統女兒陳幸妤被該站網友「公認」被台灣
: 媒體霸凌最慘的人的相關新聞,包括網友以此命題發發文「問卦」,以及下方網友回應的
: 留言。
: 我想要說明的是,藝人楊又穎選擇告別世界,原因之一是遭受網路霸凌, 使得此議題再獲
: 社會重視,而多年以前,陳幸妤在媒體收視率(或者選擇性的政治立場)的追逐之下不斷
: 被獵巫,直到多年後才選擇遠離她成長熟悉的台北,恢復平靜。
: 電視裏楊又穎被霸凌的新聞一次次重播,網路上檢討、反省網路霸凌的聲音一波波,想得
: 到的重量級人物,從政壇到藝壇紛在臉書發言,網友戲稱是「被霸凌給洗板」,不少讀者
: 們也分享自己被霸凌的經驗。很多人選擇遺忘,或者輕淡,有人聲稱自己「強烈感受」,
: 也有如李蒨蓉夫婦者聲稱自己也是網路遭「獵巫」的受害者,但真的是受害者還是消費者
: 呢?
: 當然,我們也觀察到了不少名人/政治人物為此大嘆言論太自由,疾呼立法規範網路言行
: 準則,以預防悲劇,這些呼聲我們即使未必能認同,也做了些簡單的新聞處理。就連教育
: 部長吳思華,也聲稱贊成立法規範,但必須再找專家學者研商。
: 對於楊又穎事件,社會大眾的共識則是:悲傷、同情,原來霸凌無處不在,一直在發生。
: 希望不要再有楊又穎的悲劇。
: 然而,楊又穎和陳幸妤,是二種霸凌,二個世界嗎?
: 之所以彙整網友討論陳幸妤被「媒體」霸凌的新聞,其一在於提醒讀者們,儘管過了那麼
: 多年,但網友們留言(或者即時的第一印象,歷歷在目的畫面),她有沒有被平反過?沒
: 有!就如同楊又穎,一切已發生,她再也不能說些什麼。過去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有些公道
: ?我們必須思考。別再有人白白進了攝影機壓迫與文字冤獄。
: 其二,楊又穎輕生是因為受不了霸凌的壓力,那本不是她該受的,終於留下遺憾;而對陳
: 幸妤而言,正如她帶著孩子在SNG面前逃竄,暴怒,哭泣都躲不開鏡頭,麥克風送到她面
: 前就被逼迫要講,是否媒體公審她的父親陳水扁時,非得連帶用醜陋的畫面,來批判她的
: 家教,並且殃及無辜的孩子不可?這不是追殺,什麼才是追殺?媒體「堵」人的遊戲,不
: 能適可而止嗎?
: 其三,比起楊又穎被霸凌的(社群)網路世界,陳幸妤更像是被主流媒體集中開火一般,
: 每一個都是檯面上受過良好教育的記者,每一家新聞台都是資本集中堆起強大的話語權的
: 巨人,在那種壓力下,一個弱小的女性即便有再強大的父母和權勢庇蔭,如果沒有足夠的
: 勇氣承受,甚而堅強抵抗,媒體霸凌又肯驟然撒手?
: 回到立法。我們真的希望在「霸凌」成為熱搜關鍵字後,或者拉高電視談話主題的節目之
: 後,再回頭修法「管」網路?那麼電視要不要管?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尺度,又是在哪
: 裏?媒體會接受你立法規範言論內容,就像日前立委蔡正元要求NCC應管一管某些政論節
: 目一樣?就算網路推爆這要求,是否又害了自己言論自由受限,新聞自由倒退?
: 其四,有許多網友在新聞中留言,反省當年看著她被攝影機追著跑,那種無助下的苦笑、
: 慌張,就像是逃命似的,整個社會集體訕笑,拋棄人性基本的同情,以及理性思考法律制
: 度對她和她的小孩應有的基本隱私權保障,這一切,沒有被原諒,相信是痛一輩子,但網
: 友們的反省,甚至還向她道歉,又何嘗不是社會的一點點的進步?
: 這些思考或多或少有助於逼迫那些追擊特定人物(尤其是非公眾人物)的媒體工作者們(
: 當然也包括了我們的同事),能有最基本的人性思考,並在新聞事件外醞釀一股善良的氛
: 圍,而不是大家集體哀悼那些不該發生的憾事。
: 我們了解,認同我們如此詮釋這個事件的朋友不少,例如PTT上確有網友認為「民報很敢
: 」、「抄得好、照推」,然而也有許多不認同我們的朋友,例如YAHOO新聞留言中,有朋
: 友認為我們報導此是「護航」,「把霸凌分藍綠」,這些理解我們都接受,也都虛心反省
: 。
: 民報做為一個具有相當程度公共性質的新媒體,我們身為新聞工作者,道德並不比別人高
: 尚,然而有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存在事件本身、記者本身和社會觀感本身之間,它們是一
: 致的;在客觀事件的條件下,給受傷的人安慰,並且期盼往生的人安息。
: 因此,為著這些一致的價值觀,必須一再「戒慎恐懼」,顧好良心的尺度。
: 此時此地,我們還必須更堅定地理解:最好的療癒是反省,是阻止一些集體狂熱的事發生
: ,而新聞並非就是要挑起情緒和對立;有最起碼的人性思考和理性對話,就能彰顯某些社
: 會公義的價值,和大家在搶收視和騙點閱的扭曲空間裏好好喘一口氣。
: 網路如此,媒體也是如此。希望網友、觀眾和我們彼此互勉,動口前、動筆前、敲鍵盤前
: ,發新聞前,我們可以先停下來多想一下,即使是一分鐘,都有助於仇恨與情緒能夠同時
: 降溫,「別人要丟石頭,我不一定要跟著丟」。
: 一起放手吧!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goo.gl/rn3hSE
: 5.備註:
: 民報不錯,沒有那些娛樂界的無腦新聞
作者: berryc (so)   2015-04-24 13:41:00
因為在台灣死者為大 死了就贏了
作者: magic1104 (美雞客)   2015-04-24 13:41:00
幹得好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5-04-24 13:49:00
KMT用媒體霸凌 其他人就網路霸凌kmt 沒兩樣啊
作者: tcfsh310854 (13)   2015-04-24 13:55:00
你的霸凌定義怪怪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