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柯文哲 FB

作者: Dialysis (           )   2014-11-02 20:33:59
http://goo.gl/V2UCLd
台大醫院是我至今待過最久的地方,連同醫學院差不多在這附近走動超過三十三年。這裏
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區域,不管是台大醫院舊院區、二二八紀念公園、總統府、台北賓館,
以及景福門,另外,還有賴和、蔣渭水這些前輩,在此穿梭流連的時代身影。
閱讀穿越時空的《台北人物誌》,我們可以回顧上個世紀在台北城生活、參與時代改變的
許多人物。李萬居、吳三連和雷震,這些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者,雖然有著不同的省籍背
景,但他們一致關注民主,接力使台北成為台灣政治改革和社會進步的源頭。
在文化事業的推動上,出生台北世家的辜偉甫,熱衷公益,慨然捐出「榮星花園」。同時
代生於山東,1949年隨軍來台的拾荒者王貫英,在台北拾荒興學,捐出一座圖書館成就了
現代武訓志業。
出身迥異的吳濁流與白先勇,在不同年代的台北,同樣書寫自我的身分困境。李石樵、顏
水龍、廖繼春等人在台北創辦的「台陽美術協會」,使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得以藝術型式呈
現。黃君璧、傅心畬、張大千更在台北傳承中國水墨畫的精髓,使台灣成為當代水墨畫的
發揚地。
傅斯年、江學珠與賀翊新來自中國各地的精英埋首教育事業,使戰後的台大、北一女和建
中學風更勝以往。留日的教育家宋進英與朱昭陽,集眾人之力,成立了由台灣人所創辦第
一所大學「延平學院」, 雖因「二二八事件」被停辦,但後來以「延平中學」復校作育
英才,一直是台北極具人文特色的私校。
這些人物在台北發光發熱,甚至名揚海外,卻未必在城市的一隅得見他們的事跡。如果有
一座「台北名人堂」,彙整這些精采的台北人傳奇,比諸巴黎先賢祠(Panthéon),讓這
些歷史人物能夠在此被記憶、感念、傳承。希望「台北名人堂」能有不同族群、領域、行
業、階層的人民故事,迴響在歷史的長廊裡,永久被傳頌。從歲月的軌跡中,探索「台北
人」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