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財經觀點/想贏得市場 企業創新動力是關鍵

作者: pdaplayer (消波塊)   2014-11-25 08:01:04
1.媒體來源:
udn.com
【聯合報╱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完整新聞標題:
財經觀點/想贏得市場 企業創新動力是關鍵 (FTA 的影響)
3.完整新聞內文:
中韓FTA上路在即,近日關於台灣應儘快簽署服貿、貨貿,避免台灣被邊緣化的論述不斷
出現。事實上,依據中韓FTA實際進展情況來講,套一句老話就是「有那麼嚴重嗎?」
不管服貿或是貨貿,跟中韓FTA都有很多需要比較跟研究的地方。譬如中韓FTA的內涵並沒
有開放面板業,除非貨貿未來在談判時,真的能夠談出超越中韓FTA的程度,否則有很多
東西,在現行的WTO框架下都已免稅。
對台灣產業來說,面板、汽車零件等是台灣出口的最大宗產品,現在中韓FTA未談入的,
相信未來在貨貿談判時可能也不會納入。
大家應有一個認知是,即便希望加速簽署貨貿、服貿,仍須慢慢談,且簽下來後,幫助不
見得如預期那麼大,不簽也沒有那麼嚴重。目前台灣最需要搶救的,還是台灣本地企業的
創新動力,這攸關台灣能不能在未來不管是中國大陸或歐美的競爭中贏得市場。
我們在崩世代裡談過「創新福利國家」的概念,就是要想像中國大陸未來是怎樣的市場?
台灣現在已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未來大陸可能會發展成跟台灣很類似的環境,但人口老
化市場不只需要醫美產業,也需要很多醫療、養老等相關設施,還包括電子數位產品,或
電子機械產品。
譬如日本正在研發的機器人輔具,美國、北歐也透過手機、電子監控等設備,發展的社區
電子照護設備等,大幅節省人力進行社區老人照護,這些產業對於人口數龐大的中國大陸
尤其需要。
台灣本土企業的創新需要和在地需求結合,跟台灣的本土產業、機械業,還有電子業的研
發部門結合在一起,運用現有優勢進一步加值,而不是一直想著鮭魚返鄉,招攬外資投入

「鮭魚」在外多數從事下游的勞力密集型代工業,雖然可能有一些品牌和市場價值,甚至
在大陸可能也還是很有影響力,對當地的狀況也很瞭解,但扣除社會網絡的效益外,並沒
有什麼研發能力,回台反而容易出現資源掠奪性的行為。
過去台灣餐飲業的蓬勃發展,就是仰賴著本土資源的滋養。我們應將台灣當成一個試水溫
的市場,提供本土企業創新動力成長。(本文由林宗弘口述,記者邱莞仁整理)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9087333.shtml
5.備註:
難得 udn.com 針對FTA有比較理性的報導
作者: bbdirty5566 (尊爵不凡藍鳥40)   2014-11-25 08:02:00
阿不就廢話
作者: WANG122122 (unnamed)   2014-11-25 08:05:00
簽了員工又不會加薪 那乾脆大家同歸於盡好了 有差嗎
作者: NCmuhaha   2014-11-25 08:05:00
台灣需要的是這類論述 而不是馬政府的恐嚇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