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宅男女神自殺亡 遺書控網路霸凌

作者: sheilala (sheilala)   2015-04-23 10:37:45
※ 引述《abc55322 (折疊式咖打掐)》之銘言:
: ※ 引述《sx4152 (呵呵)》之銘言:
: : 首先這位小姐確實算是正妹,但也不到女神等級,版上大多數也都不知道他是誰
: : 我是覺得他走向自殺很可惜,像他這種只要在臉書說想要吃宵夜,就會有數百人買給他,
: : 保證吃到撐死,跑去自殺真的蠻蠢的
: : 而且他會自殺看起來也不只是臉書上有人罵他吧,分明是工作上的霸淩阿,而且會在網路
: : 上罵他的,跟在現實上罵他的根本是同一群人吧
: : 因為在此之前,根本沒人知道他是誰= =
: : 況且這也稱不上網路霸凌,網路霸凌是一堆互不認識的人在網路上戰,戰到當事人在現實
: : 生活都受到影響,比他這個事件強上百倍好嗎...
: : 家屬不要只推給網路啦,會走到自殺這一步絕對都是重度憂鬱症的呀,平常不多多關心,
: : 死後全部推給別人,如果只因網路上有人罵他就自殺,根本是玻璃心中的玻璃心吧
: 以遺書內容來看
: 魯魯me覺得根本就是認識的人在黑她
: 現實中的人際關係才是真正的因
: 不過就製造業見獵心喜炒新聞
: 鄉民真是躺著也中槍
: 就不信她家人會不知道
: 沒膽去找真人報復
: 只好對著網路吠兩聲發洩一下
其實不用因為過度緊張輿論想把矛頭指向ptt鄉民
把這樣的悲劇合理化、正常化
至少現在每篇新聞也都是說fb或網路
沒有故意冠上ptt啊....
或是如果曾經看過xoxo或靠北什麼
也不用害怕自己是幫兇就一切推給玻璃心
如果是個有血有淚的鬼島人
為了身邊的人或將來的小孩
應該要像版上有些人討論著 網路霸凌 和 批評的言論自由 的差別
被洗版已經不可逆了
留點收穫放心裡也好吧?
霸凌的基本定義:
霸凌者和受害者間存在不平衡的力量,蓄意且重複地施加言語或肢體上的傷害,可能是一
對一或一對多的團體霸凌。
->所以不是只有圍剿才是,即使只有受到一個人的攻擊,也是霸凌的受害者。
霸凌的類型:
肢體霸凌(physical bullying),多數人印象中的霸凌方式,包括毆打、推擠、絆倒、
偷竊或霸佔所有物;
言語霸凌(verbal bullying),用語言羞辱或貶低他人,對受害者的傷害不亞於肢體霸凌
或更為嚴重;
關係霸凌(relational bullying),利用八卦、輿論等方式傷害受害者的人際關係和社會
地位。
->不是只有中二打人惡霸才是霸凌,非直接的言語傷害,破壞社會地位形象也是霸凌。
網路霸凌和傳統霸凌的分別:
網路通訊霸凌(cyber bullying)括利用手機簡訊、email、網路等各種通訊管道作出言語
霸凌或散步照片或私人訊息以傷害他人。因為網路的盛行,網路霸凌的案例越來越多,有
霸凌行為的人也開始轉向網路霸凌,其中幾個重要的原因是網路提供了匿名的環境,比傳
統的霸凌行為更容易逃避責任和追查,另外網路社群或論壇,相較於學校或其他社交環境
,更缺乏管理和監控。
->缺乏管理的網路論壇或匿名留言都是網路霸凌的溫床。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懷疑,那平常噓文就霸凌,炎亞倫先罵人暴戾也不能罵囉?
以下討論霸凌和批評的言論自由:
1.霸凌的特色是"重複"和"蓄意傷害",每個人都有接受批評指教的機會,人的對錯關
念也是從小社會化,透過外界評價來瞭解孰是孰非。
->但當把批評當成傷人"手段",甚至重複傷人的時候,就不只是批評指教而已了。
2.關於批評的言論自由,爭論不斷也不是誰說了算,像是種族歧視言論也有類似的爭論,
這就和每個人的道德觀念有關,在同一個情形下,會有不同的道德判斷和決定。
每個人的道德發展不同,有興趣的人可以看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總共有六個階段,
從需要獎勵處罰制約,到內化社會規則和期待,以上是大部份的人都可以達到的階段,
最後是能有獨立思考判別道德規則的能力,道德發展達到這個階段的人,可以因為不同情
況,和同理他人的可能損失,改變道德判斷。
->覺得言論自由凌駕於一切的有兩種,一種是道德發展僅到符合社會規則,不具有獨立運
思能力;另一種是在獨立思考後,認為可能的損失或傷害,不足以讓你改變社會規則和權
利的優先權。(有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考量可能的傷害,而改變道德判斷和行為,
而男性較傾向監持個人或他人的權益優先。)
為什麼會有霸凌?
霸凌行為源自兒童的攻擊行為發展,還未完全社會化或道德成熟的兒童,會將攻擊行為(
肢體攻擊、言語攻擊、關係攻擊)當作解決問題的直接的手段,或反擊的方式,隨著人的
成熟,攻擊行為會轉為心理上的敵意和排斥。
霸凌者的特色是較有攻擊行為,可能有社會化不足或困難。
受害者通常缺乏自信,容易焦慮,很少強烈捍衛自己,較少幽默感,不太會說服他人,且
讓霸凌者予取予求。
->霸凌情形不只是單方面的問題,霸凌者和受害者都需要協助和介入。
(目前改善霸凌的取向是多管齊下,從家庭、學校、同儕、霸凌者、受害者、旁觀者都
給予不同的處置,減少或預防整體霸凌行為的發生。)
霸凌行為的後果?
霸凌者如果沒有受到適當的規範和教育,霸凌行為將持續,有社會化的障礙,成為問題
行為和犯罪的高危險群。
受害者可能會有憂鬱、受孤立等各種心理健康影響,試圖自殺,或出現霸凌行為,變成
Bully-victim,找另一個受害者緩衝自己的負面反應。
->應該幫助減少霸凌行為,而不是用相同的霸凌行為對待,或要受害者反求諸己,造成更
多的Bully-victims。
結論是大家可能都曾經霸凌別人或被霸凌或當個旁觀者,為了身邊的人和後代好,希望台
灣的防範機制可以更好,有些國家有明定法條防止霸凌行為,但我想法律是道德而來的基
本規範,大家應該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斷,所以才會對恐龍法官或是警察不應該幫吳敦義隨
扈子滅證的事抨擊。
作者: weirdgrape (葡萄搭捷運)   2015-04-23 10:38:00
請大家支持email5566 不要再酸她了!!!拜託
作者: GalLe5566 (給力5566)   2015-04-23 10:39:00
你的參考文獻呢?
作者: phix (88)   2015-04-23 10:39:00
網路被媒體栽贓 這要怎麼算
作者: n12052233g (ceaseme這樣 )   2015-04-23 10:40:00
那個講稿是整理過的。遺書有講到網路霸凌? 不是工作
作者: omit18 (胖海)   2015-04-23 10:40:00
幹 你的結論太短了 小心老闆把你釘在牆上
作者: rain2000 (heavy rain)   2015-04-23 10:40:00
應該是特定工作同伴的霸菱 洗成網路霸凌 有點故意
作者: LYS5566 (明燈❺❺❻❻)   2015-04-23 10:46:00
看到人被屁毛事 天天刁天天弄 多半就是霸凌 就該出手相救而非發生憾事才在相互指責
作者: Shakerzero (Shaker)   2015-04-23 10:57:00
被發黑函人身攻擊應該找出真兇不是去怪郵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