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桃園新屋保齡球館大火燒塌 救災六消防隊

作者: smillangel (阿杰)   2015-01-20 20:13:03
先對殉職的六個同仁說:辛苦了,不用出勤了,好好休息吧
本人24期,其中一個是我不同隊的同學
雖然素昧平生,但依然非常難過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不是楊桃市的隊員
所以我不評論這場火的起因和責任歸屬
只單純的就一些"認知差異"的地方作探討
1.分隊帶隊官(通常是分隊長或小隊長)是不能衝火場的
因為人力不足,帶隊官要擔負起安全官+分隊指揮官的責任
指揮官除了要接受指揮中心和現場最高層級指揮官的調度
還要了解分隊同仁在哪個區域,是否安全
可能一個分隊就負責2~3個面的阻隔延燒,不論帶隊官去哪一面
都可能疏忽了其他幾面
2.殉職同仁的期別與年資
30期確實資淺,可能歷練不足
同為24期,在新天龍國早已是主力
但我要表達的絕對不是"他算老鳥,經驗應該豐富"
而是"為什麼北部留不住老鳥","為什麼24期已經是主力"
原因很簡單:北部勤務多.雜,業務重,看似人力很多,事實上根本嚴重不足
諸如此類的利空因素,導致人力外流
消防內部統調(縣市調動),第一個看的就是你的資績分
年資越老,排名越高,調動機會越大
可想而知新生一畢業,只會看到南部的缺少得可憐,北部的缺多到爆炸
一波波新生畢業只能填北部,老的又想調走,斷層就出現了
3.夜班日班
消防的生態和其他職業不同
班表只會區分"值班.救護班及其他臨時勤務或需要時間處理的勤務"
火警基本上是"上班同仁"都要去的,沒有排什麼日班夜班
當然也不會有老鳥欺負菜鳥,叫菜的頂替老的去火警之類的
當然也會有特殊情況:
例如本人單位特殊,救護隊的會留2車4人+值班1人在分隊待命
準備出救護車,其餘的才出勤火警
總而言之,火警在消防隊是沒有排班的,是全員出動
4.訓練
人力不足=>上班一個當兩個用=>上班時很累體力不佳
訓練?睡都睡不飽,業務都做不完了,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要說勤一休一,連勤二休一都有人罵說假放很多,很爽之類的
很多縣市因為人力不足導致訓練.常年訓練...等等訓練只能休假去
至於在學校的訓練
我是台灣"警察"專科學校畢業的,而不是消防專科學校畢業的
不用說也應該懂了!
至於南投的消防訓練中心,我只能深表遺憾
去年底有幸上到前訓練中心主任,目前是某市局長的課
前主任非常有心,說真的他底下的一些幹部也有雄心壯志
不論說到中心能負擔的受訓人數.受訓種類,真的都很美好
缺什麼?
缺的是經費和體制!
沒錢,伙食是個大問題,水電也是大問題
某些專業科目甚至要找外聘教官,外聘教官費也是個問題
目前體制上仍然以警專(學科)為主,訓練中心(術科)為輔,恰巧本末倒置!
總結:
這場火讓六名弟兄殉職,探討原因是必要的
曾經去過新加坡民房學院訓練,當地教官稱我們是超人
因為我們一個隊必須做他們學院所有隊的工作
化災隊.消防隊.城市搜救隊.救助隊.倉庫管理員.內勤業務員....
甚至連清掃的阿姨我們都包了!
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做,百百通的下場就是都不精
高發展國家的消防隊,特色清一色都是專業分工
台灣不是不想做,專業分工?人在哪?補足人力遙遙無期
沒人的情況下每個消防員只能身兼數職,疲勞駕駛,救災出意外
身為基層的我們無法改變高層的決策,只能夾緊卵蛋注意安全
以上,希望不要再有殉職的事件發生了
R.I.P
: 這個打仗一樣
: 現場你沒辦法反應太快 只能靠直覺
: 就好像是你到雷區 會不會踩到地雷
: 又不是說有時間每個地方查
: 就只能靠反應
: 前幾天日本北海道也死了幾個消防
: 大陸也是 都是很年輕的消防員
: 你以為沒火 開門氧氣進去就迅速燃燒
: 哪有時間讓你判斷裡面有沒有悶燒?
: 不過真的是太菜
: 老經驗的 可能看多了 真的比較容易判斷
: 年輕只能衝 想辦法趕快撲滅火場
: 政府要多做訓練 不要只是靠人力
: 想辦法科學方法 而不是靠人多一定有時間撲滅火場
: 很多義消也是啊 義消就是靠人海戰術
: 碰到化學災害或者是很詭異的火場 就判斷不出來
: RIP
: ※ 引述《neepa (官小講話算三小)》之銘言:
: : 平衡報導
: : 根據另外一個分隊的同學說,他們分隊也有去支援
: : 他們說在第一梯次各支援單位的帶隊官都有進去
: : 只是後續在替換或休息時不一定每一線都有帶隊官
: : 另外,在當時的狀況從外面來看是感覺上可以進去的
: : 只是進去後才發現裡面很熱很熱,所以陸陸續續就有人撤出來
: : 現場指揮官在閃燃前5.6分鐘左右就喊全線撤出
: : 二樓這一線可能進得太深了,無法及時退出。
: : http://imgur.com/ebKbrW1.jpg
: : http://i.imgur.com/GEojywt.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