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練乙錚評析佔中:港府慎變「外來政權」

作者: Sparkle001 (Sparkle)   2014-10-11 21:45:41
練乙錚評析佔中:港府慎變「外來政權」
佔領中環風起雲湧,10日內改變香港政局和社會生態。《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昨日出
席港大一個講座時表示佔中未入「戲肉」,進入對話是「中盤」,開始埋身博弈,未到終
結。不過他警告,倘若佔中及談判沒有取得成果,港人可能人心背向、悔恨支持回歸,跌
入德國社會經濟學家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的「表達、退出」理論(voice-exit
conflict)現象。
有關現象表述內部組織壓抑日增,成員得不到好處,會選擇提出意見和抗議,倘若無效則
會選擇「離開」,在香港情況下,則是移民或退出社會參與。練乙錚指出,若無成果,「
回歸本土、保護自己」可能成為主流,「心不放在中國,而放在香港」,未來社運方向,
六個字總結之:「民主、自治、自救」。
一旦港府如台灣國民黨政府般,被綠營視為「外來政權」,後果將極為嚴重,管治極度困
難。
練乙錚分析,佔中在貧富懸殊、「紅色資本」湧港、港府管治排除反對聲音、趨於獨裁等
因素下爆發,更警告若根據人大政改框架制定的政改方案通過,如同將香港「直轄化」:
「最關鍵的(環節)由上面指派,不是公眾決定,例如政制、稅制、同中央關係,這些才
是分別所在啊!因為喪失了自治,同直轄(市)有什麼分別?」
練乙錚認為,運動應爭取公民提名、重啓政改諮詢,雖然叫價高、內地也可想方設法抵消
(例如搞個「幫港選舉」收集簽名),他指內地選舉制度中也有「選民提名」,出師有名
,且港人「不是爭取做法上的改變,而是(爭取)體制上的改變」。儘管內地干預下香港
難有真普選,練乙錚仍勉勵港人盡力爭取,港人支持增加、內地感受壓力,「可能褪一褪
(軚)」。
80後、90後青年如今成為佔領中環中流砥柱,運動並無統一領導者。練乙錚親身走遍各佔
領區和市民交流,他指出,「無王管」除了較靈活,也保障安全,避免抓了三個領頭人物
就解散情況,且運動利用手機軟件通訊,非常機動,分散式(decentralized)組織創造
新的社運模式。
他又相信,政府不會開槍暴力清場,因做法會引發外資撤資,財團及國企為免招致重大損
失,要求港府不要這樣做,「紅色資本」反而提供了保護作用。
對於佔中被指造成經濟損失,練乙錚說,香港經濟模式十分靈活,一個地區被佔,就去第
二個地方、本來約了一個地方可改往另一個地方,類似調整可令經濟損失減少,建議評估
範圍要看大一點,時間要看長一點。他提醒,受影響的其實是「經濟效益」,例如市民無
法到佔領區內光顧食肆,會「無咁開心」,不大影響本地生產總值,不過區內商戶反彈,
他說要相信操盤人士,作出最好的決定。
惟一旦佔中談判沒有成果、或成果有限,練乙錚認為要「睇得通」,並提出3點看法:
一、不要太失望、灰心,因為民主不是10日便可爭取的;
二、假如退場,不要對佔中三子、學聯等過分指責,因為他們已付出很多,而決策時很多
時候在電光火石間,參加者沒有道義上條件和決定資料,去教領導人怎樣做;
三、多數人對未來走勢有想法,思考出路。
外國傳媒為運動冠上「雨傘革命」,惟「革命」一詞引起爭議,練乙錚認為,運動固然並
非推翻政權,不必一提起「革命」,就聯想到危險,做法似將「革命」污名化,一來「革
命」在儒家有崇高道德地位,二來工業革命、科學革命也是革命。
練乙錚說,在佔領區遇到一名青年,指一開始因不忿警方施放催淚彈走上街頭,其後開始
思考香港政改、民主,練說:「這個思想變化,都是革命,匯聚思潮,就更不得了;如何
收場是一回事,思想變化是最重要的,效果也是曠日持久」。
信報
http://ppt.cc/jQfy
作者: scarface ((<ゝω・)綺羅星☆)   2014-10-11 21:57:00
外來種!滾!!
作者: pftmax (無)   2014-10-11 22:07:00
你也懂中國黨是外來的流亡政權阿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