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李家同: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

作者: schizophrena (你很記者你很腦殘)   2015-03-29 15:15:53
因為 台灣的經濟起飛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靠著加工出口起家
加工出口就是大量製造下的產物 因為在工資上漲的地方受不了這種人力成本
就開始往外移 美國當時是台灣的朋友 就移了很多這種機會來台灣
在那時也帶動了很多中小企業的成立
一直到了民國八十年代 中小企業實行產品大量製造為主的台灣經濟
也很成功地幫台灣挺過了亞洲金融風暴 因為彈性大 變化快 不像韓國很早就開始
財團集中化 變成在韓圜大貶的情況下 整個國家幾乎快倒了
像是南韓的鮮京集團 在那時幾乎就被打趴 起亞集團也是
那時很多台灣的中小企業老闆或者創業的 大約四十歲 或者是當時創業者的第二代
在現在大約是五六十歲的年紀的那些人 也享受到了那時台灣大量出口的果實
靠著產品外銷 配合中國低階製造的興起 台灣較高階製造的優勢
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那些老闆到中國設廠 用低階人力大量製造
不過 歐美走過的路 台灣人也會遇到 也就是 經濟成長也是會伴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
在台灣沒有再這種優勢下 唯二的路 就是
1. 放棄人力密集的大量製造 改以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獲得優勢
2. 找尋更低成本的人力的地區
好 第二條路已經在作了 往越南等地去
但是 那邊又不像中國 不會排華 又同文同種
台灣在那個年代 作什麼賺什麼的人 怎麼會習慣到了那個地方還要重新學習越南當地文化
還要找越南文翻譯? 不是像以前一樣講中文就可以了嗎?
這些慣老闆們 也就是習慣了中國找低階人力成本 講他本來會說的語言就能賺的人
很多連到越南去 到印尼去 都覺得太難
然後又改不掉大量製造的思維
覺得找些學歷高 高技術能力背景的人來 只是來領高薪的
在他們眼中 這些有技術知識含量的人 只是一個人
跟op一樣都是一個人 為什麼op一個月領1000塊 這些人一個月要領5000塊
當人力工資高漲 降人力成本行不通 又沒那種國際化視野的能力
(哦 他們很多都覺得他們從中國回來 很國際化了 吃屎吧)
就開始想要回台灣 用盡辦法想要把台灣的人力成本降低
開始跟報社 人力銀行 媒體什麼的 通力合作
把台灣人講得多不好 把台灣講得多慘 不如中國 不如東南亞
唯一目的 要台灣人不要領那麼多錢 不然我們不要你哦
另一手又用錢去施壓政府 要增加外勞進用數量 要本外勞脫鉤
說那麼多 他們好像都不想要作什麼改變
有一群人在電視上狂喊要台灣開放高階人才進來台灣
奇怪了 我早就在新竹看到了一堆皮膚比較黑的印度人在寫軟體
怎麼會沒有高階人才在台灣呢? 印度人寫軟體世界知名 還不夠高階嗎?
哦哦 這些爛老闆的高階是 大陸的上班族啦 在台灣作事 領比大陸高一點的薪水
就不用聘你台灣上班族工程師或者管理人員一個月三四萬的薪水
兩三萬 比他們中國當地高就好了
這不就為什麼當時服貿要偷渡這些條款?
這些慣老闆 唯一會的把戲就大量製造降成本 物料降不了就降人力
再降不了就連品質都犧牲
他們哪會去想要提升自我的技術含量增加競爭力?
cost down不是這種cost down法
人家LG的面版製造夠強大吧 人家可是有一堆專利在卡怎麼減少液晶塗佈時的浪費
以減少生產成本
人家的cost down是這作法
不是像這些慣老闆只會找人力便宜的地方設廠作些大家都能作的東西好嗎
人家歐美國家的小國 人家的文化和思維背景都已經高出台灣很多截了
像荷蘭 ASML 台積電要進到幾奈米的製程
都還要看他的機台作得怎樣 還要派人跟他們一起研發
這些最愛搞政治 在電視上喊什麼企業要出走的那些混球老闆
他們有什麼能力去作尖端的製程研發?
別想了 唯一的解藥就是時間 這些吃了大量製造 低人力成本獲利的慣老闆都沒力了
台灣才會改變
※ 引述《lovecorn (RT)》之銘言:
: 這些國家的先天體質跟我們相近,
: 1.被夾在大國之間
: 2.國土小, 無法只靠天然資源就過好日子
: 3.人口數所形成的市場吸引力並非世界級市場
: 4.位於重要航道之上或附近
: 但他們靠後天努力, 成為小而富裕的國家, 他們知道:
: 1.定位問題: 自己在世界上的角色定位
: 2.人才問題: 角色定位完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 3.控管問題: 培養人才的過程做到一定程度的控管
: 4.利用問題: 人盡其才, 自由發揮
: 5.把握經驗: 取得成果, 累積經驗
: 6.發揮優勢: 累積成果, 發揮優勢
: 官員們是看不起荷蘭, 瑞士, 新加坡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