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高鐵財改方案??

作者: dppt (我精含)   2015-01-10 11:09:07
※ 引述《patrol (男子漢直球!!!)》之銘言:
: ※ 引述《amovie ( )》之銘言:
: : 這就是核心所在
: : 中山大學之光葉匡時提出高鐵減資再增資
: : 減資的確就是原始五大股東要認賠
: : 但是殷琪卻還想參與增資
: : 中山大學之光葉匡時提出的增資卻排除原始股東
: : 很明顯
: : 中山大學之光葉匡時有把握找得到人增資
: : 如果是賠錢貨就不會有這麼多人想參與增資
: : 說道這
: : 只有傻瓜才看不出是肥肉
: 我有疑問~~ 為何要財改?
: 如果破產是政府要付三千億買回高鐵, 一年營收200億
: 6%的回報率耶? 即使只能賺一半, 也有3%的回報率耶?
: 為什麼不讓他破產再讓政府接管???
: 再說如果之後出問題, 地層下陷之類的到時一樣是政府要出錢阿~~
: 照這個看法應該是讓他破產比較划算? why???
200億不是營收
台灣高鐵的年營收早就超過350億
200億是怎麼算出來的我不知道
我就用手邊拿的到的資料
以台灣高鐵2013年的損益表:
營業收入 361億
- 營業成本 238億(主要是折舊151億)
- 營業費用 9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營業淨利 114億
- 其它費用 87億(主要是利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稅前淨利 27億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
要改善高鐵的財務不外乎以下幾個方向
1.增加營業收入。
2.減少每年的折舊費用。
3.減少每年的利息費用。
可是無論是營業收入、折舊費用、利息費用都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2013年的數據到2014年都可能變動
1.台灣高鐵的營業收入還是一直成長啊!
2.折舊費用目前是採用運量百分比法
既然未來運量和營收還會增加
那運量自然也會增加
代表2014年的折舊也會增加
更詳細的折舊細節可以參考「鐵道版」這篇文章 #1Khy-HN6
3.利息費用也是採前低後高,未來也會增加,
但是幅度沒有像折舊的升幅那麼可怕
這三個方向裡增加營業收入
我個人認為是高鐵營運中最被大家忽略的
不過這部份很難用財報解釋,先略過
專家學者之所以有些主張每年「獲利」200億
也是有考量到這部份潛力
減少折舊就是這次財改最具爭議的延長特許期40年
但是這就等於是拿政府未來的資產送給未來的高鐵股東
財改案的另一個內容減資後再增資
很多人以為這樣就能充實股本、減少利息
但是根本沒有!
因為這個動作根本沒有增加高鐵的股本
因為增資的幅度太少
利息費用完全不會減少
根本完全沒有patrol兄主張的效果
這卻是最有效也最公平的方向
如果目前高鐵的資產都是自有資金
省了每年87億的利息
達成patrol兄說的:
「付三千億買回高鐵, 一年營收200億 6%的回報率耶? 即使只能賺一半,
也有3%的回報率耶?」(應該是「獲利200億」)
而立委所說的其它方案其實是這個方向
破產接管其實效果也等同於此
所以大家要有一個概念
一旦接管台灣高鐵的股東當然血本無歸
葉匡時一直說接管後政府會損失多少根本是胡扯!
因為政府的帳和台灣高鐵公司的帳是二本
接管只不過就是等同於當年不採BOT
回到政府自建
但是已經有廠商幫你建好了
既然收回高鐵政府可以拿回未來高鐵營業收入
自然也要付3000多億來買回
難道政府可以像228的草鞋兵一樣吃銅吃鐵?
怎麼能說是「血本無歸」
所以媒體一直在渲染的「台灣高鐵破產、證明BOT失敗」
根本就與事實不符
高鐵BOT根本是李登輝時代留給台灣人最好的遺產
完全保障了政府的權利
那葉匡時為什麼一直堅持要從延長特許期減少折舊
而完全不考慮其它方案?
首先是行政怠惰
就像柯文哲拆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一樣
連他任命的交通局長最後都提不出數據
搞了半天只是想省事才不拆
如果走其它方案弄到破產
政府接管對公務人員總是麻煩事
另外一個理由是
葉匡時認定台灣高鐵沒有延長特許期40年
根本沒有任何資金想投資
可是明明接管就還有3%報酬率
雖然台灣這幾年經濟成長不如以往
但是利率也下降到1%
難道都沒有3000億資金會捨定存來當高鐵股東賺3%?
葉匡時眼見立委要求提其它方案
又說一旦接管政府要付6000億
五大原始股東又會求償3000億
立委聽了就更火
蓋一條高鐵也只要5000億
然後原始股東的求償扣除愛心票
、九二一後規格更動成本
有2000億居然是交通部提供運量分析太樂觀
讓他們當年投標金額太高
你是立委
看到這種情況會不會懷疑有鬼
這些立委又不是吃素的
最後就演變成1/7的0比18
交通部長罵葉宜津偏執、辭官
最後講講我對「圖利財團」的看法
立委發現情況有異追問到底要賣給誰也沒錯
可是賣給誰真的不是重點
葉匡時說「全民釋股」難道就不是圖利?
只要特許期40年過
就算你是只買1張的小股東也是被圖利的對象
而且就實務來說
3000多億最後能買最多的不是財團是什麼
22K月光族一張都買不起
政府資產他們也有份
為什麼要損失那40年的權益
有沒有可能真的如葉匡時說的
破產後OT,不延長特許期根本沒人想接?
五大原始股東也是沒延長40年不願增資
但是殷琪卻放話說他們本來要增資
是交通部不准他們增資
如果真是如此,背後的問題就很大
最近很紅的「市場機制」不就是要先招標才知道有沒有人肯接嗎?
沒招標前也都是葉匡時自己在講的
其它細節可參考小弟二個月前寫的懶人包:#1KQAtpak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5-01-10 11:10:00
破產不是要我繳稅 養這些人做事都只會賠錢 正常嗎?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10:00
原始股東到底出了什麼錢?
作者: saladim (殺拉頂)   2015-01-10 11:11:00
當初原始股東出資太少 借太多錢 結果光利息就自爆 到現在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5-01-10 11:12:00
有個疑問是,貸款只還利息,那本金什麼時候要還?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12:00
葉匡時到底在搞什麼鬼,他到底想幹嘛
作者: saladim (殺拉頂)   2015-01-10 11:12:00
利率降低過 借新債還舊債也用了 利息還是一個問題
作者: t95912 (Alan(阿倫))   2015-01-10 11:19:00
原始股東不是沒出什麼錢 都是政府出資的?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21:00
政府出了八成的錢,這什麼BOT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