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2名日本人質可能被砍頭了

作者: yu8810 (酒鄉菸民)   2015-01-26 23:14:48
  其實歷史上,日本也曾經遇過相當多類似的案件,雖說歷史難以為鑑
(所身處的客觀時空環境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判斷與結果),
但難得有這個機會,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日本是如何因應類似問題的吧。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中日近代外交史中一項滿有名的人質事件:宜陽丸案。
時值民國十二年,當時中國四川陷於嚴重內戰,川軍的第二軍楊森與第一軍的
但懋辛、第三軍的劉成勳為了爭多地盤而展開多次火拼交戰,
最後以楊森一方失敗撤往湖北宜昌而暫時落幕。
但當時的兩湖巡閱使吳佩孚卻想利用這個天賜良機,一舉統一西南地區,
因此派遣了直系軍隊協助楊森一方「反攻」四川。
九月七日,日商的日清輪船公司所屬的宜陽丸與雲陽丸兩艘輪船,
在行經四川涪陵時,被反楊森的四川軍,但懋辛的部下,湯子謨等人的軍隊
發現船上攜有直系要援助楊森的大批軍火,因此被攔阻下來,雙方產生衝突,
宜陽丸的日籍船長被當場擊斃,大副等人則連同輪船一併被川軍擄走。
發生此事後,湯子謨一方指控日方違反中立,私自運送軍火介入他國內政,
違反中國規定,因此要求日方須備鉅款以贖回被擄走的日本人質。
關於這起案件,實際的發生過程與責任歸屬先暫且不討論,
由於中方與日方的說法迥異,但總而言之,
中方聲稱此事是因為日商為了多賺錢而走私,日方要負大部分責任;
而日方的說法則是該名日籍船長是受直系逼迫而不得不運送軍火,中方要負大部分責任。
因此這事件在兩方扯皮下一直無法有完整清楚的定論與處理方案,
雖然當時日本國的軍事實力遠強於中國,但由於四川屬內陸,
日本的海軍難以企及,又不可能派遣陸軍登陸營救,因此陷入了鞭長莫及的窘境之中,
最後日方終於獲得了「除贖回一法,更無救出之望」的結論。
但中方的北京外交部卻無法認同贖款救人之法,主要原因有二:
一、認為日方贖款乃是「資敵」之舉;
二、認為這會鼓勵其他兵匪以擄外人為生財之法。
但這樣的矛盾卻因為當時中方面臨相當多外交問題,
再加上直系軍閥的首領曹錕(歷史課本上有名的賄選的那位),
於當年的十月下旬就要接任大總統位置,為了營造中外和諧的外交局面,
在宜陽丸案後一個月,北京外交部終於改變決策,不排除以贖款方式救回人質。
但是就算同意用贖金救回人質,這個金額又要如何分攤又是大問題,
就像前文所述,中日雙方對於案件的責任歸屬沒有共識,因此誰要付錢成為了重大問題。
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多次向外交部表達關切之意,但成效總是不彰。
在一直拖延之下,日方向北京外交部持續會商,
聲稱已將贖款金額從原先的百萬銀元壓到十一二萬,
並希望由中國政府負擔半數,六萬銀元。
為此,外交部在1923年3月6日向國務會議提交說帖,希望能撥交經費作為贖金。
最後國務會議同意中國政府負擔五萬,日方負擔其餘金額。
但其實,當時的中國政府連五萬銀元也擠不出,
最後還得向日方借這五萬(有利息),直到1924年10月,經過一連串的轉手後,
湯子謨才終於將日本人質釋放,為時一年的宜陽丸人質案才終於宣告結束。
這起案件之所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
主要是因為這凸顯了當時的中國政府對於內政的無力,對於外交上也缺乏手段,
而事件一開始的中國北京外交部說法也是人質案中一個永恆的疑問:
花錢贖回人質,究竟是否能獲得好的結果?
是否會反而造成其餘兵匪從此用劫擄外國人的方式生財呢?
是否又代表著,你花錢資助了,在現代的這個事件中的話,恐怖份子呢?
這樣的疑問至今仍然未能獲得完整的解答,
這同時也是為什麼國際上都不太贊同以贖金的方式贖回人質的原因。
參考資料:
應俊豪,〈內戰、輪船與綁架勒贖:中日宜陽丸事件(1923-1924)〉,《近代中國》
P117~137
作者: dan310546 (00)   2015-01-26 23:17:00
推 很重要很關鍵的事件
作者: d9637568 (小さいけれど確かな幸せ)   2015-01-26 23:18:00
中國那段軍閥內戰的歷史很精彩
作者: chaunen   2015-01-26 23:18:00
長知識推
作者: dan310546 (00)   2015-01-26 23:20:00
結果後來抗戰川軍出最多力 果真資敵~
作者: yyc2008 (MAGA)   2015-01-26 23:24:00
阿真是重要 好棒棒
作者: zane21 (騎車請小心)   2015-01-26 23:32:00
長知識
作者: larailing (奈)   2015-01-26 23:34:00
所以還是沒有結果阿 付錢也是 不付錢也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