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研究造假 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

作者: JinFa22 (Jin)   2014-11-16 01:09:55
※ 引述《bulcas (神火)》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 2.完整新聞標題:
: 研究造假 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
: 3.完整新聞內文:
: 【聯合報╱朱敬一、牟中原、孫以瀚/前國科會主委、副主委(台北市)】
: 2014.11.15 02:23 am
: 最近一兩周,交通大學黃國華教授登在「自然奈米」國際知名期刊的文章受到質疑,已經
: 兩度登上台灣媒體版面。這篇文章據說是做出了驚人的發現,但是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提出
: 種種挑戰與疑點,自然奈米期刊遂暫時將此文撤稿,並致函交通大學請求處理。同時,科
: 技部也成立倫理小組進行調查。
: 依據黃教授及其共同作者的說法,他們的研究是經由一位Steve先生的中介,在台南關廟
: 某貨櫃屋實驗室所做。如今Steve其人不知去向、貨櫃屋不知所蹤、實驗器材難以尋覓、
: 實驗室記錄散迭、而共同作者因為當初簽了保密協定,所以現在不願透露實驗細節。坦白
: 說,前述每一項都令我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更令我們震驚的是,科技部似乎因為「證據
: 不足」只打算給予書面告誡,而交大校長要外界不要未審先判,要等待科技部與「自然奈
: 米」期刊的回函。
: 科學(science)是什麼?這應該是所有自認為是科學家的人最最基本的常識。大哲學家
: Karl Popper有以下經典的描述:科學家提出的是「可以被證明為偽的假說(
: falsifiable hypotheses)」。科學家之所以要做詳細的實驗室記錄、要在論文中仔細交
: 代每一步細節,就是要讓「別人」得以檢驗重複,或是讓別人能挑戰、證明其假說中的瑕
: 疵。因此,所有的科學研究者有提出實驗細節的義務;這裡的舉證責任在研究者,而不在
: 質疑者。如果要求質疑者提出某研究「造假」的證據,那麼天底下沒有一樁研究造假案能
: 夠成立。每位當事人都只要說「資料丟了、電腦壞了、助理跑了、過程忘了」就能卸責,
: 那麼其假說是永遠無法「被證明為偽的」,這還叫科學嗎?台灣科學界若接受這種遁辭做
: 為有說服力的證據,這是荒唐透頂的邏輯。
: 學術造假不只是科技部的事,更是學校與學術社群共同的事。「自然奈米」是頂尖期刊,
: 該刊編輯登了一則「暫時下架」的聲明,對於當事人、學校、台灣科技界都是羞辱。交大
: 再怎麼淡定,也不可以把這件事當成科技部或是國外期刊的事。該處理不處理、或是丟給
: 下一任處理,都是學術志業的汙點。
: 我們在國科會服務時,非常努力地建立台灣學術倫理的規範、嚴格處理各種學術造假、杜
: 絕所有的學術關說。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台灣學術社群自重、自律的良好風氣。學術
: 倫理是一切學術研究的基礎,希望科技部與交通大學,都能為健全台灣的學術環境多所努
: 力。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goo.gl/7UI6es
: 5.備註:
這件事真的希望交大/科技部能好好處理, 不然以後台灣丟出去的論文
都會被貼標籤
台灣近期比較重大的期刊造假,最有名的就前教育部長的論文造假事件
結果到目前為止,所有當事人都沒事
不知是不是真的如鄉民說的,黨證無敵
另一件造假事件則是2008年的中興大學生科所上頂級期刊-Cell的風波
由於是台灣本土團隊第一次獲得刊登, 當初中興大學還特定招開記者會
結果過不到一個月就被抓包
最終,該博士生的博士資格被取消,指導老師被中興大學停權一年
作者: haoto (發飼料了)   2014-11-16 01:11:00
當年招一大批生科教授 有問題不意外ㄅ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14-11-16 01:13:00
研究也黑心 看來不是鬼島而是黑心島
作者: alladult (alladult)   2014-11-16 01:18:00
上樑不正下樑歪,捷運淹大水,推給傳真機,這人還高升總統
作者: discoby (黑皮)   2014-11-16 01:28:00
交大根本沒能力評鑑這些老師 只是硬要湊這個系所出來
作者: wondtty (好冷)   2014-11-16 01:34:00
韓國人造假
作者: Ruthcat (王葛格!站起來)   2014-11-16 10:31:00
要說嘴,就搞對資料出處:1. 第一次刊登cell是 2006 年;2. 是生化所,不是生科所(最討厭這種半真半假的爆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