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庫】升學脫貧?高學費壓得喘不過氣

作者: skyu10 (QQ)   2014-12-29 23:05:10
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公庫】升學脫貧?高學費壓得喘不過氣
3.完整新聞內文:
■ 「貧窮與東大」
在大企業工作的朝倉彰洋(25歲),於2009年就讀東大時曾做過一份問卷調查。
由東大校方實施的「學生生活狀況調查」結果可得知,父母親年收入為「950萬日圓以上
」的東大生占半數,然而「無從得知有多少學生為貧困階層」。從此問題意識出發,朝倉
針對自己所居住的學生宿舍的舍友發放問卷調查,發現宿舍裡的學生大多皆有經濟問題。
49位問卷回答者當中,父母親年收入不到300萬日圓的學生有15位。
「即便出身貧困,若支援制度能更廣泛週知運用,便可不受困於家庭經濟因素,進入東大
求學」朝倉本身便成長於單親家庭,由母親扶養長大。原本母親說:「會提供資金讓你繼
續求學」,但當他提及想離開愛知縣至東京求學時,母親態度丕變,以「沒有錢讓你去東
京念書」為由反對。日本國立大學的學費(標準金額)從1975年度的3萬6千元日圓,漲為
目前的53萬5800日圓(約16萬台幣),漲幅約15倍之多。
朝倉初中時從未考慮要上大學。高中時受到老師的協助獲得免除學費補助,同時也爭取到
給付型獎學金*,得以進入研究所繼續求學。「我很好運。若沒有遇到提點我有支援制度
的國中與高中老師,與一起以東大為目標的夥伴,我應該無法繼續升學。」
在愛知県春日井市購物中心的一角。那裏的大學生志工每周一次約2個小時,針對國中生
進行幾乎是一對一的課後輔導。約有15位學生受到政府生活保障補助,或是單親媽媽家庭
。其中一位是成長於單親媽媽家庭的國中三年級女學生(14歲),雖然放棄上補習班,但
接受課後輔導教室的指導,以商業職業學校為目標,希望繼續升學。職業學校畢業之後,
她打算立即投入職場。「因為沒有錢可以上大學,而且工作的話媽媽會很開心」。 一位
參加課後輔導教室的國中三年級的學生(14歲,長男)母親(38歲)說道:「無論如何都
要想辦法讓兒子上大學」。她的丈夫(38歲)多病,她以照護服務員證照打工維持家計,
深刻感受到經濟環境富裕的人不斷爬上社會頂層,貧困的人只能在原地打轉,窮困生活日
復一日。她說:「不希望兒子步上我的後塵。希望他堅持下去,持續往上爬。」
即使出身貧困,教育能使人發揮能力、開拓未來。然而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現況當中,
原來被視為可改善貧富差距的平等受教權亦搖搖欲墜。
■ 打工纏身,「想放棄上大學」
經濟狀況吃緊,即便升學,路途仍然險峻。學費必須貸款,變成家庭的重擔。
一位居住於宮城縣的母親(50歲),擔任非正職幼兒照顧人員,月收入約13萬8千日圓,
扶養兩個孩子。其中私立大學的長女(20歲),自就讀公立高中時便背負借貸型獎學金的
「貸款」,升大學時又借貸了兩項獎學金,畢業時貸款總金額預估達260萬日圓(約78萬
台幣)以上。國中二年級的長男(14歲)在升上高中之後,將背上另一筆新貸款。 女兒
的目標是成為小學老師,為了償還學貸,身兼收銀員等兩個打工。但是早上5點起床一直
到半夜才回家,每天學業打工蠟燭兩頭燒的生活,連跟朋友相處的時間都沒有。這個夏天
,女兒忍不住透露「打工好累,我想放棄念大學」的念頭。「我很想跟她說,沒關係就不
要打工吧。但面對現實,我也只能說,現在辭掉打工的話,150萬日圓(約45萬台幣)的
貸款怎麼辦?」即便順利畢業,也無法保證能找到可穩定償還貸款的工作。「即便是為了
脫離貧窮而升學,但也只是持續增加借款的『無法回頭的賭注』罷了」母親深為煩惱。
■ 接受學貸的學生比例為52.5%
孩子的窮困比例打破過去紀錄的同時,另一方面,國立大學一年的學費為40年前的15倍。
必須仰賴名為獎學金的「貸款」的家庭日漸增加。依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統計數據,日
間部4年制大學的學生之中,接受獎學金支援者在2012年度已達52.5%,較十年前增加了
20%。其中接受獎學金支援的學生有9成是借貸型獎學金(學貸)。
名古屋市的杉山智(20歲),因交通事故的後遺症的父親無法正常工作,家庭經濟困難。
大學二年級時因納不出學費被開除學籍。高中、大學接受獎學金約350萬日圓亦為貸款,
負擔極大。 他參加以思考如何解決孩子的窮困對策的聚會,認為「沒有知識便無法找到
解決辦法。無知使人窮困。」如果貧窮,就無法接受教育,吸取知識。「因為貧窮便得工
作的想法將產生貧窮的惡性循環。」(杉原里美、山本奈朱香、河原田慎一報導)
■ 同樣面臨學費高牆的美國與澳洲
被視為「改善貧富差距」的教育制度,持續遭到因財政狀況惡化帶來的高學費所威脅。據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訊所示,就連以「教育是國民應享的福利」為理念的法國
跟荷蘭也醞釀調漲學費。
澳洲自2005年開始6年之間學費調高了28%,就讀雪梨大學的大學三年級學生Kyle 
Blakeney(21歲)非常憤怒,低收入戶較多的澳洲原住民憤怒地表示:「原應是為了脫離
貧窮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很諷刺的,卻因為貧窮而無法就讀,多麼讓人絕望!」、「自許
為多元主義國家,卻說出:『窮人不要去當律師跟醫師』這種話。」 保守聯盟的艾伯特
(Abbott)政權減少大學的財政支出,提出最高300億澳幣(約7800億台幣)的財政削減
法案,法案通過的話,取得碩士學歷的學費會從目前的數萬澳幣,在兩年後漲為世界最高
學費的10萬澳幣(約260萬台幣)。 澳洲40多間大學中多為國立大學,1989年之前皆為免
學費。「出生於這個時代的人,就必須繳納高額的10萬澳幣學費。」居住於雪梨郊外低收
入戶聚集地的高中生Grace Hurley(17歲)嘆氣地說。
美國過去也曾被稱為即便出生貧窮家庭,只要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就能翻身為中產階
級的希望之國。但是美國大學創立的NPO「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表示,
去年4年制私大一年所需費用已調漲為約3萬1千美元(約93萬台幣)。即使一併考量通貨
膨脹率,也約為30年前的2.5倍。公私立大學中約有6成的畢業生背負高額學貸,平均借貸
金額約為2萬7千美元(約81萬台幣)。
NPO「學生貸款危機」的創立人Robert Applebaum指出,「因為背負貸款,即使畢業,也
有許多人無法購買房子或車子,亦無法創業。此問題亦將為經濟整體帶來負面影響」。(
雪梨報導=郷富佐子,紐約報導=中井大助)
■ 以稅金補助升學費用
矢野真和・櫻美林大学教授
雖然政府想以借貸型獎學金解決機會不平等的問題,但其本質仍為貸款。父母親繼承給孩
子的負資產問題,有定著化的現象。針對無法上大學的人,應提供低所得者無須償還之所
得連動型獎學金,無論是公私立大學皆應調降學費,應以稅金負擔生學費用,學費由父母
親負擔的想法必須加以改變。在高中畢業者與大學畢業者的未來所得差距持續擴大的狀況
下,從大學畢業者的終生收入所獲得的稅收應大幅超出公共投入金額,而大學學費應只佔
消費稅的1%。我們要改變想法,18歲孩子的大學學費用不是由父母負擔,而是共同負擔,
實現讓每個人都擁有就學機會的社會。
譯者註:日本的獎學金分為兩種,一種為無須償還的「給付型獎學金」,另一種為須償還
的「借貸型獎學金」。
資料來源:
http://digital.asahi.com/articles/ASGCS64WPGCSUTIL01V.html?iref=comkiji_txt_end_s_kjid_ASGCS64WPGCSUTIL01V
圖片來源:
http://yamatea.at.webry.info/201412/img1_1.141724257638697202180.html
原標題:為了脫離貧窮而升學──學生面臨的卻是高漲的學費與沉重的學貸負擔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ppt.cc/Vbtn
5.備註:鬼島也不遑多讓阿! 一堆人也揹學貸要還很久阿!
可能差在生活壓力台灣稍微輕一點,不過也快了
炒房泡泡爆時台灣會比日本慘,鬼島和無間地獄現在只是一線之隔阿!
作者: j65p4m3 (DDU)   2014-12-29 23:10:00
要讀大學就要有那個本事
作者: GuanWei0709 (小冠)   2014-12-29 23:17:00
這篇很詳細
作者: SSSONIC (...)   2014-12-29 23:33:00
本事就是要有錢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